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展展,林 輝,羅 丹,王俊發(fā),楊 康,賈昌元
(河南省鄭州中醫(yī)骨傷病醫(yī)院骨關節(jié)二科,河南 鄭州 450016)
股骨頭壞死為臨床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腹股溝處壓痛感、活動受限等,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關節(jié)面塌陷,使股骨頭結構發(fā)生變化,隨著病情進展到后期則需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但手術治療存在一定風險性,因此臨床針對早期股骨頭壞死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意義重大[1-2]。目前臨床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治療主要以減輕疼痛、改善關節(jié)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基本原則。本研究觀察綜合方法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對疼痛及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共118例,均為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9例。對照組男37例,女22例;年齡33~68歲,平均(52.36±7.12)歲;病程3個月~2年,平均(7.65±2.34)個月。觀察組男39例,女20例;年齡34-69歲,平均(53.02±7.15)歲;病程3個月~2年,平均(7.72±2.3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成人股骨頭壞死診療標準專家共識》[3]中相關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入組前1周未接受股骨頭壞死相關治療,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兩組均實施小針刀治療。患者取仰臥位,于患肢髖關節(jié)囊、關節(jié)囊周圍肌肉、縫匠肌及內收肌的閉孔神經出口處進行標記,佩戴無菌手套,以標記為中心,使用碘伏進行常規(guī)消毒,將無菌孔布放置于標記部位,使用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10mL進行局部封閉,右手持小針刀,于標記處垂直皮膚方向進針,進行縱向松解剝離、橫向切割3~4刀,以松懈粘連,平衡肌力;并于松懈髖關節(jié)囊及關節(jié)囊周圍肌肉刀口線保持與人體縱軸線平行方向,迅速進針直至股骨頸骨面,多點剝離切割2~3刀,待針刀下出現(xiàn)松動感后將針刀拔出,以緩解髖周軟組織痙攣,為關節(jié)減壓,恢復股骨頭供血。術后使用無菌敷料包扎切口。1周1次,4次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月。
觀察組加用通絡生骨湯聯(lián)合熱敷治療。藥用雞血藤30g,鹿角膠30g,黃芪30g,土鱉蟲20g,牛膝15g,三七15g,丹參12g。日1劑,水煎,去渣取汁300mL,日2次,分早晚溫服;使用紗布包裹通絡生骨湯藥渣,在用水加煮后取出冷卻至患者可耐受程度后,置于患者大腿外、后側及腹股溝位置進行熱敷,每次30~45min,日2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
疼痛程度及關節(jié)功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及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價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患處疼痛程度、關節(jié)功能情況。其中VAS分值0~10分,疼痛程度與評分呈正相關。Harris分值0~100分,關節(jié)功能與評分呈正相關[4]。
用SPSS2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顯效:疼痛消失,關節(jié)可正?;顒印S行В禾弁椿鞠?,劇烈活動后出現(xiàn)輕微疼痛,關節(jié)活動不受限。無效:疼痛未有改善,關節(jié)活動受限。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6個月VAS及Harri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6個月VAS及Harri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6個月VAS及Harri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VAS Harris治療前 治療后6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6個月對照組 59 7.21±0.67 4.68±0.34 42.65±7.45 72.34±8.45觀察組 59 7.19±0.65 2.15±0.21 43.01±4.48 82.13±9.12 t 0.165 48.629 0.318 6.048 P 0.870 0.000 0.751 0.000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缺血是引起骨壞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臨床治療中重建局部骨組織血管及恢復股骨頭血供尤為關鍵。針刀療法是中醫(yī)治療股骨頭壞死常用方法,其目的在于松懈髖關節(jié)囊,通過建立腔內外通道,幫助股骨頭減壓,繼而促進壞死部位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股骨頭缺血狀態(tài),繼而起到治療股骨頭壞死的作用。
股骨頭壞死屬中醫(yī)“骨痹”“骨蝕”等范疇,與肝腎虧虛相關,而腎主骨可生髓,而腎髓虛則致骨失養(yǎng),肝主筋可藏血,而肝傷則藏血失司,而致血運不暢,血瘀阻滯脈絡而致病發(fā)。故中醫(yī)治療主張以滋補肝腎、活血祛瘀、通絡生髓為基本治療原則。通絡生骨湯方中黃芪可補氣固表;丹參可祛瘀止痛、活血通經;雞血藤可活血舒筋;鹿角膠可溫肝補腎、行血消腫、散瘀;牛膝可補腎強筋骨;三七可散瘀止血、消腫止痛;土鱉蟲可活血破瘀、通經消痞。諸藥合用,共奏滋補肝腎、活血祛瘀、強筋骨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蟲具有調脂抗凝的作用;三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丹參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微循作用[5]。中藥敷局部熱敷可有效擴張患肢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局部新陳代謝,進而利于病變部位功能的恢復。因此,通絡生骨湯聯(lián)合局部熱敷治療,相互作用,降低早期股骨頭壞死疼痛程度,加快關節(jié)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通絡生骨湯聯(lián)合局部熱敷可有效緩解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處疼痛程度,促進關節(jié)功能恢復,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