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近日,在中宣部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評選的活動現場,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黃坤明出席并做重要講話,對“大愛武漢”志愿者公益行動等獲獎的全國優(yōu)秀公益項目做出了高度評價,并要求獲獎單位與個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匯聚起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新力量。會上,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中央文明辦主任王曉暉為“大愛武漢”公益項目頒發(fā)了榮譽證書,成為了武漢市在2018年度唯一榮獲國家級榮譽的志愿服務項目,充分肯定了武漢廣播電視臺帶領2000多名志愿者在踐行志愿服務和傳播公益故事方面所做的付出和努力。
從2014年起至今五年來,武漢廣播電視臺攜手湖北省慈善總會共同創(chuàng)辦的“大愛武漢”志愿者公益行動,一直都在堅持做一件事,這件事就是發(fā)動平凡人成為志愿者走進受助對象的身邊傳遞大愛,并用鏡頭、電視語言向觀眾們講述志愿者親身經歷的大愛故事。這些沒有華麗包裝、沒有過度煽情的平凡故事,打動了無數觀眾,大家通過熒幕認識了這么多可敬的志愿者,是他們在無聲地奉獻,在增添城市的溫度。
五年來,“大愛武漢”發(fā)展了2000余名志愿者,動員無數愛心市民參與捐助與互動,籌集公益善款與愛心物資數百萬余元?,F已完成有影響力的大型公益項目50余個,其中,發(fā)動市民為白血病等大病患兒募集善款,幫助抗戰(zhàn)老兵和烈士遺孤實現心愿,向高空拋物宣戰(zhàn)、倡導城市文明理念、募集城市AED設備、幫助失獨老人延續(xù)暖心夢想,為山區(qū)事實孤兒募集善款,為農村老人免費拍照,為100名盲障人士募集愛心盲杖和制作盲文菜譜等公益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這些“大愛武漢”故事,閃耀著志愿者精神的光芒,是武漢這座城市彌足珍貴的財富。歷史使命需要我們繼續(xù)挖掘和培植,作為主流媒體所開展的志愿服務項目,就必須利用自有資源和自身優(yōu)勢來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在幫扶困難群體的做法上有更多眼前一亮的新創(chuàng)意,出品更多打動人心的感人作品,影響和帶動普通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讓平凡人有施展善心善行的平臺,樂于投身到志愿服務中,傳遞大愛的火炬。
五年來,“大愛武漢”志愿者的數量增長見證了武漢城市文明的發(fā)展,更讓武漢多了一個匯聚社會愛心的新平臺,“大愛武漢”志愿服務的范圍也不斷拓展,服務形式日益多樣。面對中國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社會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大愛武漢”不止步于聚攏公益力量幫助弱勢群體,更著力于創(chuàng)新公益理念和傳遞大愛的方式,努力讓一些政策外的群體也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每當武漢廣電策劃和推出一個公益項目時,都讓人眼前一亮,感嘆到公益還可以這樣做。這些創(chuàng)新舉措,吸引了同濟醫(yī)院、中建三局、黃鶴樓管理處、銀泰集團、永旺夢樂城、武漢血液中心等等知名企事業(yè)單位紛紛加入到“大愛武漢”公益朋友圈中。大愛人生、武漢好人圈、藍天救援隊、公益超人、春風網、予童等一大批專業(yè)公益組織與“大愛武漢”組成公益聯盟,以一帶十,以十帶百,號召廣大市民主動加入踐行志愿服務的行列。
五年來,“大愛武漢”制作同名專題節(jié)目100余期,在武漢廣電、地鐵電視、戶外大屏的熒屏中跨頻道、跨屏滾動播出800余次。從2015年起,“大愛武漢”就在新媒體中開設了微信公眾號,以融媒體的思維在網絡中傳播正能量。經過5年持續(xù)打造,“大愛武漢”已經成為代表武漢、影響湖北、輻射全國的公益品牌。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北京衛(wèi)視、新華網、人民網、騰訊網、新浪網等國內主流媒體先后對活動報道近百次,先后獲得武漢市委宣傳部頒發(fā)的“優(yōu)秀創(chuàng)新項目”獎項、武漢市文明辦授予“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國家廣電總局頒發(fā)的“年度地面頻道節(jié)目”獎、“全國城市廣播電視臺影響力活動”、“2016-2017年度全國城市廣播電視臺品牌活動T0P20”等國家級獎項及省市表彰獎勵,充分體現出武漢廣電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前景可待,未來可期,“大愛武漢”的公益之路沒有止境。在踏上2019年的新征程后,“大愛武漢”將以榮獲“全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為更大動力,提檔升級再出發(fā),擬定開展文藝扶貧、緬懷烈士和關愛英模、軍運會志愿服務等主題的公益項目,將愛傳遞給更加需要的人群,助力志愿者之城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