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淑英 郭頌丹 陳自力
(1.懷化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8;2.香港理工大學 專業(yè)進修學院,香港 999077;3.懷化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8)
從外語的學習和研究來說,本科生要學語法,用語法,研究生要研究語法,老師們會教語法,看來語法同我們的關系密切。語義學考察的是意義如何在語言中的編碼。作者在探討這一方面的問題時更多地是考慮在學習英語語法和運用過程中給人帶來的困難,并從語義的角度對學習英語語法時難以掌握且又必須掌握的內容進行研究。
我們知道,句法結構是由詞匯決定的,而詞匯是特征的集合——特征有句法的,也有語義的,但歸根結底句法特征是從語義特征來的。這就是說,詞匯的語義內容經(jīng)過謂元結構的中介轉換為句法特征,并且實現(xiàn)了句法化。由此可知,語義內容的確是句法的基礎,而句法本質上是語義內容的抽象。請看例句:
1.Jack robbed Frank of$50.
2.Jack stole$50 from Frank.
“槍”比“偷”更明顯而直接地“作用”于受害人,故受害人可作前者的賓語,卻沒有看到用作后者的賓語。這就是“槍”和“偷”的語義內容對句法結構的影響。漢語相近內容的例子也大體反映了這一影響;可說“張三槍了李四”,卻不說“張三偷了李四”。
請看下列例句:
1.She sat there,speechless.(默默無言)(形容詞,表方式)
2.Anxious for a quick decision, the Chairman called for a vote.(形容詞短語,表原因)
3.Yet,his voice,quiet and formal seemed at odds with his appearance.(形容詞,作后置非限制性定語)
4.Enthusiastic,they make good students. (形容詞,表時間)
5.When ripe,these apples are sweet.(形容詞,表時間)
6.Whether right or wrong,his remarks are at least good-natured.(形容詞,表讓步)
以上6個例句,從結構上我們不難看出,其劃線部分具有以下共同點:
(1)每一個劃線部分都是形容詞開頭。
(2)它們的位置都可以移動。(mobile)
(3)它們可以與某些從屬連詞連用,如:if,while.
(4)它們的邏輯主語是句子的主要敘述部分。
1、2、3句叫增補性形容詞分句,即supplementary adjective clause;
4、5、6句叫條件性形容詞分句,即contingent adjective clause
請看:
1.His remarks are more witty than just.他的評論與其說是公正的不如說是俏皮有余。
2.The news is more good than bad.與其說這消息是好的不如說是壞的。
3.Things with them are worse than bad.
Things with them are getting worse and worse.他們的情況越來越壞。
4.The article is worse than useless.這東西比沒有用更遭。
以上1、2倆句能不能用wittier和better來替換劃線部分呢?而3、4倆句能不能用more bad來替換劃線部分呢?不能。
請記?。?/p>
(1)如果是先對比,然后選擇,即對比—選擇關系,經(jīng)過對比以后認為主語具有前面這個形容詞的特點時,就要用分析形式,如1、2倆句。
(2)如果只有一個形容詞,只表示程度的加強,而不是進行對比,即遞進關系,即一個形容詞用其兩種形式來說明程度的加強,就要用綜合形式,如1、4倆句。
通過從語義的角度比較和分析以下例句,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形同、形似而語義卻不同的語言語義特征。
1.He was too excited to say a word.(修飾“too”)
2.She was too honest not to admit the mistake.(否定加否定——肯定)
3.Men are too apt to overlook their own faults.(表肯定)
4.She is too quick to lose temper.(表肯定)
5.English is too difficult to answer.(表否定)
6.The lesson is not too difficult to learn.(表肯定)
7.He is all too satisfied to take the opinions of others.他太滿足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了。
8.We are only too delighted to hear the news.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太高興了。
我們在英語學習中,通常依照以下順序:
(1)usage;(2)logical;(3)grammar;(4)rhetoric
請看例句:
1.He often came to see me since I was ill.(一般不這么說:“自從我不生病他經(jīng)常來看我”。最好說 since I fell ill.)
2.It’s two months since I smoked(延續(xù)動詞)我戒煙兩個月了。
我們應該知道,語言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一定要經(jīng)常注意其發(fā)展和變化,尤其是注意對語義特征的發(fā)展和變化。語法系統(tǒng)應該包括語義部分,語法學應該研究語義。
總之,使用語言的目的在于表達思想,即表達意義。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根據(jù)大家共同實踐后,人們能夠接受的才叫做語言。本文僅就語法的語義特征從五個方面作了一些探討,注重對語義特征的挖掘,使語法成為語義支配下的自覺語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