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徐輝
【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我們慢慢長大,從家到學校到社會,世界變得越來越大。
于是,我們也慢慢發(fā)現(xiàn),世界中的我們,變得越來越小。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題目自擬,角度自選。②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600字。
月亮與六便士
歐陽珍 浙江省余姚中學高三(1)班
“一件事情的畢業(yè),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p>
當我們慢慢長大,走得越來越遠時,以為自己已經(jīng)從一個旋渦逃離,殊不知,另外一個旋渦就在腳下。
在時間浪潮的裹挾之中,在那么多的波濤暗流中沉浮、掙扎、旋轉(zhuǎn),我們見到了更深廣處的景象,卻也不得不承受更重的壓力與更冰冷的人情世故。更大世界的期望與欣喜能給人勇氣,也總是引起沮喪,期望與失望往往相伴而行。
兒時,一方四角院落也夠演一場百態(tài)人生;父母一句表揚也夠占滿一天的好心情;白日夢一場從不在乎所謂現(xiàn)實。那時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至少改變那時我們所認識的世界。當我們長大些,遇見更多的人、經(jīng)歷更多的事、漸漸看見了縹緲的“詩和遠方”后,結(jié)果卻只能沉浸于“眼前的茍且”,發(fā)現(xiàn)更多的“不能”。
人們掩蓋的神色、暗藏于心底的較量、物質(zhì)條件上的難堪,無不在告訴我們?nèi)饲槔淠?、世間險惡。因此開始一點點明白應(yīng)該適應(yīng)現(xiàn)實世界的節(jié)奏,不該再任性憑著年紀尚小制造更多尷尬的意外。于是神話傳說被吹滅,不必要的幻想通通斬斷,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把夢想縮到只剩下自己的大小。
盡管世界在聯(lián)結(jié)變大,但人們的格局卻在拘泥變小。在從家走入社會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我們一路丟棄好奇、單純、想象與任性,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窄,為了一點小確幸而雀躍不已。人們滿足于一個個微不足道的瞬間感受,與初心漸漸斷了聯(lián)系。所謂的志向,開始變質(zhì)成為填補精神空缺的欲望。
其中種種不如意,往后卻盡數(shù)在最親的人身上發(fā)作。到了今日,竟是連父母也不放在心中了,“獨立”“自由”成了恣意妄為與自私自利的幌子。父親曾對我說:“從前送你上學,明明是同一條路,一天一天走下來卻覺得越來越短,但你是真的離我更遠了?!蹦鞘俏腋咧凶⌒5牡谝惶?,是我離家的第一天,是我見識到社會真正殘酷的第一天。
世界越來越大,我們越來越小。有一天,滿地都是六便士,你我是否還會抬頭看看月亮?
點評
這篇文章好似一曲青春的挽歌,是成長中的青年對日益擴大的世界從物質(zhì)到精神的一次見證和重新體認。他們不得不承受更廣大世界的壓力,不得不面對更廣大現(xiàn)實的殘酷,不得不收起翅膀、收起雄心、收起任性,發(fā)展到一個成熟的個體。長大了便離月亮越來越遠,離六便士越來越近。
語言婉轉(zhuǎn)抒情,時時圍繞著世界和個體的聯(lián)系變化展開,讀完讓人唏噓。
我們雖然渺小
侯偉 浙江省余姚中學高三(1)班
世界很大,因為它包含萬物,充滿了復(fù)雜與變化。
小時候我們?nèi)翘煺媾c赤誠,還不會感受世界的多樣與變化,生活在無憂無慮之中。但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從父母、從老師、從同學朋友那里學會了一樣又一樣關(guān)于世界的認知。我們知道了世界不僅僅是自己生活的這一小方天地。
世界上有海洋里的虎鯨,有原野上的巨象,有晴空中的鷗鳥,有許許多多我們不曾接觸過也無法接觸到的事物,各自繁繁忙忙,活在自己的秩序之中。我們也是這世界里蕓蕓眾生之一,從高處俯瞰,也只是塵埃一粒。
物質(zhì)世界里的我們是草芥牛虻,在精神的世界里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開始關(guān)注世界與自我的聯(lián)系,我們努力在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guān)系中立足,在意別人的期待、責備;同時,我們心里的渴求也變得越來越大,欲望裹挾著高興、悲傷、悔恨、自豪,而人生短暫所造就的學識之有限、修養(yǎng)之低淺,更使我們無法擁有面對洶涌而來的精神磨難的勇氣,沒準高興也會沖昏我們的頭腦。也正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感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到承受不住一粒沙的重量。
然而,縱使我們無論在物質(zhì)的世界里還是在精神世界中都是渺小的,我們也不應(yīng)該悲觀,也不應(yīng)該就此深深地墜落到自我的渺小之中。我們是渺小的,那何不把這份渺小活得精致?我們的確無法去完全觸碰那遙遠天際的物質(zhì)世界,無法逃避精神世界的追捕,但是世界不單單在逼迫我們,大大的世界含悲也含喜,我們能夠享受那其中的一份喜、享受那其中的一份悲,便已足夠。我們是可以承認自己的渺小的,不過承認這份渺小是為了讓我們能彎下腰去理解、擁抱我們還未知的世界。
我們雖然渺小,但是我們還有依靠,有教我們世界是怎樣的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甚至是“仇敵”?!叭诵凝R,泰山移”,說的不正是人類的渺小聚在一起也可以很偉大嗎?我們團結(jié)在一起,也能不懼怕世界。
點評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我們雖然渺小,但我們?nèi)匀挥姓J識世界、擁抱世界的權(quán)利。文章從一開始就抓準材料的中心句“世界很大”,對物質(zhì)世界進行描摹,對精神世界進行感嘆,但沒有就世界的廣大而說廣大,而是在對比中寫人類的渺小,進而引出自己對“渺小”的看法——渺小的我們?nèi)钥深I(lǐng)會大千世界的悲喜,仍可團結(jié)在一起而不懼怕世界,顯得昂揚向上。整篇文章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通過語文學習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