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寶麗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廣東 肇慶 526040)
糖尿病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中最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其患病率高達30%[1]。本研究用復方血栓通膠囊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DPN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76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肇慶市端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8例。治療組男29例,女9例;年齡39~63歲;病程5~15年;教師13例,公務員8例,工人9例,駕駛員5例,農民3例。對照組男31例,女7例;年齡43~67歲;病程5~15年;教師10例,公務員11例,工人7例,駕駛員2例,農民8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職業(yè)分布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對DPN的診斷標準;有明確糖尿病史,在診斷糖尿病時或之后出現(xiàn)的神經病變,臨床癥狀和體征與DPN表現(xiàn)相符。以下4項檢查中,如果任1項異常,則診斷為DPN:①四肢末梢感覺失常和(或)感覺障礙,膝反射減弱或消失,跟腱反射機能弱化或消失等;②痛覺異常;③位置覺、運動覺異常;④壓力覺異常。
排除標準:①頸腰椎管狹窄所致神經壓迫、神經根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刺激神經根、腦梗死、急慢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根炎;②嚴重動靜脈血管性病變(靜脈栓塞、動脈閉塞性脈管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③營養(yǎng)缺乏、中毒性、感染性、免疫相關性及機械外傷性等原因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④抗結核藥物或化療藥物導致的神經損傷〔3〕;⑤合并重要臟器器質性損傷。
兩組均給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壓、控制飲食常規(guī)治療。甲鈷胺片(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564)0.5mg,每日3次,持續(xù)口服治療2周。
治療組加用復方血栓通膠囊(廣東眾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30017)治療,1次1.5g,每日3次,持續(xù)治療2周。
臨床癥狀的VAS評分(主要包括疼痛癥狀)。
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神經反射、深淺感覺基本恢復正常,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恢復正?;蛟龃?m/s以上。好轉: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顯著緩解,神經反射、深淺感覺明顯好轉,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增大。無效:癥狀無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VA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VA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VA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試驗組 38 8.55±0.76 4.71±0.96 6.324 <0.05對照組 38 8.37±0.79 5.68±0.75 5.541 <0.05 t 1.04 4.89 P>0.05 <0.05
一般認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fā)生與遺傳、氧化應激、缺血缺氧等因素有關。甲鈷胺是一種內源性的輔酶B12,參與一碳單位循環(huán),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轉甲基反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甲鈷胺易于進入神經元細胞器,參與神經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進葉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謝;能促進軸突運輸功能和軸突再生,使神經軸突骨架蛋白的運輸正?;荒苁寡舆t的神經突觸傳遞和神經遞質減少恢復正常,通過提高神經纖維興奮性,恢復終極板電位誘導[5]。復方血栓通膠囊藥物組成有三七、丹參、黃芪、玄參等。三七總皂甙能擴張血管平滑肌,促進細胞氧代謝,增強神經細胞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黃芪益氣活血,有雙向調節(jié)血糖的作用,降低血液黏度,促進神經電刺激傳導。丹參可調節(jié)脂代謝,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促進血液流動,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玄參所含的天冬酰胺還能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而消除炎癥[6]。因此,復方血栓通膠囊能改善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凝血狀態(tài),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減少出血的發(fā)生,延緩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進展。
綜上所述,復方血栓通膠囊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DPN療效優(yōu)于單用甲鈷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