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鐵筆能者禮冠山:略論王大炬昕篆刻藝術(shù)

        2019-04-03 03:18:06劉天琪西安工業(yè)大學中國書法學院陜西西安710032
        關(guān)鍵詞:印譜王氏篆刻

        劉天琪(西安工業(yè)大學中國書法學院,陜西西安710032)

        蘇州,古稱吳門,處長江下游、太湖之東,水闊魚肥,自東晉王朝南渡后,就成為吳越文化與六朝文化的重地。尤其是南宋以后,以蘇州為中心逐漸形成了文化藝術(shù)高地中的“太湖文化圈”。從書畫藝術(shù)來觀察,以文徵明為領(lǐng)袖的“吳門書派”與“吳門畫派”成就最大,影響也最大。從篆刻藝術(shù)來看,發(fā)軔于元末的吳門篆刻藝術(shù),延至明代中葉,形成了以文彭為核心的“三橋派”,此后若論文人印風,莫不以吳門篆刻為濫觴。清季,隨著“西泠四家”的崛起,徽派與浙派篆刻一時風行天下,此間吳門篆刻趨于式微。但是,清代蘇州府是江蘇巡撫衙門所在,是一時區(qū)域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因水陸交通便利,成為退隱官員與文人學士的聚居地。這些人與吳門當?shù)氐膮窃?、顧文彬、楊峴、俞樾、吳大澂、潘祖蔭、葉昌熾等著名的金石學家和收藏家,酬唱詩文,鑒藏書畫,與上海的“海派”藝術(shù)相呼應(yīng),形成了晚清與民國史上頗為輝煌的江南文化圈,影響深遠。

        “海上三鐵”是民國初年世人對印人“苦鐵”吳昌碩、“冰鐵”王大炘、“瘦鐵”錢厓的美稱?!拌F”字,取篆刻藝術(shù),又稱“鐵筆”,有“印從書出”,“鐵筆如刀”之意。從篆刻藝術(shù)的影響看,“三鐵”之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為安吉吳昌碩。而“瘦鐵”錢厓位列“三鐵”之一,是因老師“苦鐵”吳昌碩的舉薦,并在其隨日人橋本關(guān)雪赴東瀛游藝后逐漸得到認可,其印名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定影響。王大炘聲名鵲起之際,時人將之與吳昌碩又并稱為“江南二鐵”,其篆刻藝術(shù)亦令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服膺,故此“二鐵”既是對二人印藝的認可,也突顯了王大炘的篆刻水準。然令人不解的是王大炘歿后印名漸隱,以致今人大都不識。1903年西泠印社成立之時,依王大炘的成就及與首任社長吳昌碩的私交,應(yīng)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史料卻無明確記載,這或許與王氏的孤傲清高的性格有關(guān)?!稄V印人傳》中也未載其生平,亦令人生怪。民國初年,王氏曾在蘇、杭、滬、寧等地游藝很久,然其府志亦未著錄其相關(guān)行跡。著名的文化學者鄭逸梅,常以“補白大王”著稱,素以掌故軼事聞名。他曾一度與居住在蘇州蕭家巷的王大炘結(jié)為鄰居,但其文集中也僅僅記載王大炘為其治印兩方,一方“敦古”(白文),一方“高陽”(朱文),其他事跡無蛛絲馬跡。另外,王氏的交游圈都是晚清以來取得功名的文人士大夫或達官顯貴,如端方、廉泉與吳芝瑛夫婦、陶湘、鄭文焯、袁克文等,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但除了王大炘的印譜上有這些人的跋語外,也基本上找不到其他相關(guān)著錄。王大炘治印亦有一癖,即邊款處從不屬生年。明清人治印,多見屬上治印者“時年某某歲”字樣,以示年歲,這也為后來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記錄。王氏不僅不屬生年,也從不與他人言自己年歲,其生卒年至今尚有爭議。王大炘治印時也與別人不同,常沉思片刻,執(zhí)刀馳騁,不與人搭訕,捉刀即成,其即興印作也大都不留印稿,至今印作少有流傳,或與此有諸多關(guān)系。諸如此類,令后來者頗感興趣。筆者多年前喜篆刻,偶然于京華得《王大炘印譜》一書。故翻檢王氏相關(guān)資料,略說其人其印,祈請批評指正。

        一、王大炘與《王冰鐵印存》

        王大炘,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①,字冠山,一字巏山、巏山民。因其治斯(李斯)冰(李陽冰)之學,故號“冰鐵”,其后以號行,室名“冰鐵戡”“思惠齋”“南齊石齋”等。江蘇吳縣人(今蘇州),少居蘇州蕭家巷,二十余歲始移家海上。精岐黃之術(shù),曾以懸壺為業(yè),于金石之學有癖嗜。其性孝謹,篤友誼,然天不假年,“晚年誤好神仙丹藥之術(shù),恒如凝如呆,竟以病癇死,年五十余耳”[1],民國十三年(1924)卒。孫揆均②曾贈詩有云:“海上浮沉三十秋,瑯邪冰鐵擅雕鎪。忽聞肘后奇方出,為有囊中藥時收。丹灶道人新活計,烏衣公子舊風流。何當萬笏同鐫印,屹屹簠齋第二樓?!盵1](51-52)可見其生活一斑。王氏生前曾于光緒庚子(1900)由顧麟士③輯冰鐵等人印成《漢玉鉤室印存》四冊。王氏歿后,其好友章鈺④、廉泉⑤及夫人吳芝瑛⑥、俞復⑦等共同為其奔波,集王大炘生前所刻印拓及相關(guān)印跋,于民國十五年(1926)由文明書局初版印行《王冰鐵印存》。時任文明書局經(jīng)理俞復曾跋云⑧:

        冰鐵先生廿年老友,雖同處滬瀆,然不常見。以余理印刷事見時,輒以印存出版事見約,余重諾之。閱數(shù)年以印存匡格見委,曰將以粘印成本也。又閱數(shù)年,以大鶴山人跋識之印存數(shù)十葉,屬為照印留,曰將備他日采集用之(今已輯入附編,意即鄭氏前序中所云為曾侯攫去者)。又閱數(shù)年,先生已抱病,猶憶其處太夫人之喪,委余題像贊。迨治喪畢,先生沉疴日竺(篤),精神隤廢,已無力治印矣。不數(shù)月而先生竟不起。迄廉先生南湖與諸友為料理滬寓存物,老友陳先生仲英為余將存石檢還,則去信尚并存在也。先生篤友誼,重報施,其情之誠,至今思之殊可感顧。先生往矣,而先生之印存迄未流布。余既重諾于前,而不為死友負其責,其何以對逝者?況先生之印存實有可傳,固非余阿私所好也。去年由張君葆蓀交到先生手定之印存四冊,付印既蕆,適又檢得首印大鶴山人跋識之殘紙,即為訂入附編,蓋亦本諸先生之意所欲存者也。而南湖前貽印鑒一小冊,除已見前四冊者外,所印尚不少,多可存者。又從寒厓孫先生征得若干印,暨丁先生云軒數(shù)印匯為一冊。蓋先生治印,每于燈下閑坐對客劇談時,興至奏刀既成,即授其人,并不留印底,其于南湖諸印類若是。然則先生所治印,其可采存當更有倍蓗。于是今姑就余所見者為補輯一編既,以竟余對于死友之諾,喪而亦以見余寶愛先生之手澤為靡有已耳。丙寅(1926)六月晦。

        從以上俞復的跋中,我們可以還原如下相關(guān)史實:第一,俞復等所印《王冰鐵印存》其底本為王大炘自編的《冰鐵戡印印》,原題簽為“冰鐵戡印印”,共四冊,以《周易》卦辭“元、亨、利、貞”編為前四卷,題為“元編”“亨編”“利編”“貞編”。第二,王氏歿后,俞復等老友念其舊誼,集合朋友力量為其編纂印譜出版發(fā)行。本來是只付印原有四冊底稿,但俞復想起王大炘在世時,曾囑咐他把大鶴山人(鄭文焯)⑨跋識的印拓數(shù)十頁照印留存,以備他日采集使用,故又把這些鄭氏所跋的印拓集為一冊,題為“補編”,是為第五冊。第三,此《王冰鐵印存》,中華書局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有再版,但原題為“元編”“亨編”“利編”“貞編”“補編”字樣已刪去,代以“一、二、三、四、五”。上海書畫出版社于2001年所出版的《王大炘印譜》,其底稿為《王冰鐵印存》,合為一冊編。但編輯此書時,編者不知出于何種原因,沒有將原書的諸多當時名人題詩跋語,如廉泉的“集夢東師語題冰鐵印存四首”等載錄,是為遺憾。又此書中亦未能全部收錄原書中的印拓,殊為可惜。另外,原書有王大炘為“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⑩所刻的肖像印拓一枚。人像上有題銘一行“皕宋書藏主人廿九歲小景,丁巳元日吳下王大炘制”。此肖像印袁克文極為愛惜,唯有珍貴的藏書上才肯鈐蓋。與袁氏相交甚篤的“民國四公子”之張伯駒先生也曾有文字談及袁克文的這方印蛻?!吨袊貢矣¤b》一書中,共收錄肖像印三枚,這枚就是其中之一。袁氏曾有詩題耑于《王冰鐵印存》,其云:“刻畫變泥封,高才萬象供。握中揉鐵石,腕底挾蛟龍。神技驚先睹,清輝嘆晚逢。一廛千古思,刀筆老吳淞。”?

        二、高才萬象話全能:關(guān)于王大炘的篆刻藝術(shù)

        作為晚清至民國初葉著名的篆刻家,王大炘之聲名與“海派”領(lǐng)袖吳昌碩可謂伯仲之間,故世人常以“江南二鐵”譽之。鄭文焯在《王冰鐵印存》中的“文焯私印”“叔問”二方印蛻邊有跋文,可作為對二人篆刻藝術(shù)同一水準的例證。其云:“吳人常稱余書畫押尾之印靡不精妙,謂小者皆出之巏山(王大炘)之手,大者非缶廬(吳昌碩)所刻不以上紙。其實亦未盡然,但得好篆刻便用之。若古之名跡,則未嘗押一鑒藏印。雖印人如文(彭)、何(震)萃之工,亦必不欲加之法書名畫也。”?應(yīng)該說,時人對王大炘也并未過譽,觀其白文印,以漢印為根基,風格樸茂,氣象渾穆;而朱文印則以封泥為宗,秀勁挺拔,格調(diào)高古。鄭文焯嘗稱贊云?:

        吾友冰鐵有道,鑿字入古,得天獨厚,尤妙能深參漢制,別具心裁間,嘗觀其游刃恢恢,上下古代精神,往來銀手立斷,如風云列陣,奇正相生,綜?。ň矗S(小松)諸家能事之長,握秦漢兩朝刻符之枋,郢斤孤運,工在寡霍,所謂學如牛毛、成如麟角者,骎骎技進乎道矣。

        章鈺,近代著名藏書家、??睂W家,曾主管京師圖書館,寓吳門時與王大炘多有交集,對其篆刻藝術(shù)每每有激賞。其云?:

        昔鉛山蔣心余先生題隨園老人詩集有曰:“古今只此數(shù)枝筆,怪哉公以一手持?!彼絿L偉之,以為隨園天分高絕,人事又足以副之,差可當是語,余則未易概言。茲讀冠山同學《食苦齋印存》,乃嘆篆刻之學流別甚夥,僂數(shù)不能終。冠山獨兼師博采,不沾沾一先生之說,任仿何派,靡不精能老到,突過前人,信乎天人并到,如藏園所謂“古今數(shù)枝筆,怪哉一手持”者,不啻為冠山詠也。冠山與余游最先,目其少時于印人即深耆而竺(篤)好,比年流浪江湖,左右采獲,遂已奄有眾妙,蘄于大成。曩賢有言,“斯文未墜,必有英絕,領(lǐng)袖之者,冠山殆其人歟?”

        章鈺此跋,文末題“記于冶城古澄心堂”?!耙背恰睘榻鹆辏ń衲暇┑膭e稱。從跋中可知,王大炘曾集印拓成《食苦齋印存》,章鈺的跋就是題在此冊之上。后王大炘又將此印拓與跋一并挪到自編的《冰鐵戡印印》之中,也就是其歿后俞復等人所印行的《王冰鐵印存》。另外,章鈺的激賞,還因為王大炘幾乎就是篆刻界的“全能選手”,故有“靡不精能老到,突過前人,信乎天人并到”之語??v觀王大炘的篆刻藝術(shù),印路非常之寬,從兩周吉金、先秦璽印、秦漢官印及至六朝碑板、磚瓦封泥與鏡銘簡牘,無不精通;從形式上看,鳥蟲肖形、鑿鑄急就、官私印章、明清流派等等,皆游刃有余,突顯其金石造詣之深。從刀法上看,用刀犀利,多以一刀直沖,不作任何修補。偶見切刀,也盡量不留刀痕。其篆刻線條簡潔明快,多見蒼潤。如概括王大炘篆刻的藝術(shù)風格,用“渾厚古穆”或最是恰當。

        從篆刻藝術(shù)發(fā)展歷程看,研習兩周金文及古璽等文字,是篆刻家識篆寫篆的重要過程。王大炘在這一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關(guān)于此,從其印跋中可以得到些許線索。如王氏曾刻有“墨林星鳳”一印。廉泉南湖曾印跋云[2]:

        右封泥,猶今之“鈐紅”,所謂“紫泥封詔”是也。冰鐵王先生仿制此印,為南湖得澄清堂之紀念。且曰萬柳夫人所書十三跋,亦當代之“墨林星鳳”也。自今以往夫人書鈐此印,可無愧色,豈獨賀“澄清堂”哉,戲書其語以付百年公論且志嘉貺。冰鐵,吳人,名大炘,字巏山,治斯冰學,故以自號。著有《匋齋吉金錄考釋》五卷、《金石文字綜》一百五卷、《繆篆分韻補》五卷、《印話》二卷。摹印之精,其戔戔者也。

        廉氏為晚清民國間名士,性篤金石書畫。孫中山革命失敗后,他曾寓居蘇州,雖有蔣介石多次相邀出任要職,然廉泉抗志不就,時人多有稱贊。此間與王大炘友善,交往甚密,王氏印譜中多有為其所刻印章,如“廉泉長壽印信”“小萬柳堂”等。從跋語中所云《匋齋吉金錄考釋》《金石文字綜》《繆篆分韻補》《印話》,亦可知王氏于金石上用功切切,于青銅石刻文字及篆法都有涉獵,功底深厚,可惜的是王氏歿后不傳,令人唏噓。王氏生活于晚清至民國初年,正是金石與小學大興之際,研究金石文字是書家與印人的看家本領(lǐng)。《王大炘印譜》中列有“辛亥”?。▓D1),其線條纖細婉轉(zhuǎn)又不失剛健,風格簡淡,氣象端莊而渾厚,足以體現(xiàn)三代鼎彝精神,看似不曾經(jīng)意,實為功力深厚,直達“天然去雕飾”的境界。又,“忘言者可與道合”(圖2)等印,其線條厚重樸拙,有鑄造的味道,亦顯王冰鐵的篆法與刀法功力之高。

        (圖1)辛亥

        (圖2)忘言者可與道合

        印宗秦漢,是印人的必由之路。晚清至民國,篆刻藝術(shù)空前發(fā)展,印人輩出,綜其要旨,皆離不開學習秦漢印這一關(guān)。因此可以這樣講,中國篆刻藝術(shù)在清代大興,其前提是學習與研究秦漢印章。清代小學家桂馥在《續(xù)三十五舉》中云:“王兆云曰:‘秦漢印章傳之于今,不啻鐘王法帖,何者?法帖猶借工人臨石,非真手跡。至若印章,悉從古人手出,刀法、章法、字法,燦然俱在,真足襲藏者也。’”[3]秦漢印在印人的心中,如學書者對鐘王法帖的頂禮膜拜,知秦漢印方可入流,已是其時學印最基本的規(guī)矩。從王大炘的篆刻藝術(shù)上看,他以秦漢印格調(diào)治印時,不但注重彼時的傳統(tǒng)形式,也更注重線條質(zhì)量。如“阿蘭那行”?。▓D3),風格是仿秦之作,界框四邊,秦印特征明顯。其印筆劃細勁,字里行間透出閑散與雍容。“傅增湘印”(圖 4)、“蘭泉長壽”(圖5)、“陶湘金石文字”(圖 6)等,以漢印風格為之,氣象渾穆,格調(diào)古拙,別有豐采?!板j保▓D7)一印,別具急就之風,結(jié)字運刀都暗蘊秦詔版遺風。其刀法沉凝,印文法書樸厚,線條蒼勁,氣息古穆,不失大家風范。此外,仿瓦當封泥之作,也是王氏治印的形式之一。如“蘭泉”(圖8)一印,王大炘依瓦形而就勢,附之邊線界格,有如漢瓦之再造,自生妙意。“蘭泉一字涉園”(圖9),為仿封泥之作,其絲條如銀鉤蠆尾,并以大片邊界構(gòu)型,形象生動,別具一格,可與近年西安出土的秦封泥一較。此外,王大炘亦能作花押印。雖《印譜》上所輯的花押之作不多,但都為王氏得意之作。如“求是”(圖10)一印,“求”字與“是”字以一體刻出,有如草書“愛”字,渾然一體,戛戛獨特。

        (圖3)阿蘭那行

        (圖4)傅增湘印

        (圖5)蘭泉長壽

        (圖6)陶湘金石文字

        (圖7)澹戡

        (圖8)蘭泉

        (圖9)蘭泉一字涉園

        (圖10)求是

        王大炘活動在中國印學史上又一高潮之時,大家輩出,名家紛紜,流派眾多,王氏游弋其間不可能不受時風影響。以我們今天的眼光探究,其《印譜》中的仿源流之作很多,上至文彭、何震,下有丁敬、黃易、蔣仁,延至陳鴻壽、鄧石如、徐三庚等,王氏雖絕不言仿誰之作,但究其面目終不出其左右。歸納其風格,大致不出如下幾人。比如,近吳昌碩風格者。王氏與吳缶老交情甚篤,圈中有“江南二鐵”之美譽。清光緒辛卯(1900),王大炘曾刊“安吉吳昌石武進趙仲穆肖山任立凡吳縣王冠山元和顧鹿笙同勒于漢玉鉤室”印。印文中所列人物皆一時篆刻界俊彥。其時,吳昌碩的影響已非同凡響,書法、繪畫與篆刻都已擎旗?!岸F”相交相知甚久,故印風相差不多也為自然。如“小萬柳堂”(圖11)等印,氣象渾厚,線條樸茂,與吳昌碩所刻“松石園灑掃男丁”(圖12)異曲同工。又比如近趙之謙者,趙氏為“海派”藝術(shù)先驅(qū),其印宗浙派、皖派之要,又上溯秦漢,并涉獵漢碑鏡銘等,影響深遠。王氏亦是趙之謙藝術(shù)的擁躉者。如其所刻“龐元濟印”(圖 13),與趙氏“餐經(jīng)養(yǎng)年”(圖 14)相仿佛,線條厚重,氣象靜穆。

        (圖11)小萬柳堂

        (圖12)松石園灑掃男丁

        (圖13)龐元濟印

        (圖14)餐經(jīng)養(yǎng)年

        此外還有近鄧石如與吳讓之者。鄧氏與吳氏,都為清代篆刻中堅,各領(lǐng)風騷。王大炘受其影響也在情理之中,且也可溯其藝術(shù)淵源。如“沅茝澧蘭”(圖15)一印,線條婉轉(zhuǎn),典型的以書入印之作。其印面構(gòu)成中,計白當黑,其境有一葦縱泥、憑虛御風之致,與鄧石如傳世名作“江流有聲 斷岸千尺”(圖16)異曲同工,以上足以證明時人對王大炘的深刻影響。

        (圖15)沅茝澧蘭

        (圖16)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王大炘所著《印話》二卷雖不傳,但并不影響其對篆刻藝術(shù)的深刻理解。我們從其篆刻的邊款中略可窺探精詣一二。如在“武進陶湘”印款中言:“時下印人逾規(guī)越矩,不求結(jié)構(gòu)之穩(wěn),氣韻之雅,謬以粗獷為蒼勁,其實失諸野矣,賢如吳缶老未能免此,予愧無以糾正之,弟求蒼勁于渾古,以期真意足,奇變生,于愿足矣?!盵3](41)此語道出了王氏治印追求的風格和審美意向,也是對吳昌碩崇尚一味霸悍的藝術(shù)主張?zhí)岢隽思怃J的批評。又“園日涉以成趣”印,其邊款曰:“息心靜氣,不能渾厚。趙無悶云:‘惟揚州吳熙載一人而已’,冰鐵心折是言。”此語道破王大炘心儀的篆刻為平和靜穆者,而狂怪則為大忌,為今天的篆刻界之某種亂象也是敲了一次警鐘。

        三、結(jié)語:落寞身后事,今人空嗟唏

        王大炘生活于晚清至民國間,雖逢亂世,卻能得到時賢的護佑與憐愛。如其寓居蘇州蕭家巷時,與名士廉泉及夫人吳芝瑛友善,并與客寓獲龍街喜好醫(yī)術(shù)的鄭文焯情深意厚,因此得與時在蘇杭等地養(yǎng)老的前清遺老或民國名人交游。其中如吳芝瑛,曾冒死為“鑒湖女俠”秋瑾立墓,一時譽為豪杰;又如繆荃孫,為晚清民國間著名的目錄學家、金石學家;章鈺,曾任南洋、北洋大臣幕府,清史館纂修;端方,晚清重臣,光緒甲辰(1904)曾調(diào)任江蘇巡府,攝兩江總督;陶湘,著名藏書家?!锻醮鬄杂∽V》中三分之一印拓為陶湘治,相攜之密可觀一斑。還有張勛、張一麐、蒲華、俞復、成多祿、袁克文等政要名人也多與王大炘友好。王氏在如此強大的社會名流、儒學雅士間游走,其名其印名噪一時也是順理成章之事,這也造成了王大炘的清高與孤傲。

        應(yīng)該說,王氏本一介布衣,一名寒士,又遭逢亂世與動蕩。他雖擅篆刻,能在風流名士間游藝,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其印人的地位。面對強大的儒士名流集團,他固然清高、傲慢,其印也不得不迎合他人口味,以求生存。他的清高與孤傲,看似是個性,卻也是他不得已而為之之舉。這種夾縫式的生活造成王大炘印名雖高,卻作為不大。從藝術(shù)上看,王大炘可謂是“全能型”篆刻選手,這為其在達官顯貴與名流遺老中游藝創(chuàng)造了條件,卻也是害了他的藝術(shù)。王氏的篆刻藝術(shù),看似哪個門類都精通,卻因為頻繁的應(yīng)制之作,最終葬送了王大炘的藝術(shù)生命。王氏生前不曾傳有弟子,歿后也是香火無聞,而“海上三鐵”之一的苦鐵吳昌碩,近百年來一直是門庭若市,桃李天下。王大炘的藝術(shù)人生給我們諸多的思考。

        ①關(guān)于王大炘的生卒年學界尚有爭議。本文采取馬國權(quán)先生之說。詳見馬國權(quán).近代印人傳[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51-53。又,孫洵所著《民國書法篆刻史》誤其名為冰鐵,字大炘,其卒年亦誤為1954年。見孫洵.民國書法篆刻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493。

        ② 孫揆均(1866—1941),字叔方,又名道毅,號寒厓、江東孫叔、叔舫、老虎等,江蘇無錫人,孫繼皋第九世裔孫。能詩,詩意蒼樸,有詩集《寒厓集》傳世。

        ③顧麟士(1865—1930),即顧鶴逸,名麟士,字鶴逸,諤一,自號西津漁父,別署西津、鶴廬、筠鄰。江蘇蘇州人。清末著名書畫收藏家顧文彬之孫。有《過云樓讀書畫記》《鶴廬畫贅》《鶴廬印存》傳世。

        ④章鈺(1864—1937),字式之,號茗簃,一字堅孟,號汝玉,別號蟄存、負翁,晚號北池逸老、霜根老人、全貧居士等,江蘇長洲(今蘇州)人,近代著名藏書家、??睂W家。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曾主管京師圖書館。辛亥革命后寓居天津,以收藏、校書、著述為業(yè)。1914年任清史館纂修。有《四當齋集》《宋史??庇洝贰跺X遵王讀書敏求記校正》《胡刻通鑒正文校字記》等傳世。

        ⑤廉泉(1868—1931),字惠卿,號南湖,又號岫云、小萬柳居士,江蘇無錫人。光緒二十年(1894)中舉人。翌年在京會試時參與康有為的“公車上書”。廉氏性情豪俠,節(jié)操高尚,精詩文,善書藝,嗜金石書畫,有時名。遺著有《南湖集》《潭柘集》《夢還集》《夢還遺集》等。

        ⑥吳芝瑛(1867—1933),字紫英,別號萬柳夫人,安徽桐城人。父吳康之,歷任寧陽、禹城、蒲臺、武城等地知縣,所至皆“恤民興學,不遺余力”,有《鞠隱山莊詩集》傳世。伯父吳汝綸,著名教育家,為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入室弟子。吳氏居北京時,與女俠秋瑾成至交。1907年秋瑾于紹興被害,吳芝瑛冒死將其埋葬西湖湖畔,并撰《秋女士傳》《秋女士遺事》文,一時以英豪目之。

        ⑦俞復(1866—1931),字仲還,無錫人。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曾參加公車上書,后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后,先后任錫金軍政分府民政部部長等職。俞氏熱衷出版事業(yè),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與廉泉在上海創(chuàng)立文明書局。

        ⑧此為俞復跋文,附于《王大炘印譜》一書末尾。

        ⑨鄭文焯(1856—1918),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晚號鶴、鶴公、鶴翁、鶴道人,別署冷紅詞客,嘗夢游石芝崦,見素鶴翔于云間,因自號“石芝崦主”及“大鶴山人”,奉天鐵嶺(今遼寧鐵嶺)人,隸正黃旗漢軍籍。曾任清廷內(nèi)閣中書,后旅居蘇州。工詩詞,通音律,擅書畫,懂醫(yī)道,長于金石古器之鑒,而以詞人著稱于世,著有《大鶴山房全集》。

        ⑩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號寒云,河南項城人,袁世凱次子。其長于詩文,工書法,致力于古錢幣研究,又喜昆曲。有《古錢隨筆》《寒云詞集》《寒云詩集》等傳世。

        ?此為袁克文題詩,附于《王大炘印譜》一書前。

        ?此跋語書在王大炘所刻“文焯私印”“叔問”二方印蛻邊。見《王冰鐵印存》(補編),文明書局,民國十五年。

        ?此跋為鄭文焯于清光緒乙未(1895)十月與王大炘同客滬上時在其印譜上所題。附于《王大炘印譜》一書前。

        ?此跋為章鈺于清宣統(tǒng)已酉(1909)二月在南京所跋,附于《王大炘印譜》一書前。

        猜你喜歡
        印譜王氏篆刻
        古意盎然說印譜
        檢察風云(2020年7期)2020-05-14 13:33:53
        關(guān)注王氏藥罐治病更防病 金牌口碑健康養(yǎng)生好項目
        篆刻
        對聯(lián)(2018年7期)2018-08-02 06:26:14
        現(xiàn)代營銷聯(lián)手王氏藥罐 共同開拓大健康項目市場
        特殊的“古籍”
        寧夏畫報(2017年5期)2017-09-20 04:32:41
        瑩波篆刻
        中醫(yī)按摩市場潛力大 王氏推拿讓你更賺錢
        打造普惠天下的王氏藥罐國醫(yī)文化 專業(yè)醫(yī)生深深贊嘆王氏藥罐的神奇
        龐說篆刻(十一)說臨摹
        麥積山石窟藝術(shù)印譜
        ——王明亞篆刻作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观看| 男女男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淑女出招|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JIZZJIZZ国产| 素人系列免费在线观看| 97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综合|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福利| 永久免费的av在线电影网无码| 精品十八禁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青草| 91色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 |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性视频|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日本女优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熟女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看大陆男女真人草逼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l|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无尽动漫性视频╳╳╳3d| 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中文|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狼人精品剧情a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性感的小蜜桃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