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花
(云南省硯山縣中醫(yī)醫(yī)院婦科,云南 硯山 663100)
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屬婦科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為月經(jīng)的經(jīng)量、經(jīng)期、周期出現(xiàn)嚴重失常的一種病癥,多見于更年期與青春期女性。此病屬中醫(yī)“崩漏”范疇。崩與漏的出血情況雖存在一定差異,但兩者可交替出現(xiàn),相互轉(zhuǎn)化,且病因病機較為相似,為臨床常見疑難急重病癥,不僅易降低健康水平,還易影響其生育功能,增加心理負擔[1]。本研究用固本止崩湯加減治療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8例,均為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治療的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年齡21~55歲,平均(38.41±3.61)歲;病程10天~3個月,平均(1.67±0.28)個月。觀察組年齡22~55歲,平均(38.59±3.64)歲;病程12天~3個月,平均(1.70±0.3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較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婦產(chǎn)科學》[2]內(nèi)相關診斷標準;②臨床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出血量多如山崩之狀,或量少淋漓不止,來潮無周期規(guī)律,血色淡而質(zhì)??;③伴有面色萎黃,氣短神疲,或面浮肢腫、頭暈、乏力、心悸、納差、手足不溫、倦怠嗜臥、自汗等,舌質(zhì)淡苔白或膩,脈弱或沉細;④對媽富隆等藥物無過敏史;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實驗室檢查示血紅蛋白不足90g/L。
排除標準:①入組前使用止血類、雌激素或孕激素類藥物治療;②凝血功能障礙;③先天性心臟??;④因炎癥、器質(zhì)性病變或腫瘤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⑤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
對照組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南京歐加農(nóng)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23)1片,日1次。每片含0.15mg氧孕烯及30μg炔雌醇。21天視為1個周期,連續(xù)服用1個周期后停藥7天。
觀察組用固本止崩湯加減治療。炙甘草6g,炮姜、麩炒白術、芡實、茯苓、當歸各10g,茜草12g,黨參、熟地黃、益母草各15g,黃芪30g。若陰道流血量多加炒地榆炭、仙鶴草,若陰道流血淋漓日久且兼有瘀血內(nèi)停加三七,若伴小便清長、腰膝酸軟加杜仲、肉桂與附子,若伴便秘溺黃、口渴煩熱加藕節(jié)、地榆與生地黃,若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加二至丸。日1劑,水煎,棄渣留汁400mL,早晚各溫服200mL。
兩組均治療3個月經(jīng)周期。
治療前后經(jīng)貝克曼庫爾特血紅蛋白檢測儀測定血紅蛋白水平。用南京建成生物公司提供的試劑盒測定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與凝血酶原時間。
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痊愈:治療7天內(nèi)陰道流血停止,觀察7天無出血,頭暈、乏力、心悸等自覺癥狀完全消失,經(jīng)量、經(jīng)期、周期恢復正常達3個月經(jīng)周期以上。顯效:8~10天內(nèi)陰道流血停止,觀察7天無出血,頭暈、乏力、心悸等自覺癥狀基本消失,經(jīng)量、經(jīng)期、周期基本正常2個月,經(jīng)量正常,無頻繁出血。有效:10天內(nèi)陰道流血未停止,但出血量明顯減少,出血時間明顯縮短或停止。無效:治療10天陰道流血未停止。
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指標比較 (g/L,±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指標比較 (g/L,±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 9 8 3.6 2±8.7 1 9 9.1 1±1 0.4 1 7.9 8 9 0.0 0 0觀察組 4 9 8 4.1 9±9.0 2 1 0 8.5 3±1 2.6 1 1 0.9 9 0 0.0 0 0 t 0.3 1 8 4.0 3 3 P 0.7 5 1 0.0 0 0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 (s,±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 (s,±s)
凝血酶原時間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 9 4 6.4 2±5.6 1 3 7.3 2±6.6 8 7.3 0 2 0.0 0 0 2 0.4 1±6.1 2 1 4.9 9±3.7 1 5.3 0 1 0.0 0 0觀察組 4 9 4 6.3 5±5.2 2 3 3.3 5±7.0 2 1 0.4 0 2 0.0 0 0 2 0.2 6±6.2 3 1 2.2 3±2.6 5 8.3 0 3 0.0 0 0 t 0.0 6 4 4.8 6 8 0.1 2 0 4.2 3 8 P 0.9 4 9 0.0 0 5 0.9 0 5 0.0 0 0組別 例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中醫(yī)認為,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憂思過度、素體脾虛等,均可導致脾傷氣陷、沖任失固、統(tǒng)攝無權、血溢脈外,進而發(fā)生經(jīng)血過多亦或周期不穩(wěn)等現(xiàn)象[3]。治療注重治病求本,故以止血為先,同時以調(diào)理月經(jīng)周期為要。
中醫(yī)認為,經(jīng)血淋漓日久不盡、非時暴下不止、血色淡而質(zhì)清稀為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主癥,便溏、納呆、四肢不溫、面色?白、神疲氣短為其次癥,治療應以補血固沖、健脾益氣為主,以達到調(diào)理沖任、固攝經(jīng)血的效果[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紅蛋白指標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與凝血酶原時間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固本止崩湯加減治療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具有控制血紅蛋白指標,改善凝血功能的積極作用。固本止崩湯加減方中炙甘草益氣復脈、補脾和胃,炮姜溫中止痛、溫經(jīng)止血,麩炒白術燥濕利水、健脾益氣,芡實補脾止瀉、除濕止帶,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當歸調(diào)經(jīng)止痛、補血活血,茜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jīng),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熟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益母草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黃芪利尿托毒、補氣固表。諸藥合用,可固沖以止崩、補氣以攝血[5]?,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其水煎液可有效縮短部分凝血活酶與凝血酶原時間,利于增加纖維蛋白,同時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白術的水煎劑可對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胃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以及心血管系統(tǒng)產(chǎn)生保護效果,利于調(diào)節(jié)胃腸蠕動,降低血壓,擴張血管,提高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黨參、熟地黃可提高機體免疫力。當歸可有效改善血液流變性能,糾正貧血癥狀,且抗凝作用明顯[6]。
綜上所述,固本止崩湯加減治療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可提高血紅蛋白指標,改善凝血功能,促使疾病轉(zhuǎn)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