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榕
摘 要:鎢制品是生產(chǎn)各類產(chǎn)品所需的基本原料,其種類有許多種,通過在生產(chǎn)中添加鎢有助于提高制品的性能。經(jīng)過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鎢制品中添加適量的鋯能夠引起6%的相變體積變化。由此可見,微量鋯對鎢制品的質量有較大的影響。本篇文章基于此,探討采用平面光柵攝譜儀測定鎢制品中的微量鋯,首先簡要分析測定鎢制品中微量鋯的意義,然后提出試驗準備,最后分析測定結果。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讀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鎢制品;微量高;平面光柵攝譜儀
前言:平面光柵攝譜儀是利用平面光柵作為色散元件的攝譜儀,相比起棱鏡攝譜儀,前者的分辨能力更高,確保觀測過程保持均勻色散,通過光柵閃耀,可以將輻射集中在某一光譜區(qū)內(nèi),正是這一優(yōu)勢在測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1測定鎢制品中微量鋯的意義
將鎢制品(鎢粉末、鎢酸鹽類)摻入產(chǎn)品生產(chǎn)中,能夠提高該產(chǎn)品的熔點、密度和硬度,從而呈現(xiàn)較好的抗中子輻射能力,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性。正是這一特性,使得鎢制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高精尖領域。根據(jù)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鎢制品中摻入二氧化鋯,因相變造成體積變化為6%左右,繼而讓鎢制品呈現(xiàn)裂紋、空隙,嚴重影響產(chǎn)品的加工性能和質量。當前針對鎢制品中微量鋯的測定方法,主要為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這一測定方法流程過于繁瑣冗長,并且要求試驗人員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為了解決測定效率,要求人們找尋更高效率的方法。
攝譜法是廣泛應用于合金、機械、化工領域的檢測方式,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分析效率高,因此采用平面光柵攝譜儀測定鎢制品的微量鋯,為測定鎢制品中微量鋯提供更高效率的方法[1]。
2試驗操作
2.1試驗儀器、試劑準備
本次試驗所采用的平面光柵攝譜儀型號為WPP-2,上、下電極分別是錐形和杯形(3.5mm×8mm),投影儀與微光測度計分別為8W、9W,采用紫外Ⅱ型感光板。
緩沖液由氧化鎵、碳酸鋰、碳粉按照相應比例調配而成。顯影液按照52g的無水亞硫酸鈉、2g的米吐爾加水溶解,獲取1L的液體,此為A液;將40g的無水碳酸鈉、2g的溴化鉀,采用A液的制作方式和配置劑量,獲得B液;最后將A、B液以相同體積混勻。定影液,一共制取1L的計量,硫酸鈉、無水亞硫酸鈉、冰乙酸、硼酸、鉀明礬分別取250g、15g、15ml、7.5g、15g,將以上材料倒入1L的水內(nèi)稀釋,搖勻后使用。
采用三氧化鎢作為測試樣品的基本基體,滴加100mg?L-1二氧化鋯溶液混勻,從而得到相應的鋯質量分數(shù)。在將此溶液烘干,放入馬弗爐灼燒加熱,溫度達到750℃,保持1h的操作實踐。上述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在將三氧化鎢倒入瑪瑙缽研磨,最后填入試劑瓶封存。
2.2測定儀器的運行條件
首先是平面光柵攝譜儀,將鋯分析線設置為327.3nm,采用三透鏡照明系統(tǒng),保留6μm的,中間光欄設置為3.2mm。采用陽極作為激發(fā)光源,高頻引弧、直流電弧作為主要工作光源。設備的開路電壓設置為350V,保持3mm的極距。曝光時間應保持7s的預燃時間,起弧電流為6A,當提升至13.5A的起弧電流后,曝光時間要提升至12s。為了保證良好的顯影效果,要求A、B液的工作溫度保持在18~25℃之間,顯影時間3~6min,停影1min。當定影操作至干板透明后,再利用30min進行水洗,最后晾干。測微光度計的試驗條件,要求狹縫和高度分別為20mm×0.01mm、12mm×2mm[2]。
2.3試驗操作
將鎢粉、APT等原料倒入馬弗爐,設置250~750℃的灼燒溫度,最終形成三氧化鎢。再將其倒入瑪瑙缽研磨,要求達到相近品粒級,以2:1的比例將三氧化鎢和緩沖劑混勻。將得到的樣品裝入炭電極小孔激發(fā),按照同樣條件,將鋯試樣也裝入三氧化鎢的樣品中,然后滴加適量乙醇,以80℃的溫度進行烘干。最后按照上述光柵平面攝譜儀的運行條件,進行攝譜、顯影等操作,以此得到測量數(shù)據(jù)。
3微量鋯測定結果分析
3.1樣品預處理以及攝譜條件選擇
為了保證樣品轉化效果,由低溫向高溫進行處理,以此避免直接高溫處理造成APT中的氨揮發(fā),由此盡可能降低樣品的逸出速率。同時要關注樣品的品粒級,若是粒徑明顯偏大,那么在攝譜操作時樣品容易濺出,顯影有許多雜線。
攝譜條件選擇,需要注意試驗過程的電流大小,偏大或偏小都影響樣品中微量鋯的激發(fā)。因此要確保曝光電流維持在13.5A的條件,同時保證鋯分析線高強度、高靈敏度。
3.2分析線選擇以及工作曲線分析
通過選取的3條分析線339.19nm、327.3nm、235.74nm,前兩條分析線的靈敏度為0.001%,第三條分析線靈敏度為0.1%,綜合分析三條分析線都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干擾現(xiàn)象,綜合各種試驗條件考慮,最終選出327.3nm的分析線。
按照上述條件對鎢樣品進行測定,其線性范圍在5~1000ug?g-1之間變化。
3.3試驗方法精密度分析
按照設定的試驗方法,針對鎢樣品進行10次平行測定,RSD偏差平均小于6%,所采用的鎢制品有鎢粉、APT、鎢條、鎢酸,因種類不同RSD偏差也不同,偏差最小的鎢樣品種類為鎢酸,RSD偏差為0.59%;RSD偏差最高樣品種類為APT,達到5.2%。
在樣品回收試驗中,采用平面光柵攝譜儀進行測定,與二甲酚橙光度法的測定結果一致,在回收率方面有突出的表現(xiàn),達到95%以上。
結論:綜合上述,采用光柵平面攝譜儀測定鎢制品中的微量鋯,其測定結果與傳統(tǒng)方法保持一致,經(jīng)過10次的平行測定,RSD偏差平均小于6%。同時這種測定方法的成本較小、效率更高,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鄭艷秋. ICP-MS、石墨爐原子吸收和攝譜儀測定金元素含量的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7.
[2]羅六保,張冬梅.平面光柵攝譜儀測定鎢制品中微量鋯[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7,53(08):96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