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輝
【摘 要】英語課堂是問題的集散地和分流處,是培養(yǎng)學生語技表達運用能力的載體。突出問題導向,注重策略指導和方法引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知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在主動融入課堂的過程中生成敏銳的語感和豐富的感知,從而提升語言綜合運用的準確性和敏銳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問題;探知;策略
建立在問題基礎上的英語課堂教學,更多體現(xiàn)了語言探知的多元化和開放性,彰顯了以思維訓練為主線,以發(fā)展語言技能為根本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此為切入點,給予學生相應的指點,不僅能幫助他們走出過度依賴教師講學和教參解讀的被動式學習模式,還能使他們在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知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認知思維,切實提升其語用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滿足其多樣化的發(fā)展需要。
一、圈劃找問題:了解不足
找出相應的問題,能夠使學生在有的放矢的探知中形成深刻印象。圈劃問題,有利于學生在真正融入語篇閱讀的過程中獲得真切的認知感悟。
學生圈劃、尋找問題的過程,就是其認知感悟思維不斷豐富的過程。例如:在模塊四第一單元以“廣告”為主題的“Reading Advertisements”教學中,針對“Reading A”中的習題,可建議學生運用筆記圈劃的形式來找出其中的相應內容,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很多同學圍繞“The characters of advertisements”的表達主題,針對其中的內容圈劃出了自己的疑難問題,如“Why do people need advertisement?”等。運用圈劃梳理問題,定能使學生在深入探知中獲得豐富感觸,形成豐富的語言知識。
多給學生圈劃找問題的機會,讓他們在主動了解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深入探知,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啟發(fā)和思考。以此為突破口,多給學生相應的指點,利于其在有效對話文本的基礎上形成多樣化的理解,便于其豐富自身的感知體驗。結合學生的自我理解感知,多給他們相應的引導,幫助他們在主動融入課程語篇的過程中形成更為多樣化的感觸,利于其在深入對話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深刻認知。
二、協(xié)作解問題:破解難點
探知問題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心骨,也是學生豐富自身認知思維和提升語用技能的重要途徑。嘗試通過協(xié)作探知的方式解決問題,能夠使學生在聚焦核心要點和深入討論中積淀深厚的認知感悟,有利于學生在破解難點的過程中形成多樣化運用技法。
通過協(xié)作探知,能夠讓學生在各抒己見和集思廣益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認知感悟。例如:在模塊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閱讀中,結合“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comedy”表達主題,不妨引導學生運用同桌交流的方式,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omedy?”主動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學生就“How do you understand health?”“Do you think comedy is good for our health?”這些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幫助他們結合語篇表達內容進行深入總結歸納。以此為切入點,有利于學生在相互溝通交流中產生多元化的感知,并能結合語篇內容深入探知,提升語用準確性。
協(xié)作探知模式的運用,能夠給學生集思廣益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相互交流和主動溝通的過程中獲得深度感知。運用學生協(xié)作探知中的發(fā)現(xiàn),適時鼓勵他們圍繞探知問題過程進行深入總結,能夠幫助他們在主動歸納和不斷交流中掌握語技。支持學生運用同伴交流、小組討論、組間爭辯等形式溝通,激活他們的認知思維情感。
三、歸納生問題:拓展升華
從問題探知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引導學生根據(jù)各自的發(fā)現(xiàn)進行深入拓展,使其能夠在主動參與交流中獲得多樣化感觸。歸納生問題,能夠讓學生的自我感知體驗更加深刻,并在在有效的參與互動中形成多維度認知,能在培養(yǎng)學生在不斷豐富拓展認知思維的過程中形成多樣化的感觸體驗。
學生自我歸納生問題的過程,就是其理解感知不斷豐富的過程。例如: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閱讀教學中,結合“Reading A”中的相關習題,可以建議學生思考:“Why did the author use fog as the title?”引導學生從外在環(huán)境變化中理出其中相應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學生針對“From the fog, what did you get?”和“What did you learn from Polly?”問題主動篩選出相應的信息,幫助他們從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以此為切入點活化理解感知,能夠使學生在有效理解語篇的基礎上形成多維度感知,利于其在不斷強化識記運用中提升語用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鼓勵學生根據(jù)各自的理解感知主動查漏補缺,便于他們在深入歸納總結的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思維靈感,開闊其視野。結合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他們在探知的過程中嘗試運用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在表達的過程中運用多元化語言表達形式,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啟發(fā)和思考。
綜前所言,基于問題為導向的英語課堂教學更多體現(xiàn)了生本主義的人文化教學理念,彰顯了以發(fā)展學生語言運用技能為根本的教學原則。緊扣教材文本,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多摘錄問題、探究問題,便于他們在真正融入課堂的過程中獲得豐富認知體驗,在實踐運用中切實提升其語用準確性和靈活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李林.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