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璇
摘要:采用150mm厚鋼板對接焊縫開展低溫沖擊韌性試驗發(fā)現(xiàn),焊縫區(qū)與熱影響區(qū)沖擊韌性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低溫脆性特征明顯,熱影響區(qū)沖擊韌性沿板厚變化而降低,發(fā)生了材質惡化。
關鍵詞:鋼結構厚板;對接焊縫;低溫沖擊韌性
引言:
在建筑鋼結構工程取得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厚板鋼材得到了廣泛使用。而該類鋼材焊接難度較大,使用過程中焊縫周圍容易發(fā)生低溫脆性斷裂問題。因此,還要加強鋼結構厚板對接焊縫低溫沖擊韌性試驗研究,從而加強鋼材質量控制。
1鋼結構厚板對接焊縫低溫沖擊韌性試驗
1.1試驗目的
鋼結構厚板在焊接的過程中容易受對接焊縫影響,導致結構出現(xiàn)層狀撕裂。在低溫環(huán)境下,鋼板及焊縫脆性破壞傾向將加劇,導致低溫冷脆現(xiàn)象發(fā)生。為確定鋼結構厚板對接焊縫低溫沖擊韌性,按照國家標準《金屬材料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GB/T229-2007)規(guī)定進行鋼結構厚板取樣和加工,對得到的V型缺口試樣開展沖擊試驗[1]。針對焊縫和熱影響區(qū),需要實現(xiàn)全厚度取樣,分別在20℃、0℃、-20℃、-40℃、-60℃五個條件點選用4個試樣,對試驗點沖擊功值進行測量,探索試樣沖擊韌性變化規(guī)律。
1.2試驗方法
選取的試樣材料為首鋼生產的Q345B,厚度達150mm,主要化學成分碳、錳、硅、硫、磷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0.19%、1.51%、042%、0.018%、0.017%。試樣對接焊縫為單邊V形坡口,缺口寬8到10mm。取樣方向與焊縫方向垂直,在距離鋼板表面0、1/4、1/2、3/4的厚度位置。焊縫區(qū)缺口中心與所在位置焊縫寬中心重合,熱影響區(qū)試樣缺口中心與垂直熔合線保持2mm距離,采用平焊方式進行常溫焊接。采用的焊接方法是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電流在250到300A之間,電壓在28到35V之間,焊絲直徑達1.2mm,型號為H08Mn2SiA,以30到45cm/min的速度送絲。
1.3試驗條件
試驗采用CSS-2220電子萬能試驗機,利用高低溫環(huán)境保溫箱對試樣進行冷卻降溫,具體需要在箱內通入液氮和空氣混合蒸汽的冷卻介質。采用溫度計最小分度值為1℃,量程在-80到50℃之間。利用夾具將冷卻后的試樣放在SANS擺錘式沖擊試驗機上,可以開展沖擊試驗。設備標準打擊能量為300J,試驗需要從20℃進行,然后逐步降溫。按照要求,試樣冷卻時間應達到5min以上。取樣時夾具溫度與介質溫度相同,試樣的放置應緊貼支座,缺口背面朝向刀刃,對稱面偏差不超出0.5mm[2]。
2鋼結構厚板對接焊縫低溫沖擊韌性試驗結果
2.1沖擊韌性變化規(guī)律
從沖擊韌性變化情況來看,可以將距表面1/4厚度處的試驗值當成是典型值對沖擊韌性隨溫度變化規(guī)律進行分析。在20℃、0℃、-20℃、-40℃、-60℃的條件下,焊縫區(qū)沖擊能分別為138.8J、126.5J、102.9J、31.2J、18.5J,熱影響區(qū)沖擊能分別為82.2J、59.8J、35.2J、5J、3.1J,母材沖擊能分別為87.3J、72.8J、28.3J、8.8J、3.5J。由此可見,在溫度不斷降低的過程中,沖擊能均呈現(xiàn)出降低趨勢,能夠使清晰的韌脆轉變過程得到展現(xiàn),體現(xiàn)材料的低溫脆性。相比較而言,焊縫區(qū)擁有較高沖擊韌性,熱影響區(qū)沖擊韌性最低,因此能夠說明焊接帶來的熱影響給周圍材質帶來了不良影響。在沖擊韌性隨厚度變化情況展開分析時,可以選取20℃、-20℃、-40℃三個點。在20℃條件下,在距表面0、1/4、1/2、3/4的厚度位置焊縫區(qū)沖擊能分別為125J、138J、119J、132J,溫度降低至-20℃分別為117J、102J、73J、85J,溫度達-40℃分別為46J、31J、73J、58J。從整體來看帶有隨機波動性質,缺少明顯變化規(guī)律,無需針對中心位置取樣。針對熱影響區(qū),20℃條件下,在距表面0、1/4、1/2的厚度位置焊縫區(qū)沖擊能分別為120J、82J、73J,溫度降低至-20℃分別為59J、35J、23J,溫度達-40℃分別為9J、5J、4J,變化規(guī)律與母材基本一致,相較于母材沖擊韌性有所惡化,呈現(xiàn)出性能從表面到中心不斷降低的趨勢,與受到的中心偏析現(xiàn)象影響有關。
2.2厚板韌脆轉變溫度
采用Boltzmann函數(shù)完成試驗結果回歸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焊縫區(qū)下平臺能、上平臺能分別為16.7J和134.4J,韌脆轉變溫度為-26.8℃,轉變溫度范圍為7℃,熱影響區(qū)下平臺能、上平臺能分別為1.5J和89.8J,韌脆轉變溫度為-11.2℃,轉變溫度范圍為14℃,母材下平臺能、上平臺能分別為4.2J和89.6J,韌脆轉變溫度為-12.1℃,轉變溫度范圍為8.7℃。韌脆轉變溫度越大,說明材料越容易發(fā)生韌脆轉變。由此可見,焊縫區(qū)沖擊韌性較好,但沖擊性不可控,熱影響區(qū)韌脆轉變溫度比母材高,為薄弱環(huán)節(jié)。
2.3鋼結構厚板沖擊韌性
采用放大倍數(shù)1000倍的電鏡進行試樣斷口掃描可以發(fā)現(xiàn),溫度高時斷口纖維區(qū)明顯,存在典型韌窩分布,塑性變形較大,低溫時則會消失。放射區(qū)在溫度高時存在少量韌窩分布和較多撕裂棱,低溫時將逐漸減少,呈現(xiàn)出明顯脆性。比較焊縫區(qū)和熱影響區(qū)可知,熱影響區(qū)撕裂棱更少,沖擊韌性較差。
結論:
針對鋼結構厚板,通過開展對接焊縫低溫沖擊韌性試驗可以發(fā)現(xiàn),焊縫區(qū)和熱影響區(qū)沖擊功隨溫度降低迅速下降,帶有低溫脆性特征。而熱影響區(qū)沖擊韌性惡化,屬于焊接薄弱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尹飛,周暉,王元清等.A572 Gr.50厚板對接焊縫斷裂性能研究[J].工程力學,2018,35(06):42-51.
[2]海潮.厚板對接焊縫殘余應力有限元分析[J].建設科技,2017(2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