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吉平, 楊佳宇
(貴州財經大學 文法學院,貴陽 550025)
孔子學院是海外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漢語培訓機構,也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就業(yè)的重要出口。美國是目前開設孔子學院(課堂)及漢辦志愿者任教最多的國家。據新華網報道,中文已成為美國居民第二常用外語,位于西班牙語之后,且美國孔院注冊學生近30萬,成為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注]中國僑網.美國孩子講中文望未來更多發(fā)展 雙語教學在美趨熱.[EB/OL].http://www.chinaqw.com/hwjy/2017/11-06/167285.shtml,2017-11-06.至2018年,已有約40萬名美國學生在學習漢語。在2009~2016年間,國家漢辦已向美國孔子學院派出3400名漢語教師和3200名漢語教師志愿者。
課程設置是課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制定課程需依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并結合學習者的需求及特點,針對知識和能力結構的要求最優(yōu)化的選擇教學內容,安排課程結構,組織教學進程。[注]劉珣.對外漢語教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299.目前國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在課程設置上與國外孔子學院課程教學能力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使得畢業(yè)生在4年期培養(yǎng)后仍難以走出國門,在海外教學中展現身手。因此,對海外漢語教學機構中的漢語課程體系進行分析,從海外漢語教學實踐能力出發(fā),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及“對癥下藥”。本文通過對美國孔子學院漢語教學課程的研究,對比國內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核心課程體系,對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應具備的能力進行探討,并且就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漢語國際教育本科人才提出建設性意見,希望能夠助力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的推廣。
對美國主要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課程體系進行總結、梳理及其研究,以海外實際漢語教學需求為基點進行回溯,可以檢視漢語國際專業(yè)諸多課程設置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進而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及改革方案。
目前全美已有48 個州設立了110 所孔子學院和 501 個孔子課堂,美國成為全世界設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最多的國家。根據國家漢辦孔子學院公開數據,同時結合美國各孔子學院官網學期課程招生注冊信息,筆者精選了15所美國孔子學院2017年第二學期(8~12月)漢語課程設置,其主要課程及分類如下表所示:
表1 美國15所孔子學院漢語課程設置
從表1統(tǒng)計可以看出,美國孔子學院課程類型主要分為漢語語言課程及中國文化課程兩類。
1.漢語語言課程
初、中、高三級是美國孔子學院漢語課程的總體設置形式。美國大部分孔子學院都設立初、中、高三級漢語,各級別下又劃分次等級。如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鬃訉W院秋季漢語語言課有初、中、高3個階段。初級階段又分為1~2兩個等級。一般初級漢語一周兩次,而高級漢語則為一周一次,每次時長為1.5小時,具體上課時間多為下午。同時,美國孔子學院漢語語言課程還具有以下特征:
(1)每個階段的教學對象與教學目標明確。初級漢語面向無漢語背景經歷者,課程從基本漢字和詞匯逐步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句型,以活動式為主,一周兩次,每次時長1.5小時;中級漢語,學習者要對漢語有基本了解,致力于加強和提高學習者的表達和聽力能力,主要通過實踐活動拓展學習能力;高級漢語課一周一次,每次1.5小時,參加者水平需在中級以上,旨在繼續(xù)提高表達和交際能力,能夠認識基礎漢字。
(2)專門課程。能夠滿足部分學員的特殊學習需求。一些孔子學院除了設置常規(guī)的語言課程外,還根據政府、企業(yè)及學校等要求開設了專門課程。如商務漢語、金融漢語、醫(yī)學漢語、旅游漢語、戲曲漢語等。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德克薩斯南方大學孔子學院、喬治海森大學孔子學院、紐約州立大學商務孔子學院、喬治華盛頓大學孔子學院等均開設了商務漢語課程;佩斯大學孔子學院開設金融、旅游、醫(yī)學漢語課程;在聯邦政府支持下,美國政府啟動了阿靈頓公立學校STARTALK項目、康考迪亞語言村、馬里蘭大學夏季強化研究所、夏季漢語STARTALK項目等語言學習項目。
2.中國文化課程
目前,美國孔子學院中國文化課單獨開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有的孔院還開設不止一門文化課。文化類課程和文化講座類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傳統(tǒng)服飾、書畫、剪紙、一帶一路、十二生肖、中國電影、中國的宗教信仰、當代中國、中國當代文學等。
1.孔子學院自身辦學目標
目前美國的孔子學院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以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傳播為主的文化型孔子學院;致力于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商務孔子學院;旨在培養(yǎng)復合人才的綜合型孔子學院。
本文考察的15所美國孔子學院,除密歇根大學孔子學院、紐約州立大學商務孔子學院、賓漢頓戲曲孔子學院以外,其余均屬于綜合型孔子學院。由于主要目標是推廣中國文化藝術,所以密歇根孔子學院在課程設置上主要開設文化類課程;紐約大學商務孔子學院與南京財經大學合作,開設了專門的商務漢語課,舉辦商務系列講座、研討會,旨在促進經貿交流與合作,加強中美企業(yè)的外貿合作。而綜合性孔子學院希望培養(yǎng)學生漢語綜合能力,漢語語言綜合教學便成為其課程設置的重點。
2.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提出的STARTALK漢語短期培訓項目,是在政府支持下針對某些有戰(zhàn)略意義的語言,進行的夏季短期語言培訓。[注]陳琛.美國中文旗艦項目綜述[J].國際漢語教育,2009,(3).美國堪薩斯大學孔子學院位于地廣人稀的中部,對外漢語教師稀缺,在多方協(xié)作下,最終為該地區(qū)想要學習漢語的學習者創(chuàng)立了交互式教學項目,其運營費用即來自美國政府STARTALK項目組。
3.學員的自身需求
不論是在教學內容、時間安排還是課程等級設置上,美國孔子學院都以學習者需求為主,將其作為設置課程時的首要考慮因素。在教學內容上,漢語課程以貼近學習者的生活情境為主,多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話題和日常用語,如購物、問路、自我介紹等。此外,根據學員的不同需求還開設有旅游漢語、金融漢語、醫(yī)藥漢語等專門課程;部分孔院還開設一對一個性化課程,根據學員的漢語水平及學習需求專門制定課程。如一對一教學、HSK輔導等。
美國孔子學院上課時間多集中在學員空閑時間,課程時間多安排在下午到晚上,這個時間段剛好是學員下班或放學后。很多孔院還在周末開設一些漢語課程,供學員自由選擇。課程等級劃分上,很多學員偏向于按照漢語水平劃分,并且希望課程等級之間有連續(xù)性,在完成前期等級課程后才能轉入更高級別學習。
1.課程內容多樣
從表一可以看出,美國孔子學院為漢語學習者開設了豐富多樣的文化課程,其涵蓋的文化主題從中國古典樂器、中國古典詩詞到當代中國文學、電影、當代中國重大事件等方面。文化課程之所以在美國孔子學院如此受歡迎,首先歸因于美國本身是一個移民國家,對異域文化有著很高的包容度。其次,漢語比較難學,學生有一種畏難心理,相對于學習漢語言,中國文化更容易引起學習興趣,所以他們更偏愛學習中國文化。雖然美國的中小學會設置外國文學、歷史等課程,但目前還鮮有中國文學、歷史等專項課程,文化課程多為武術、烹飪、剪紙等技能類課程??鬃訉W院在課程設置方面增加了專門文化課的教學,為那些想要真正學習中國文化知識的人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通過多樣的才藝課、文化課、技能課對中國文化有一定了解后,也可以激發(fā)學習漢語知識的興趣。
2.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明確
教學目標是課程開設的導向,對課程起著統(tǒng)籌作用,有助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后續(xù)安排。在學習者學習的不同階段,其學習特點、接受能力、配合程度等都有差異性,因此,在學習的不同階段,使用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法會更具針對性。如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孔子學院的基礎漢語主要為零基礎漢語背景的學生開設,會對漢語發(fā)音系統(tǒng)(拼音)、發(fā)音、聲調、書寫系統(tǒng)、日常詞匯、基本句型結構作初步介紹。注重聽說訓練,致力于教會學習者打招呼、問名字、問國籍、地址、日期等日常會話。初級漢語的對象是已經完成了基礎漢語Level-1的學習者或有30課時學習經歷的學生,旨在拓展詞匯量,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課程結束時,學習者能夠完成漢語詢價、餐館訂餐及圖書館借書等主題任務,并且有望能夠為日常生活完成漢語對話。
3.上課時間集中
美國孔子學院的上課時間安排多為下午和晚上,為那些愛好漢語的上班族或其他社區(qū)人員提供了便利。密歇根大學孔子學院還專門在周末開設了書法班和太極班;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則在周末開設了長拳和太極;紐約州立大學商務孔子學院更是開設了周末強化班,主要為在職商務人員講解商務禮儀、當代中國價值觀、餐桌禮儀以及商務宴會等,極大方便了對中國語言文化感興趣的學員。
4.遠程交互式教學興起
現代遠程教育是將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思想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育,是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信等信息技術的主要手段。美國堪薩斯大學的遠程交互式教學系統(tǒng)通過powerpoint配上圖片、音頻視頻及電影等多種方式進行遠程教學;學生和老師的課外交流主要通過多媒體實現,比如電話、郵件及傳真等多樣化方式;通過多媒體遠程教學,學員在時間選擇、上課地點選取和學習內容及教師傾向方面都比較靈活。
1.傳統(tǒng)文化類講座多,缺乏對當代中國的關注
講座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規(guī)模可大可小,而傳播力度卻較大。美國孔子學院多會舉辦周期性中國文化講座,主講人都是國內外著名大學知名學者教授。講座所包含的主題主要分為3類:中國傳統(tǒng)文化類、當代中國文化類、當代中國經濟。從表一可以看出,美國孔子學院的講座主題多比較單一,主要集中于傳統(tǒng)文化類,對當代中國文化和當代中國經濟關注度較少。只有紐約州立大學商務孔子學院和佩斯大學孔子學院開設了有關一帶一路和當代香港的專題講座。由此可見,美國孔子學院對于中國的介紹,大多還是停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回避中國當下政治經濟主題。
2.授課教師流動性大
師資力量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學生與老師之間需要時間磨合才能達成教學默契,教師的固定性對學生學習至關重要??自航處煻嘤芍驹刚呋蛘邍鴥雀咝V淌趯W者擔當,一兩年時間后就要離任。當學生已經習慣了某個老師的教學方法時,重新面對并熟悉新教師,需要較長轉變時間,并且前任老師好的教學經驗、方法等不能很好地傳承下去。
3.文化課與語言課占比不均衡
對外漢語教學強調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并重,而部分孔子學院過于注重文化活動,缺少語言學習,缺少系統(tǒng)完整的學習體系,無法使學生從中文角度直接理解中國文化。例如,賓漢頓戲曲孔院著重于中國戲曲和音樂,對在全美大學和社區(qū)推廣中國戲曲、表演藝術和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語言的學習卻沒有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不利于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提供非學分制課程的南佛羅里達州孔院每周都會開設文化類課程,語言類課程只有基礎漢語。
4.鮮有單項技能課程劃分
綜合漢語是整個語言教學系統(tǒng)的基礎和主干,單項聽說讀寫技能課程則是語言教學課程的重要支撐。以漢語綜合課作為主體課程時,還應滿足學員對單項技能訓練課程的額外需求,而孔子學院對聽說讀寫等單項技能課程還較少開設。此外,中華才藝講座或工作坊的開設,除了滿足多數學員的需求外,還應該將才藝課程作為一項專門介紹中華文化的課程開設。
在筆者選取的15所美國孔子學院中,文化課和語言課都是孔子學院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語言課設置不完善的孔院,應該加大語言課的比重。例如密歇根大學孔院于2009年成立,以傳播中國藝術與文化為特色的孔院,主要教授中國樂器知識,雖然多舉辦中國民樂、民歌和昆曲音樂會及講座,但只是當作文化活動舉辦,缺少語言學習。筆者認為,可以在文化特色基礎上,加大漢語語言課的比重。學生因參加音樂會而產生學習漢語的興趣,這種興趣屬于學習的內部動機,能夠長期激勵學生學習漢語,使學生直接從中文的角度體會中國音樂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用漢語交流中美音樂,體會中文歌詞所表達的含義。
教學時除了按照教材編排教學順序,還可以根據漢語專項技能課進行教學或輔導,形成專門的語言技能訓練課:聽說課(聽力課、口語課);讀寫課(閱讀課、寫作課);綜合課(主干);語言要素課(語音課、詞匯課、漢字課、語法課)。如果無法滿足開設專項技能課程,應嘗試在各種語言要素中融入中國文化。例如,教授語音課時,按照不同的文化,來教授不同的語音,把食物、服飾等詞匯的語音練習充分利用起來,不但可以讓學生練習語音,還能了解相關的中國文化。
目前國家漢辦海外公派志愿者是對外漢語教師的主力軍,志愿者教師經過一年的漢語教學實踐,積累了很多教學經驗,學生也已經適應了他們的教學方法,此時回國,會造成師資人才浪費。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建議國家漢辦應盡快完善志愿者的工作機制,為其在孔子學院長期工作提供保障。同時,孔院也可以和當地政府聯手加強本土教師的漢語教學技能培訓。本土教師更了解本國的教學模式、學生特點及教學需求,同時學生不必頻繁地適應不同老師,也更有助于其學習。
1.全面扎實的語言學知識
語音、詞匯、語法、漢字是漢語教學的內容,對外漢語教師只有擁有全面扎實的語言學知識,才能把漢語的要素、句式等本質規(guī)律理解透徹。當教師對漢語教學的內容有了系統(tǒng)認識后,才能聯系并比較所在國語言,將跨語言比較成果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至游刃有余,及時準確地糾正學生的各類偏誤。
2.扎實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首先要分析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學習的不同,以及不同國家的學生在習得第二語言時的差異。教師掌握足夠的心理學知識可以對學生心理進行分析,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比如東南亞國家的學生學習風格多具有場依存型,老師在教學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方式教學,降低學生的畏難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身心活動規(guī)律,進而更有針對性地教學。
3.豐富的文化知識
中國民風民俗、著名文學作品及各類傳統(tǒng)藝術等文化知識是一名對外漢語教師的必備素養(yǎng)。此外,若對世界歷史、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有一定了解,也會更容易獲得學生認可。特別是在任教國,在課堂中聯系任教國的語言文化進行比較教學,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也會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在課堂教學中,對外漢語教師要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使得不同的文化求同存異、多元共存。
對外漢語教學歸根結底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實踐性很強,如果只有理論知識的學習就不能夠真正勝任教學。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進行漢語教學,教學實踐效果都是最終的試金石。理論知識學得再好,若不能駕馭課堂教學,學生無法吸收內容,也就意味著這一堂課是失敗的。
雖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倡導目的語教學,但外語仍然不可忽視,特別是初級漢語階段的文化教學或展示,由于學員漢語水平接近零基礎,外語輔助教學的效果會更明顯,更易讓學生接受。并且教師可以通過漢語和外語的對比,確定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進而輔助漢語教學。
孔子學院的運作模式中,除了漢語教學重頭戲外,還有一個文化活動開展的錦上添花之作,很多時候漢語教學和文化活動是平分秋色、難分彼此,甚而相互促進的兩朵“奇葩”。文化活動是孔子學院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特別是中國節(jié)假日時間,很多漢辦志愿者在所在國要獨立承擔文化活動的策劃籌辦,需要完成臺前幕后的諸多工作,這對其組織策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本身需要強大的活動組織策劃宣傳能力,又需要各種文化靈感為基礎的內在硬功底。有的學生可能不愿意參加活動,教師要做的就是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其積極參加文化活動。
國內高校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從就業(yè)需求端著眼,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課程銜接海外漢語教學的角度進行改革,使課程設置實現少而精,精而優(yōu)的總體規(guī)劃,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生在4年專業(yè)學習后具備海外漢語教學的相應能力。
在海外孔子學院運行的“漢語教學——中華文化”模式中,一方面,很多中華文化可以隨機應變地運用到漢語教學中,如兒歌、順口溜及快板形式,各種才藝形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促進漢語教學,使得漢語教學充滿樂趣,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另一方面,中華文化中有諸多才藝種類得以傳承,本身也是中華文化的精彩展示,通過中華才藝展示及培養(yǎng)可以使外國學生對中國文明充滿向往,無形中增強并推廣了中國文化軟實力。這也對國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國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還很難達到這種“學以致用”的有效銜接過渡。國內高校可以開設一些操作性強的才藝課程,如剪紙、中國結、太極、竹笛、葫蘆絲入門教學等,加大中華才藝課的比重,豐富中華才藝教學內容。先進行通才培訓,再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取一到兩種深入學習。在教學師資方面,可以利用本校內部藝術學院的師資,也可聯合高校藝術學院的老師。
目前,很多高校對外漢語專業(yè)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實踐太少,理論性知識學習居多。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在校內外建立實習基地彌補。很多高校都在招收留學生,可以讓學生與留學生交流、見習,深化所學知識。如采取中外學生“結對子”,加強與國內留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此外,還可以與留學生組建興趣小組,約定好具體的時間,各展所長而互相學習,加強彼此交流。定期組織學生到留學生所在的班級聽課或見習,學習老教師授課方法,使學生所學到的教學方法得到深化,并做好反思與總結。建設校外企業(yè)實踐基地。真實的商務體驗是商務漢語教師的必備條件,國內院??梢耘c外企合作,組織學生利用暑假到外企實習。一來商務實踐可以增加商務經驗,一邊為日后的商務漢語教學打下基礎;二來為以后不從事漢語教學的學生增加了其他就業(yè)機會。
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發(fā)展,很多孔子學院開設有商務漢語課程,目前商務漢語教師缺口較大,因此,有針對性地加強商務漢語教學能力培養(yǎng),也可視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就業(yè)方向之一。商務漢語教師不僅要學習一般對外漢語教師所需的課程外,還要有商務禮儀、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知識儲備。此外,校企合作可以提供真實的商務交際環(huán)境,培養(yǎng)商務交際意識、商務禮儀、積累商務經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實際商務案例,活躍課堂氛圍。
海外教學不同于國內教學,不能始終用講解、演示及參與的傳統(tǒng)模式教學,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有意識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更新教學觀念是一個成功教師必需的意識。對于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漢語過程中,有可能會受到母語影響產生負遷移,加之漢字難寫難讀等特點,一堂輕松有趣的漢語課對漢語知識的吸收便至關重要,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