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古詩詞作為高度凝練、押韻、寓意豐富等的文章,在遣詞造句、情感流露、人景物描寫方面往往會有可圈可點之處。我們知道,越是絕妙的古詩,它的理解難度往往也會越大,對小學生來說,也就越難以把握。因而,為了更好地輔助小學生掌握古詩,教師要充分把握古詩的理解難度,以及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時間與理解能力等,對其有效權衡下方能更好地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小學生學習意志薄弱,在枯燥乏味的學習環(huán)境下,會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較大的抵觸,但當下很多課堂活動未能充分認知到這一點,或者說不能很好地改善課堂教學活動,導致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意志力等普遍較差,減弱古詩學習效果。
2.古詩理解難度大。古詩和白話文存在較大差異,對學生來說往往需要采用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古詩學習活動,但由于古詩理解難度大,很多學生并不能妥善應對,在課堂上的聽課效率較差,為彌補此,教師往往采用抄寫、強記、背誦、激勵等手段,讓學生掌握流露的情感及重要字句段的學習方式[1]。
3.古詩教學手段陳舊。古詩教學手段較為陳舊,無法充分考量學生實際,或是不善于啟示、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就使很多學生并不具備較好的學習能力,導致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普遍較差。
1.改善教學氛圍,增進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與課堂氛圍息息相關。在課堂氛圍具有激勵性、引導性、趣味性的前提下,教師往往能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對增進學生學習效率存在較多裨益。因此,對課堂氛圍的改善,需要教師能夠充分掌握教學環(huán)境,消除環(huán)境、學生、教師、教材四者間的隔閡。首先,設置教學疑問,激勵學生探究,給予學生思考內(nèi)容、分析目標,促使學生思維能和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連,充分消除學生與學習知識之間的隔閡。其次,教師采取平易近人的教學語言,針對學生反饋,再予以調(diào)整。借助此,拉近學生、教師之間的關系,消除師生隔閡,促使課堂環(huán)境更加輕松、活潑、自然,規(guī)避教師過于嚴厲,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再次,教師要善于改善教學環(huán)境,使用視頻、音頻等改變課堂教學活動中壓抑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學習活動,規(guī)避環(huán)境壓抑,避免學生產(chǎn)生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等現(xiàn)象。最后,教師還要善于激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沖抵課堂學習的枯燥乏味。該方法作為刺激學生內(nèi)在學習驅(qū)動力,對增進學生學習效果存在較大裨益[2]。
例如,對于教師來說,展開《靜夜思》教學時,首先可以讓學生通讀一遍,大膽猜測作者李白在詩中所流露的情感,促使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仔細品味、相互討論等來解決教師所提問題。借助此,可以活躍學生肢體行為,避免單純聽講,昏昏欲睡等現(xiàn)象。此外,教學時,教師還可以以平實的語言,對詩句釋義進行說明,通過聯(lián)系學生實際的形式,凸顯教師的平易近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若課堂環(huán)境仍舊壓抑,可以以視頻、音頻的形式,在課堂活動中塑造思鄉(xiāng)氣氛等。最后,教師要善于勉勵,在學生昏昏欲睡時,激勵學生予以堅持,進而更加行之有效地強化學習效率。
2.降低理解難度,促使學生充分掌握。為促使學生能更加容易地掌握古詩,有必要降低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古詩學習活動。首先,加強知識解析。教師解析勝敗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充分認知教學活動,因而,對于教師來說,應善于主次分明、內(nèi)容分解,善于用最簡單的話,敘述較難的知識點。其次,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把握,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活動。最后,在降低理解難度時,教師應當充分注重學生的反饋,在學生無法理解時,重復說明,或是降低理解難度,借助此,更好地促進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3]。
例如,在《敕勒歌》中,為了降低學生難度,教師可以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將詩句中描述的場景簡單說明,之后,根據(jù)詩句特點、學生理解能力,將詩句中包含的字句賞析、情感流露等進行闡述。其中有必要予以重視的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此外,教師還要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重新審視學生的理解能力。
3.改善教學能力,輔助學生學習古詩。教師教學能力是綜合保障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對于教師來說,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參與到古詩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改善教學能力,降低學生學習壓力。首先,把握課堂節(jié)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逐層剖析古詩,更好地把握古詩學習活動。其次,教師應做好備課,并在執(zhí)行既定方案上不會驚慌失措。在某環(huán)節(jié)時間不足時,能加快教學進度等。最后,教師應善于溝通,善于處理學習不積極、開小差、睡覺的學生,以此充分保障學生學習能力。
古詩教學對小學生受益匪淺,但由于小學語文課堂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導致小學生無法合理有效地展開學習活動。為規(guī)避此,有必要從改善教學氛圍、降低理解難度、改善教學能力三方面出發(fā),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差、學習壓力大、學習活動缺乏有效支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