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銀燕
摘? 要:目的:旨在觀察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于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治療效果。方法:研究對象取自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診胸痛患者,將所選患者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對照組6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另外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實施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措施,觀察2種護理措施對患者搶救效果產(chǎn)生的影響。結果:觀察組患者搶救時間、開始治療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2.03±3.21)min、(27.31±3.29)min、(9.34±1.25)d,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6.39±4.15)min、(25.45±3.16)min、(11.29±3.02)d;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56例,對照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42例,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于急診胸痛患者實施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措施進行護理,在保證搶救措施的基礎上,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應在臨床上加強對其的推廣。
關鍵詞:優(yōu)化護理;急診;胸痛;搶救
胸痛是臨床上常見癥狀,見于多種疾病,不同的胸痛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以及護理措施,引起患者胸痛的常見疾病包括肺栓塞、主動脈夾層、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肌梗死等,根據(jù)患者胸痛原因及早確定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于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搶救成功率效果顯著[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觀察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于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本次研究具體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取自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診胸痛患者,將所選患者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對照組6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另外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實施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措施。觀察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分布在20-80歲之間,平均年齡(53.64±3.22)歲,發(fā)病至收入急診時間為30min-9h,平均時間為(4.21±0.16)h;對照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分布在19-82歲之間,平均年齡(55.31±3.64)歲,發(fā)病至收入急診時間為30min-10.5h,平均時間為(5.02±0.22)h;所選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至收入急診時間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經(jīng)獲取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在知曉本次研究具體詳情的情況下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具體包括,患者入院后進行分診,之后開啟綠色通道,進行心電圖等常規(guī)檢查,判斷患者病情,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遵醫(yī)囑對患者實施相應治療措施。
觀察組:實施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措施,具體包括:①護理人員培訓:定期組織科室內護理人員進行急診培訓措施,提升護理人員整體服務質量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使其在護理過程中嚴格按照護理操作流程規(guī)范進行操作,選用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對經(jīng)驗有所欠缺,操作不熟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教導。②制定護理計劃:患者入院后,評判測定患者基本生命體征,并對其進行常規(guī)檢查措施,詢問患者家屬患者的家族史、既往史、過敏史等基本信息,按照患者胸痛程度、類型、合并并發(fā)癥等情況,對患者病情進行基本診斷,之后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遵醫(yī)囑對患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③急救護理:按照制定的護理計劃對進行急救的患者實施急救護理措施,準備好相關急救藥品以及急救時醫(yī)療器械,對于病情模糊,尚未具有明確診斷的患者,按照常規(guī)急救流程進行護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搶救時間、開始治療時間、住院時長以及搶救成功率[2]。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次研究的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Epidate3.0錄入、核對數(shù)據(jù)庫,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的表示方法為(均值±標準差),組間比較差異性是否顯著采用t進行驗證;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方式為(N,%),組間比較差異性是否顯著采用卡方進行驗證。雙側P<0.05視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從表1可以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搶救時間、開始治療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2.03±3.21)min、(27.31±3.29)min、(9.34±1.25)d,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6.39±4.15)min、(25.45±3.16)min、(11.29±3.02)d,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搶救成功率: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56例(93.33%),對照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42例(70%),由此觀察組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搶救成功率,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胸痛的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癥狀,是多種疾病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因此患者胸痛收入院后,需要作出準確的診斷,避免誤診的情況出現(xiàn),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3]。因此這就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等做出了較高要求。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搶救時間、開始治療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2.03±3.21)min、(27.31±3.29)min、(9.34±1.25)d,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6.39±4.15)min、(25.45±3.16)min、(11.29±3.02)d;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56例,對照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42例,證明對于急診胸痛患者實施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進行護理,有助于提升臨床搶救成功率。
綜上所述,將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應用至胸痛患者的急救護理中,在保證治療質量的基礎上,有助于提升搶救成功率,應當在臨床上加強對其的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麗萍.急診危重患者搶救實施全程護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91):15-16.
[2] 黃麗,王楊.全程護理模式對急診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及滿意度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22(33):4659-4661.
[3] 孔麗.急診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的應用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4):9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