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怡,楊 珪,何 力
四川大學“雙一流”建設與質量評估辦公室,四川 成都 610064
在加快建設“雙一流”高校和學科的語境下,大學的發(fā)展必須要兼顧硬指標和軟實力。不管怎樣看待大學排名,它無疑都是體現大學發(fā)展硬指標和軟實力的一個重要視角[1]。環(huán)顧世界主流大學排行榜,國際化都是考察大學是否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指標,在一些主流的世界大學排名指標體系中占有一定權重,對排名結果將產生一定影響。對眾多“雙一流”建設高校來講,要成為世界一流,各校都想方設法地提升國際聲譽及國際影響力。
筆者在對如何提升國際影響力的研究中發(fā)現:一般來講,科研國際合作是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的重要途徑[2-5],而國際合作論文已經成為科研國際合作的重要載體。已有研究[6-11]表明,國際合作對科研論文的質量提高存在明顯的正向促進作用,并能有效促進知識創(chuàng)新(有的研究[12-13]表明中國高質量研究成果對國外依存度高①另有研究發(fā)現,科技實力對兩國的國際科技合作強度有明顯的正相關影響。請參見:李健穎.基于SCI合著論文的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發(fā)展態(tài)勢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根據經驗來看,國際合作論文的分類標準化影響力(CNCI)一般為其他論文的2到5倍,因此,加強論文的國際合作發(fā)表就成為有效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14-17];且近年中國高校的國際合作論文數量和國際合作率呈現持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18-19]。
國際合作論文是怎樣影響大學和學科的聲譽及排名的?為此,筆者運用回歸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20-21],就國際合作論文對大學和學科的聲譽和排名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此探討國際合作論文指標與大學聲譽及排名、學科聲譽及排名的關系,從而找出“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國際化方面的重要著力點。當筆者將視角投入到全球四大世界大學排名體系,發(fā)現僅有Q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有與國際合作論文相關的詳細數據。為此,筆者選取了QS世界大學排名(2016—2018年)、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2017—2018年)及學科排名(2017—2018年)數據為例來分析,數據包含的指標如表1、表2所示。
表2 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全球最佳大學學科排名指標體系
由于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公布了詳細的國際合作論文數、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全球研究聲譽、地區(qū)研究聲譽等11項指標位次數據,因此筆者以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來分析國際合作論文對大學(學科)聲譽及排名的影響。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與論文相關的數據基于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聲譽數據來自于科睿唯安的學術聲譽調查,具有廣泛的認可度。以下分別從國際合作論文數及比例對大學的聲譽、排名和對學科的聲譽、排名的影響進行分析。
筆者采用多元回歸方法分析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2017—2018年)的研究聲譽數據,發(fā)現國際合作論文數和全球研究聲譽之間呈顯著正相關,系數為0.126(表3)。而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只對地區(qū)研究聲譽有顯著的影響,但為負相關,系數為-0.039(表4),對全球研究聲譽沒有顯著影響。
表3 對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2017—2018年)中全球研究聲譽的多元回歸分析
表4 對2017—2018年度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地區(qū)研究聲譽的多元回歸分析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學聲譽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只有兩個:論文數和國際合作論文(包括國際合作論文數和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其中,國際合作論文數對大學的全球和地區(qū)研究聲譽都存在顯著影響,但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僅對地區(qū)研究聲譽存在顯著影響。當研究聲譽從全球聚焦到地區(qū)時,國際合作論文比例的影響才顯現出來。
通過分析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2017—2018年)中全部指標對學??傮w得分的影響(表5),發(fā)現論文總引用數對總體得分的影響最大,系數為-0.055,其次為引用前1%的高被引論文數及其比例,系數分別為-0.038,-0.024,而國際合作論文數及其占比的影響則較小,系數分別為0.005,0.002。
從表5可知,由于受到在大學排名指標體系中權重較小的影響①這種影響在2016至2018年3年間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也一樣存在。其國際師資占比和國際學生占比的系數分別為0.02,0.150,學術聲譽為0.416、師均引用為0.108、雇主聲譽為0.187、師生比為0.093。,國際合作論文數及比例對大學排名的影響總體較小,影響較論文引用、高質量論文小得多。
筆者在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學科排名(2017—2018年)中選取了中國大陸高校②由于中國大陸高校的聲譽有自己的特殊表現和特征,這里只選取中國大陸高校的數據以更有針對性地展現我國高校的情況。的全球研究聲譽和地區(qū)研究聲譽進行了多元回歸分析(表6、表7),發(fā)現:
!"(#$)%&’()*+%&’()*+%&,-%&./0 12345’ 235’2367 89:B t Sig.24.543 0.429 0.163 0.088 0.330 15.538 0.056 0.047 0.045 0.042 0.307 0.172 0.100 0.450 1.580 7.611 3.466 1.961 7.891 0.115 0.000 0.001 0.051 0.000!"#$ %&’()**+,-.%&/0123456789 6 2017 2018 US News-a.;<$:>?@ABC DE:FG U S News> ?HIJKKLMN( 2 017- 2018O)JPQRS’G。2 UV2WXYZ,[]^J_ 0.05‘ aMbc!"。de!"SR=0.722、 R =0.521。
,-!"#$%& "#%&t Sig.B"#’( )*+(./)-9.7755.020-1.9470.052 01&0.1830.0380.4234.8510.000 0189:0.1980.0440.6754.5290.000 234501&0.0300.0140.1112.1110.036 234501670.1160.0140.5098.2390.000;*< 1 0%=01&-0.2390.072-0.592-3.3000.001;*<1%=>?;01&0.2590.0730.7003.5450.000;*<1%=>?;0167-0.2430.054-0.846-4.5090.000!"#$ %&’()**+,-./0123456789:;7 2 0 1 7- 2018 US News a.@A/:CDEFGH IJ:KL U S NewsM NOPQRRSTU( 2 017- 2018V)QW>X=&L。2 Z["]^_,‘abcQd 0 .05e fTgh,-。ij,-=R=0.716、 R =0.502。
國際合作論文數和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對學科的全球研究聲譽存在顯著影響,系數分別為0.088,0.330。論文數、論文影響力也對學科全球研究聲譽有顯著影響,系數分別為0.429,0.163。國際合作論文數和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對學科的地區(qū)研究聲譽也存在顯著影響,但系數明顯低于對學科全球聲譽的影響,分別為0.030,0.116。論文數、論文影響力、引用前10%論文數、引用前1%的高被引論文數及比例也對學科地區(qū)研究聲譽有顯著影響,系數分別為0.183,0.198,-0.239,0.259和 -0.243。
當聲譽關注到學科時,領域內的學者對學科的情況較為了解,考慮的因素就更多,所以影響學科聲譽的指標也較多。就學科聲譽來說,國際合作論文數對學科的國際和地區(qū)聲譽都存在正向的顯著影響,但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對國際和地區(qū)聲譽影響更大。
通過分析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學科排名(2017—2018年)中大陸高校數據所呈現的全部指標對學科得分的影響(表8),發(fā)現國際合作論文數和比例對學科得分存在顯著影響,系數分別為0.014,0.041。引用前10%論文數、引用前1%的高被引論文數及全球研究聲譽也對學科得分存在顯著影響,系數分別為-0.051,-0.027,-0.035。
!"#$%& "#%&"#’( )*+B t Sig.,-(./)012345&01234567 89:;<=>*? @45&10%>*?@AB>45&1%0.000 0.000 0.000 0.000 0.005 0.000 61.039-0.014 0.041-0.051-0.027-0.035 1.259 0.004 0.004 0.010 0.009 0.005-0.163 0.567-0.401-0.230-0.357 48.491-3.685 11.469-4.978-2.855-7.463!" #$%&’(()*+,-()./01234/5 8 US News 2017 2018( )-a.CD/:FGHI JK:LMNO 89PQRFFGSTRUAV@&M。2017 2018 US News-FGHIXI&,YZ["X],^%&@_‘aFGST]bcdefbg。h["ijkl,mnodRp qrSst,-。uv,-@0.05 R=0.805 R =0.648、 。2
對學科排名得分的影響最大的是引用前10%論文數,其次為國際合作論文數,再次為全球研究聲譽。對學科排名來說,國際合作論文數及比例對學科排名有較大的正向影響,但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對學科排名的影響是負向的。
綜上,筆者通過研究發(fā)現,國際合作論文數這種反映國際化規(guī)模的指標對大學和學科的聲譽和排名有顯著影響,且大體來說影響較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大;國際合作論文比例這種反映國際化水平的指標的影響則較復雜,對學科的聲譽和排名的影響較明顯,對大學的聲譽和排名的影響則較小,有時甚至不明顯,而對大學的地區(qū)聲譽和學科排名還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從中可以看到,國際合作論文數與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對大學和學科的聲譽和排名有著不同的影響方式。國際合作論文數及比例對大學、學科的聲譽和排名影響的匯總情況如表9所示。
表9 國際合作論文數及比例對大學聲譽和排名、學科聲譽和排名的影響匯總表
為了進一步探討國際合作論文數及比例的具體影響方式,筆者對US News和QS世界大學排名(2017—2018年)中校名相同的學校匹配了相關的數據①不匹配的校名主要是各學校分校的書寫方式不一樣,以及一些包含了拉丁語擴充字符的校名,這部分學校數據因為校名未匹配而沒有反映出來。,并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US News和QS世界大學排名(2017—2018年)中校名匹配后的國際化相關數據②KMO值為0.604,Bartlett檢驗顯著性值0.000。。通過觀察旋轉之后的因子載荷表③載荷即表示某變量在公共因子上的負荷,它反映了該變量在公共因子上的相對重要性。KMO值為0.702,Bartlett檢驗顯著性值0.000。(表10),筆者發(fā)現在這些數據中:國際師資占比、國際學生占比和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在同一個因子上具有較大載荷,且具有相同的變化方式;而國際合作論文數則單獨在另一個因子上具有較大載荷。
!"#$%&’!"#$%&()-0.034-0.793 0.867 0.762 1 2 0.979 0.032 0.136-0.287*+INTERNATIONAL FACULTY INTERNATIONAL STUDENTS!"#$%&’()*+,-10./012,-345!,-./:1*+。34/:56 789:;<34/Kaiser.34=>?@ABC a 3 DE:FGH I JKLMNOP 2017 2018 US NewsQS-QORS:’G。T&U7VU7,P&U7V U7 QS US News WXYZ
此外,筆者還對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2017—2018年)的各指標進行了因子分析。通過觀察旋轉之后提取因子的載荷表(表11),發(fā)現會議數、著作數、論文及引用數、高被引論文數、研究聲譽在同一個因子上具有較大載荷,由于前面的數據已說明了研究產出數量帶來研究聲譽,因此該因子可以命名為科研產出數量及高水平產出數量因子;論文影響力、高被引論文比例、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在一個因子上具有較大載荷,可命名為科研產出質量因子;而國際合作論文數則單獨在一個因子上有較大載荷,可命名為國際合作數量因子。結合前面的數據,說明國際合作論文數確實具有不同于其他國際化指標的影響方式和影響力。
!"1 2 3#$%&’()*%&’(+,-./-01 234 5+,-10%234 5+,67 10%89:/+,-89:/+,67 2345;<2+,-1%2345;<2+,67 1%=23-+,>?@0.793 0.649 0.944 0.641 0.600 0.105 0.946 0.938 0.150 0.019-0.195 0.863 0.159 0.004-0.248-0.111 0.286-0.443 0.956 0.152 0.203 0.945 0.118 0.451 0.392 0.943 0.254 0.318-0.193 0.043 0.262 0.081-0.174-0.171 0.059 0.842 0.424-0.127 0.078!" #$%&’()*+,11 US News-./01+,234!ABCD:F!"。HID:JK LMN 5OPHID Kaiser.HIQRSTUVW a 6 XY:Z[] #$^_‘ab c-[。2017 2018 US News -defg
但QS世界大學排名中還有與教學相關的指標,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則缺少這方面的考察。為了全面考察大學各項指標的情況,筆者重新對2017—2018年的QS和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校名相同的匹配數據④QS世界大學排名的聲譽數據基于與愛思唯爾合作的聲譽調查,論文數據基于愛思唯爾的數據庫,收錄范圍較Web of Science廣。進行因子分析⑤KMO值為0.778,Bartlett檢驗顯著性值0.000。。
通過觀察旋轉后提取的4個因子的載荷表(表12),發(fā)現聲譽(全球研究聲譽、學術聲譽、雇主聲譽)、論文數、會議數、總引用數、高被引論文數、師生比在同一因子上有較大載荷,由于前面已說明了研究數量影響研究聲譽,這個因子可以命名為教學能力及科研產出及高水平產出數量因子;論文影響力、高被引論文比例、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在一個因子上具有較大載荷,可命名為科研產出質量因子;著作數、國際論文合作比例、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學生比例在同一指標上有較大載荷,可命名為專著和國際化水平因子;而國際合作論文數和地區(qū)研究聲譽則在一個因子上有較大載荷,鑒于前面已說明了國際合作論文數影響地區(qū)研究聲譽,這個因子可命名為國際合作數量因子。從表12可見,教學能力及科研產出及高水平產出數量因子、科研產出質量因子、專著和國際化水平因子、國際合作數量因子這四個因子為大學排名的主要影響因素。
!"#$%&’(#$%&)*+,-+./+012 3)*+10%012 3)*45 10%678-)*+678-)*45 01239:0)*+1%01239:0)*45 1%;01+)*<=>ACADEMIC REPUTATION CITATIONS PER FACULTY EMPLOYER REPUTATION FACULTY STUDENT INTERNATIONAL FACULTY INTERNATIONAL STUDENTS?@1 2 3 4 0.616 0.419 0.976 0.416 0.554 0.098 0.959 0.955 0.197-0.058-0.258 0.898 0.232-0.659-0.424-0.401-0.046-0.071 -0.347-0.214-0.264-0.248 0.141 0.057 0.901 0.376 0.312 0.146 0.906 0.226 0.197 0.921-0.432 0.399-0.043-0.246 0.037 -0.491-0.302-0.019-0.534 0.002-0.253-0.043-0.059-0.245 0.126-0.569-0.063-0.203 0.498 0.654 0.068 0.321 0.841 0.749 0.333 0.449-0.024-0.207 0.279 0.041-0.019-0.023 0.042 0.867-0.022 0.025 0.114-0.404-0.352-0.251-0.336 0.090-0.031-0.453!"# $ %&’()*+,*-./01 12 2017 2018 US NewsQS-23456789:;<=>89/?@!ABCD:F?@。HID:JK LMN3OPHID Kaiser.HIQRSTUVW a 19 XY:Z*[L [L,]*[L[L。 [L!"^R,[LUS News QS US News QS_‘abcd3Oefgfhijk。QS[Llmno‘+UpqrJs‘+,tuv‘w3xyz{hpqr‘+3xy。|}~?
在加入教學指標后重新對數據進行的分析中,國際合作論文數的獨特影響方式依然可見。而相較于US News的數據,匹配后的數據因為有了國際師生比這樣的指標加入,國際化水平因子在其中的影響就凸顯了出來。
綜上所述,國際合作論文比例作為國際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和國際化水平的其他指標以同樣的影響方式影響了大學的排名。國際合作論文數量在大學排名中的影響雖然不大,但其影響方式較為獨特,往往單獨作為一個因素影響大學排名。
在分析國際合作論文數及國際合作論文比例的具體影響方式時,筆者意外發(fā)現,與教學相關的指標和科研產出在同一個因子中有較大載荷,或者說教學指標具有和科研產出一樣的影響方式。
為了清晰展現教學指標的影響,這里僅對2016至2018年3年間的QS世界大學排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其中KMO值為0.687,Bartlett檢驗顯著性值0.000。旋轉后提取的2個因子的載荷情況見表13。從表中可見,師生比、國際師資占比、國際學生占比在同一個因子上有較大載荷,該因子可命名為教學能力和國際化水平;研究聲譽、師均引用和雇主聲譽在另一個因子上有較大載荷,該因子可命名為培養(yǎng)和研究成效,這兩個因子都含有教學因素。
!"1 2 0.424 0.455-0.132 0.816 0.816 0.657 0.800 0.747 0.762-0.007 0.151 0.314 ACADEMIC REPUTATION CITATIONS PERFACULTY EMPLOYER REPUTATION FACULTY STUDENT INTERNATIONAL FACULT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13 2016 2018 3 QS -./012345601789!#$%&:(!"。*+&:,- ./0123*+&Kaiser.*+456789:a 6;<:=>??1 @ABCDEF>。2016 2018 3 QS -GHIJ
可見,教學指標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兩個因子上都有較大的載荷,第一個因子充分說明了國際化水平最終體現在教學上,而兩個因子都有教學指標的影響,分別反映了教學能力和培養(yǎng)成效。從這個意義上講,國際化本質上反映的是教學能力和水平。換言之,教學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學校的國際化水平。該結論和很多以國際合作促進教學的論述不一樣[22-26],因果關系正好相反。由此可知,除了科研合作,加強教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化道路的另一條重要路徑。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國際合作論文和教學指標都同樣對學校及學科的聲譽和排名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教學和科研并非互相矛盾、非此即彼的關系。因此對于“雙一流”建設高校來講,需要同時做到兩個“更加重視”。
一方面,更加重視國際合作論文的發(fā)表,尤其是高水平國際合作論文的發(fā)表。根據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科研評價不能唯論文,但是也要切忌走向另一個極端。要建設世界一流高校和學科,我國高校必須開展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從而發(fā)表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論文,這是實現學??缭绞桨l(fā)展的重要路徑。實踐證明,積極鼓勵科研國際合作,尤其是大力支持研究人員牽頭和主導國際高水平合作研究,是提升高水平國際合作論文發(fā)表的有效舉措。
另一方面,更加重視教學。只有堅定不移地把學校辦學的重心回歸到教學中,大力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才能在“雙一流”的建設征程中實現硬指標和軟實力都齊步推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正如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大學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所倡導的那樣,“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27],堅定地推進對教學的回歸,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