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世恩
小麗剛剛邁過40歲的“門檻”,最近以來,月經量突然變少了,且經期時間變短,這讓她很疑惑:難道我是要絕經了嗎?還是我身體出現什么問題了呢?
當中年女性月經量突然變少時,要引起重視。除去生理因素之外,還要考慮到其他病變因素。
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否為先兆流產或宮外孕。不要以為40多歲的女性就不會再懷孕。雖然生育力下降,但不是完全消失。月經突然變少,有可能你認為的“月經”根本就不是月經,實際上只是先兆流產或者宮外孕引起的少量陰道流血。所以,可以自己去藥房或者超市買個早早孕試紙檢測一下。如果吃不準,或者有肚子痛,就去醫(yī)院檢查。抽血檢驗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會更準確一點,如果陽性就再做個B超,如果是宮外孕需要住院治療。假如不是懷孕,而且僅此一次月經量少,可以不用理會。
第二種可能性是卵巢功能衰退。37歲前后,女性卵巢的卵泡儲備明顯下降,40多歲卵巢產生的雌孕激素明顯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出現月經量變少或者好幾個月不來月經,這是卵巢功能衰退的表現之一。這個時候需要進一步評估卵巢功能,可在月經期來潮的3-5天查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或者查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如果還合并有潮熱盜汗、關節(jié)酸痛、陰道干澀等不適,那就可能是“圍絕經期”來了。卵巢功能衰退,如果周期還準時,只是經量變少,也沒有其他癥狀的話,暫時可以不用藥,主要進行飲食運動等綜合調理:如果有圍絕經期癥狀,可以開始雌孕激素的補充治療。
還要一些其他可能性也應該考慮。比如說多囊卵巢綜合征和高催乳素血癥,也可以導致月經變少或者好幾個月不來。不過年過40歲的女性突然發(fā)病的可能性不大,查性激素的時候可同時檢測睪酮(T)和催乳素(PRL)。還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可以同時檢查甲狀腺功能判斷,如果檢查結果有問題,應該去內分泌科用藥。既往做過人流刮宮的話,有可能出現內膜損傷引起宮腔粘連,宮腔粘連也會導致月經量變少,如果卵巢功能評估正常,月經周期也準時,那么這種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有痛經,可能是宮頸管被黏住,影響經血排出,需要宮腔鏡手術分解粘連。
總之,40多歲的女性月經量突然變少,不用驚慌,可按照以上步驟一步步處理。
編輯/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