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昱
【摘要】近年來,通過文學作品研究社會現(xiàn)象越來越成為熱門的研究方向。通過分析《紅樓夢》與《傲慢與偏見》中對宴飲聚會的描述探討中西方十八、十九世紀上流社會的生活狀態(tài)與社會觀念,發(fā)現(xiàn)中西方十八、十九世紀上流社會的宴飲聚會在目的、形式、娛樂活動和飲食觀念上各有特色。
【關鍵詞】《紅樓夢》 《傲慢與偏見》 宴飲聚會 文本分析
宴飲聚會是人類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群體性活動,因為社會文化、習慣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宴飲聚會也各有特色。十八、十九世紀的中國處于封建社會,皇權強大,社會階層分化非常明顯,封建大家族大都依賴皇權庇護;而與此同時的大多數(shù)西方國家逐漸擺脫了宗教與封建勢力的統(tǒng)治,資本主義也普遍發(fā)展,但是貴族勢力和傳統(tǒng)觀念仍然強大?!都t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身于沒落的封建大家族之中,他對封建社會上流階層的生活非常熟悉,因此《紅樓夢》又被稱為描寫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差不多同一時期,《傲慢與偏見》由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寫就,書中通過本內(nèi)特家族五姐妹的生活為讀者詳細展示了上流社會貴族階層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本文擬通過分析《紅樓夢》與《傲慢與偏見》中對宴飲聚會的描寫,分析中西方十八、十九世紀上流社會的生活狀態(tài)與社會觀念。本文所引述之文本分別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紅樓夢》和1993年版名著名譯插圖本《傲慢與偏見》。
一、《紅樓夢》中的宴飲聚會描寫
1.宏大的正式宴會:以“元春省親”為例
第十七至十八回描寫的“元春省親”的盛大場面,全書僅此一次。其中詳盡敘述了賈府上上下下為省親宴會所做的準備以及宴會中的活動細節(jié)。省親別院“大觀園”的建造是因為“太上皇與皇太后大開方便之恩,特降諭諸椒房貴戚,除二六日入宮之恩外,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之處,不妨啟請內(nèi)廷鑾輿入其私第”而開始的。在大觀園建好之后賈政親自審視,賈寶玉題匾。宴會開始之時“至賈母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不迭”。宴會場面極盡奢華之能事,“園中香煙繚繞,華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宴會中寶玉與眾小姐為大觀園諸院題匾題詩,之后點了四出戲。未得傳召的人不得入內(nèi)。結束之時“賈妃雖不忍別,怎奈皇家規(guī)范,違錯不得”。
這是一場場面壯觀、聲勢浩大的歸省,以皇權為核心,一切都要為皇家規(guī)矩讓路;宴會極盡奢華,不乏高雅的娛樂活動。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比較少,即使有交流,參與者也是非常小心謹慎的,主要以元春講話為主。
2.盛大的家宴:以“賈母壽宴”為例
第七十一回敘述了賈母八旬大慶的過程。此時賈府已有了衰敗的跡象,場面雖不及元春省親時的奢靡,但寧榮二府齊開筵宴,更有南、北太妃出席,仍稱得上壯觀。“壽宴于七月二十八日起,但送壽禮者自七月上旬便絡繹不絕。禮部奉旨欽賜禮品”。賈母座次要在南、北兩太妃之下。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鳳等人只在賈母身后侍立。既是正式宴會,便少不了聽戲、游園等娛樂活動。南安太妃與眾人交流比較放松,偶有調笑之語:“你在這里,聽見我來了還不出來,只等請去。我明兒和你叔叔算賬”。壽宴最后一日林之孝和賴大家的仆人也可以共湊一日。家宴的氛圍正式中帶著些許放松,交流比較自由,開放性也更強,但是“尊卑有序”的規(guī)矩仍然不可忽視。
3.小型自由的聚會:以“寶玉生辰夜宴”為例
第六十三回講述了寶玉慶祝生辰的過程。寶玉生辰白日宴會結束后,“晚間吃酒,大家取樂,不可拘泥”,丫鬟、小姐自己出錢湊一桌酒菜,并無正式的宴請?zhí)?,不敢讓夜巡的看見,而且“不用高桌,把那張花梨圓炕桌子放在炕上坐,又寬綽,又便宜”。宴中大家圍坐一起“占花名”、相互開玩笑,丫鬟們同主子一起吃菜喝酒,并不過多在意規(guī)矩。眾人玩鬧至深夜,“李紈寶釵等都說:‘夜太深了不像,這已是破格了?!摈煊褚不厝チ?。但芳官卻被扶在寶玉之側睡了。
賈府是在皇權庇護下的封建大家族,極其重視禮教。像這樣小輩之間自行舉辦的聚會上,極有可能出現(xiàn)僭越的情況,所以這樣的聚會并不被允許。有的人雖然與大家一起玩鬧,但是也時刻記著規(guī)矩,不敢有所逾越。
4.以“小人物”為中心的宴會:以“史太君兩宴大觀園”為例
第四十四回講述了劉姥姥第二次來到大觀園的一次聚會。與其他宴會不同的是,這場宴會是以劉姥姥為主角的。劉姥姥作為“鄉(xiāng)下人”,在富麗堂皇的賈府的映襯下顯得缺乏見識、滑稽可笑。劉姥姥在宴會上對吃食的精致羨慕不已,言語粗魯,惹得小姐丫鬟們捧腹大笑,甚至鬧出醉酒誤闖怡紅院的笑話;游園時,更是有不雅的舉動,“把主人的奢侈和窮人的寒磣形成鮮明對比”。賈府中人也從未見過這樣滑稽的場面,有了劉姥姥從中調節(jié),宴會氣氛相較其他賈母參與的正式宴會更輕松。
二、《傲慢與偏見》中的宴飲聚會描寫
1.大規(guī)模舞會:以“初到內(nèi)瑟菲德莊園的宴請聚會”為例
富有的單身漢賓利先生租下內(nèi)瑟菲德莊園,邀請自己的朋友們來這里消暑,并舉辦了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舞會。舞會的主要活動是跳舞。通過跳舞,一對舞者之間或是沒有跳舞的人都可以進行交流。例如賓利先生和達西先生在不跳舞時,就站在舞池旁談論簡和伊麗莎白的外貌。由此可以看出,跳舞的一大功能就是交際,對于本內(nèi)特家的小姐們來說“喜歡跳舞恰恰就是墜入情網(wǎng)的第一步”。此外,通過舞會,人們也會增進對他人的了解,例如伊麗莎白就對達西先生的冷傲固執(zhí)產(chǎn)生了一定的偏見,甚至有了“絕不同他跳舞”的說法。
2.小規(guī)模家宴:以“凱瑟琳夫人宴請眾人到羅辛斯用餐”為例
雖然是家宴,但是太太小姐們也要梳妝、打扮得體。“宴席極其排場……有全套的銀質餐具”“大家談話不多”“那兩位男賓則沒有別的,除了吃喝,就是贊頌”。宴會的氛圍較為正式,賓客之間的氛圍也較為客氣而疏離,人人都要遵守禮儀。“女士們回到客廳,除了聆聽凱瑟琳夫人說話,就沒有別的事了”;凱瑟琳夫人過問本內(nèi)特姐妹們的教育問題,透露出對小姐們過早進行社交活動的不贊同,以及對本內(nèi)特一家的輕視;在正餐之后的娛樂活動中,“總的來說,都是凱瑟琳夫人在說話”,而“等到凱瑟琳夫人和她的女兒玩夠了,兩桌牌就都散了”。全部的活動都是由發(fā)起宴會的主人為中心的。
3.非正式餐飲:以“菲利普斯家的聚會”為例
眾人由菲利普斯太太主導約定了這次聚會。這次聚會以娛樂活動“惠斯特”、“摸彩票”為主,“饗以大量咖啡和松餅”,“莉迪亞急于下注,得了獎就大嚷大叫”,而伊麗莎白和魏肯兩人一直在交談。這樣的非正式聚會娛樂性非常強,座位、禮儀都比較隨意。
三、中西方十八、十九世紀上流社會宴飲聚會對比
1.目的
《紅樓夢》中宴飲描寫有生日宴、節(jié)令宴以及各類雜宴,其中對生日宴、節(jié)令宴、祭祀等形式大于飲食功能的宴會描寫更加細致、詳盡。對于賈家這樣的名門望族來說,大型宴會比如元春省親,會擺出極大的排場,其目的是為了維護皇權的權威及封建禮教秩序;所有人在宴會中的言行舉止都是在不違背“皇家規(guī)矩”的前提下進行的。即使是小型的自行舉辦的聚會,雖然氣氛輕松,但仍是不能缺少禮教規(guī)矩的,破環(huán)規(guī)矩的人或者是不遵守規(guī)矩的人比如劉姥姥會被輕視或者嘲笑。此外節(jié)令宴比如“芒種節(jié)祭花神”體現(xiàn)了對歷法的重視和對神的尊重;祭祀先祖則體現(xiàn)了對宗法觀念的維護。
《傲慢與偏見》中幾乎大大小小每一場宴會的進程都不是按照流程來推進的,而是按照與會人交流內(nèi)容的不斷深入而推進。宴會交際和交流的目的不言自明。
2.形式
《紅樓夢》中的宴會大多是府內(nèi)的人參與的,特殊的如“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也是受到賈母邀請的。宴會的參與者固定、環(huán)境封閉。劉姥姥曾說“我們鄉(xiāng)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來買畫兒貼。時常閑了,大家都說怎么也得到畫兒上去逛逛,想著那個畫兒不過是假的,哪里有這個真地方呢。誰知我今兒進這園里一瞧,竟比那畫兒還強十倍”,可見一般情況下不相關或不是同為貴族的人是不可能有機會接觸到賈府這種上流貴族的聚會的。劉姥姥作為“遠親”,才可以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被賈母邀請游園。寧、榮二府雖然分為兩府,其實只有一墻之隔,在元春省親、賈母壽宴這種大型宴會上都是合辦的,傳統(tǒng)的宗法觀念非常強。同時像元春省親、賈母壽宴等這種有皇族參與的正式宴會中,很少有語言描寫,即使有也是以地位最尊貴的皇族單向發(fā)表講話為主。賈母壽宴上,賈母雖為壽星,但座次仍要在南安、北靜太妃之后,體現(xiàn)尊卑有別。這與府內(nèi)小型聚會上的自由交流和比較隨意的座次安排形成鮮明對比。
《傲慢與偏見》中的舞會是比較開放的,內(nèi)瑟菲德莊園周圍地區(qū)的鄉(xiāng)紳都可以參加。但是家庭正式晚宴還是比較封閉的,只有受到邀請的人可以參加,并且講究座次安排,在長方形餐桌周圍,女主人為首席,男主人為末席,客席在兩側。形成一種包容的氛圍,也更加方便交流。西方家庭關系普遍較為簡單,比如本內(nèi)特一家只有七口人,親戚之間的距離也很遠。
3.娛樂活動
《紅樓夢》中寫到的娛樂內(nèi)容大部分是聽戲、聯(lián)詩、猜燈謎、品茶、賞雪等高雅的活動,同時也寫到抹骨牌、占花名這樣雅俗共賞的活動。但是以前者為主。
《傲慢與偏見》中舞會本身就是一種娛樂活動,“這種娛樂讓年輕人著迷呀,達西先生!——畢竟什么也趕不上跳舞——我覺得,這是文明完美社會的精華之一”;此外還有惠斯特、摸彩票等同時需要競爭與運氣的、氣氛熱烈的活動。這些活動多為參與門檻較低、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活動。
4.飲食觀念
《紅樓夢》中對宴會、聚會的描寫非常多,其過程、飲食飲品、娛樂活動面面俱到,事無巨細,占據(jù)很大篇幅,凸顯了中國古代封建貴族的生活品質和對宴飲活動的重視;而《傲慢與偏見》中每一場宴會上人們談話的內(nèi)容才是描寫的主體,宴會主要是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而設計的;飲食本身所占據(jù)的篇幅非常小,甚至大多數(shù)情況只是一筆帶過。此外,在中國古代上流社會的聚會中,酒文化、茶文化有突出的地位,反觀西方則以咖啡、紅酒為主。
四、結語
上文通過梳理《紅樓夢》和《傲慢與偏見》中描寫到的宴飲聚會,分析了中西方十八、十九世紀上流社會宴飲聚會的目的、形式、娛樂活動和飲食觀念上的不同。
但是囿于時間、精力及研究經(jīng)驗所限,本文尚有一些研究不足及將來可供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文本分析
本文主要是基于《紅樓夢》和《傲慢與偏見》兩部小說中對宴飲聚會場景的文本描寫進行對比分析,并沒有佐證史料中對十八、十九世紀中西方上流社會的宴飲聚會形式的記載,因此難以區(qū)分社會普遍層面和作者個性層面對宴飲聚會的描寫。同時,也未詳細討論宴飲聚會描寫在兩部小說中的具體作用。將來可以就這一方面做進一步研究。
2.可對比性
《紅樓夢》與《傲慢與偏見》中對宴飲聚會中飲食本身的描寫篇幅以及描寫的重點有很大差異,將這兩部小說進行比較,分析十八、十九世紀中西方宴飲聚會的差異,是否是一個最優(yōu)化的選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將來可以在研究文本的選用上進一步進行思考和討論。
3.研究方法
本文只通過列舉法將各類宴會進行舉例,并未窮盡地將全部宴飲聚會的描寫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可能會出現(xiàn)以偏概全的問題。將來可以對其他尚未分析的文本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無名氏.紅樓夢(第1版)[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2][英]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M].張玲,張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3]鄧巖.《紅樓夢》飲食詞語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