【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34-02
近期,我認真閱讀了教育部2017年9月25日印發(fā)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深入了解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理念、目標、內容、活動方式及實施建議,充分認識到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意義。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的必修課程,以其新思想、新理念、新形式已然走進了我們的課程改革中,它本著揚生活之帆,乘實踐探索之船,航創(chuàng)新之路的特色也必將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下新課程改革的一道亮點。
揚生活之帆,創(chuàng)設活力課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中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新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從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確立研究主題,課程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使學生獲得關于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建立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lián)系。本著這樣的理念,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該是最接地氣、最有資源、最有活力的……生活即是課程的內容,即是學生興趣的源泉,所以筆者認為綜合實踐活動就是一門生活化的課程,我們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就應該揚起生活之帆,創(chuàng)設有活力的生活化課堂。我們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要秉承新綱要宗旨,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拓展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資源,努力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真實地去感悟、去參與、去探索。
乘實踐探索之船,提升綜合素質
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結合是我黨教育方針的根本,《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強調綜合實踐活動是通過探索、服務、制作、體驗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的實踐性課程。實踐性即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選擇與組織的原則。新綱要中提出的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yè)體驗等活動方式都需要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走進綜合實踐活動即是乘上了實踐探索之船,這條實踐探索之船不僅是學生理解知識、解決問題的需要,更是激發(fā)生命活力、提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在實踐探索中學生不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說話,用手去操作,還要親身去體驗、去探索,用心靈去感受,這樣的實踐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學生的收獲會更大,獲取知識的印象也會更深刻。
航創(chuàng)新之路,建創(chuàng)造之才
真正的教育必須能造就能思索、能建設的人。素質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從何而來?創(chuàng)新即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創(chuàng)新就是從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中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關注自然、社會、生活,深入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將問題轉化成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并動腦動手解決問題,關注學生問題解決、創(chuàng)意物化意識的培養(yǎng)。所以,學生們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不僅如此,新綱要指出設計制作這一活動方式中,創(chuàng)意設計就是關鍵要素之首。足足可見創(chuàng)新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重要。另外,創(chuàng)新也為綜合實踐活動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可以說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解放了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了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了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新綱要各個階段的具體目標中“創(chuàng)意物化”成為單獨一項,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之才的有效途徑,綜合實踐活動本身也是創(chuàng)新理念的最好體現(xiàn)。
“揚生活之帆,乘實踐探索之船,航創(chuàng)新之路”即是我眼中《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精華所在,我們的老師是什么?我們的老師就是船上的舵手,揚好帆,踏好船,掌好舵就是我們的職責使命。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指導評價的重要性,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要處理好學生自主實踐與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我們教師要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著。綱要在活動準備、實施、總結各個階段都指明了教師的職責要求。我們的指導重在激勵、啟迪、點撥、引導。另外關注對學生活動狀況的評價也是我們掌好舵走好航行之路的關鍵所在,新綱要要提倡采用質性評價方式,注重過程和結果的綜合評價,這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的性質嚴密相符。如何更好的貫徹新綱要精神?如何有效指導學生選題探索實踐?如何落實好創(chuàng)意物化等目標?如何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預設與生成的問題?……都是我們一線教師困惑并需要著力在實踐中解決的問題。相信只要秉承好綱要精神去實踐教學,定會找到突破困難的有效途徑。
總之,在路上,研讀踐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還要繼續(xù),還要努力,揚帆掌舵,躬親力行,且行且思,讓綜合實踐活動這條創(chuàng)新之路走得更深更遠。
作者簡介:
張倩(1983年 10月-),女,漢族,濟南長清區(qū)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