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葉建
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社會價值觀念塑造的重要時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學習壓力大,社會經驗不足,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發(fā)生波動,也可能出現認知上的偏差,因此為了促進高中生的健康成長,必須要在學校教育中滲透價值觀的教育。高中歷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該抓住歷史教學的價值觀傳遞契機,本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高中歷史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途徑
歷史學科在學生人文素養(yǎng)方面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價值觀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歷史教學滲透價值觀的教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要抓住高中這一關鍵時期,挖掘歷史教材中所蘊涵的價值觀教育素材,充分的利用歷史課堂,在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中獲得啟發(fā),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一、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
價值觀是人們對事物的一種判斷,價值觀并不是天生或一下子形成的,它會隨著社會環(huán)境、時間和閱歷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直至成熟。在對事物進行判斷時,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引導人們做出正確的選擇,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滲透,讓學生能夠明白什么是善良美好、什么是邪惡丑陋,從而讓學生成長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1]。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教育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正確認識歷史教學與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的關系,明確教學人物不僅僅是要傳遞歷史知識,還要通過歷史方式和思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除此之外,教師本身也要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正確的認識,不斷加強對歷史觀念的認知,豐富自身的歷史價值維度,從而更好的開展歷史教學[2]。
(二)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
由于歷史是已經發(fā)生事實,學生并沒有參與,因此在看待歷史、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進行分析,勢必無法對歷史有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師要為學生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轉變學生的角色,從而將自身的真實情感帶入歷史人物、事件中,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進行直接的感受。教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手段,例如在學習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一課時,教師就要避免直接給學生進行生硬的講解,而是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境進行導入,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望,按照歷史朝代的時間順序,銜接各個朝代的歷史情境,從而在學生心中潛移默化的形成歷史時間表,為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然后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歷史視頻,讓學生判斷這些視頻是否符合歷史事實,之后再讓學生在不同朝代的情境中繼續(xù)寧角色扮演,不但能夠回顧歷史知識,還能夠讓學生走進歷史,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自身的情感帶入到歷史學習中,在拓展自身認知空間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對歷史有了更多角度的看法,更加全面的進行歷史的認知,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身的價值觀念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3]。
(三)結合社會熱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除了進行歷史人物事件的學習之外,還要積極的進行拓展,在以史為鑒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熱點,讓學生以古論今,通過歷史的發(fā)展看待現代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不受網絡輿論的影響,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歷史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分析問題,并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對歷史人物和事跡進行評價[4]。
(四)豐富教學活動
為了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不斷的豐富歷史教學活動,充分的應用現代化多媒體設備,使高中歷史課堂更加立體、更具活力。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教材內容相關的視頻片段,在學習抗日戰(zhàn)爭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的歷史紀錄片或者電影片段,拓展有限的教學資源,從而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和平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將歷史學科的知識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歷史問題,促進歷史觀念的多樣化發(fā)展,例如可以從政治的角度分析歷史,一方面能夠給學生新的感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結束語:
總而言之,歷史是一門博大、有趣的學科,正所謂讀史使人明志,歷史是人們判斷事物的第三只眼睛,學生對待歷史人物、事件的態(tài)度體現了一定的價值觀念,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進行知識的傳遞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樹立明確的價值觀標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品質,并自覺、積極的踐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和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從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董巖.略談高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 (11):123.
[2]黃慧.淺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 (11):108.
[3]陳風格.淺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J].亞太教育,2016 (12):51-51.
[4]劉玉潔.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J].新課程·下旬,2015 (9):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