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者/ 馮懷宇
訪者按:2018年夏天,我曾到瑞士瓦萊州四山谷,參加一年一度的“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時值“音樂節(jié)”二十五周年,自然是大師云集。但除了這些引人注目的音樂會之外,音樂節(jié)的大師課往往會給人帶來驚喜,國內觀眾所熟知的黎卓宇、陸逸軒都曾是前幾屆大師課的學員。2018年的大師課,來自以色列的金發(fā)小伙子約阿夫·萊萬儂演繹的肖邦《第四敘事曲》,無論是演奏之成熟,品位之高尚,還是技藝之精湛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這樣的音樂卻出自一位少年之手,也讓我對他的學琴之路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轉眼來到2019年的夏天,曾是2018年“音樂節(jié)”年輕學員的約阿夫已經成為音樂節(jié)歷史上最年輕的獨奏家,于7月20日在韋爾比耶小教堂舉辦了獨奏會,曲目包括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奏鳴曲》和肖邦《第三鋼琴奏鳴曲》。我22日才抵達韋爾比耶,雖然非常遺憾地錯過了他的獨奏會,卻在當晚阿卡迪·沃洛多斯獨奏會的后臺見到了這位陽光帥氣的音樂家,短暫寒暄后,我提出了采訪要求,他欣然答應,因而有了以下的文字(在此,對陳銘老師和嚴沐老師在此次采訪中的幫助致以謝意)。
馮懷宇(以下簡稱“馮”):你好,約阿夫,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采訪你。
約阿夫·萊萬儂(以下簡稱“約”):我很榮幸!
馮:根據(jù)你個人網站上的介紹,3歲開始學琴,僅僅用了12年就成為了一個如此成熟的鋼琴家,請問你是如何走上習琴道路的呢?你的父母是音樂家嗎?
約:謝謝你對我的肯定。在我們的大家庭里,每個家庭成員或多或少都會一門樂器,有的是職業(yè)音樂家,有的只是作為業(yè)余愛好。我的父母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對我進行了音樂方面的引導,家里有一臺鋼琴,有一天他們讓我上去試試,試過后我發(fā)覺鋼琴十分有意思,父母便決定讓我跟著專業(yè)的老師學習,之后的一切就順理成章地發(fā)生了,比如贏得比賽和樂隊演出,等等。
馮:聽上去輕描淡寫,但我相信你在其中付出的努力和投入一定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煞窠榻B一下你的老師們呢?誰對你產生了最大的影響?
約:現(xiàn)階段我并沒有固定的老師,而是去不同的國家跟隨不同的大師們學習,比如說在耶路撒冷,普萊亞就是我的導師。他們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來自不同的鋼琴流派,給予我非常多的啟發(fā)。因此很難說誰對我有著最深刻的影響,畢竟每位大師的側重點并不一樣,有些人對于技術的應用更鉆研,有些人更喜歡談理論和作品的結構,還有些人側重于演奏時的感受與表達方式,這些都影響著我的演奏,少了任何一位導師的啟發(fā),我都不會是現(xiàn)在的我。我認為對音樂的熱愛和對成為鋼琴家這一事業(yè)的追求最為重要。就像任何其他職業(yè)一樣,有了這些作為前提,再加上充分的教育,從他人身上汲取足夠多的靈感,等等,但最關鍵的始終是熱愛和追求。
馮:說得好,這也說明你是非常會學習且目標明確的人。那么你在習琴過程中是否遇到過阻礙或者難以克服的困難呢?有沒有哪些作品對你來說特別難以演奏?
約:首先必須承認我有一雙大手,這讓我在演奏大跨度的作品時并不太費力。我已經演奏過肖邦《練習曲》(作品25)的全部,現(xiàn)在正在練習作品10,以及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和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都是我的保留作品,今年韋爾比耶的音樂會我也演奏了肖邦的《第三鋼琴奏鳴曲》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奏鳴曲》。這些作品都是大家眼里的所謂困難作品,對我來說,一旦經過練習,熟悉并掌握了它們的規(guī)律,就變得自然而簡單了。當然,這些作品大家都認為非常困難,自然對我也不會是簡單且輕而易舉的,只是我并不喜歡輕易界定作品的難易,并以難或者易的角度去對待他們。任何作品都有一些東西需要你去面對,但只要你去努力面對、練習,當你走上臺的那一刻,它就簡單了。
馮:所以你不認為任何作品是困難的或者難以掌握的。
約:有些作品的確需要更多時間來掌握,但我不認為它們是困難的。
馮:真是難能可貴的認知。今年是你第二年參加“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這次是以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獨奏家身份參加,有什么感想呢?
約:非常開心和興奮!去年我來的時候還是作為年輕學員,今年就被邀請來舉辦獨奏會,并且全程直播,很高興能登上這樣的舞臺。
馮:確實是向前邁了一大步,很顯然你的演奏值得被廣大音樂愛好者聽到。我注意到你的演奏曲目里時常有肖邦的作品,去年大師課上你的肖邦《第四敘事曲》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請問肖邦是你最喜愛的作曲家嗎?
約:肖邦的音樂的確能讓我產生許多共鳴,但是許多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一樣能夠打動我并帶給我不同的感受,我并不認為我有最喜歡的作曲家,我全部喜歡。
馮:來談談比賽吧,你曾參加并贏得過不少國際比賽,你從比賽中得到最多的是什么?是舞臺經驗、名氣與認可,還是演出機會?
約:我覺得比賽是利大于弊的一件事情,因為比賽能夠通過層層選拔的方式讓曾經不知名的選手獲得被大家熟知的機會,從而得以開始鋼琴家的生涯。雖然比賽絕不完美,但沒有了比賽,許多優(yōu)秀鋼琴家會遺憾地喪失被發(fā)現(xiàn)的機會。就我個人而言,比賽帶給我更多的還是宣傳的效應,讓我能被更多人聽到,我6歲時贏得的國際比賽讓我有機會登上卡內基音樂廳的舞臺,這對我之后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馮:你每天練琴時間是如何安排的?
約:我習慣于設定練習目標并努力實現(xiàn)這些目標,這也是為什么我從來不去計算我練習的時長,因為這并沒有好處,我喜歡朝著我的目標努力。
馮:我非常同意你的說法,設定目標并解決遠遠好于只在乎自己是否練夠了時間,這對于廣大琴童們也會很有啟發(fā)。終于有些不那么嚴肅的問題了,這些問題能讓我們了解平時的你。除了練琴,你還喜歡做些什么呢?會運動或者游戲嗎?有什么書是你推薦的?
約:聽音樂,聽大量的古典音樂。我也非常喜歡爵士樂,演奏過一些爵士樂作品,流行音樂我時不時也會聽。平時也會做一些運動,如跑步、俯臥撐和游泳,但我不玩游戲,我推薦《哈利·波特》。
馮:據(jù)我所知你從未到中國演出過,希望能早日在國內聽到你的演奏。你有什么想對中國音樂愛好者和廣大琴童們說的嗎?
約:我想鼓勵大家追隨自己的夢想,找到自己的愛與熱情。每個人都只活一次,我們都值得選擇所愛所想,相信自己,努力前行。希望可以有機會到中國!
(約阿夫·萊萬儂的父親在正式采訪結束后也談了他的想法。)
萊萬儂父親:我相信中國的觀眾會很期待萊萬儂的演奏,我也相信這一天很快會來到。作為他的父親,我和他母親對他采取的教育方式是不遺余力地支持,讓他做喜歡做的事情,但絕不急功近利地過分催促他,推進他。在他很小的時候,我教過他如何跟電子設備打交道,他最近還在制作競技無人飛行器,在學校里,他的成績和各方面表現(xiàn)也一直出類拔萃。我們非但不催促他,反而時常會詢問他是否對自己的選擇有過猶豫。前幾年在意大利演出的肖邦《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的他才11歲,他的學校還特地與我們溝通,全力支持我們對他的培養(yǎng),甚至允許我們在家完成學校課程,這在教育系統(tǒng)極其嚴格而有秩序的以色列是非常罕見的情形。于是我們征求了他的想法,他回答說,我的答案永遠都是當一名鋼琴家。
我經常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話,邀請他去演出。他的大部分演出視頻都能在網上找到,這些視頻記錄了他這些年的足跡,從歐洲到南美洲,他已經去過了許多地方。作為父母,我們更多的責任是作為一個守門人,不讓他在褒獎和贊美中失去方向,而是始終不停歇地刻苦練習與自我完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決定帶他追尋鋼琴大師的腳步,到世界各地游學。韋爾比耶的舞臺對他來說絕不僅僅是新鮮感與興奮感,這里還象征著榮譽與挑戰(zhàn),他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只是在剛才的采訪里他并沒有提到。他非常清楚他登上的舞臺在同一周里會有索科洛夫、特里福諾夫和沃洛多斯這些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的出現(xiàn),他的壓力非常大,也因此格外投入地準備,他知道他的演奏會不可避免的被人拿來與這些大師們相提并論,這既是榮耀,更是挑戰(zhàn)。
附:約阿夫·萊萬儂簡介及評價
約阿夫·萊萬儂,15歲,以色列鋼琴家。4歲初次登臺演出,6歲登上卡內基音樂廳舞臺。11歲于意大利圣卡羅劇院演出肖邦《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2018年初,13歲的他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演奏了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2019年夏天受邀在“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舉辦獨奏會,由medici.tv全程錄制并直播,成為音樂節(jié)舉辦二十六年歷史上最年輕的獨奏家。
作為數(shù)次國際大賽的金獎得主,多項獎學金的獲得者,萊萬儂曾被推選為十位16歲以下杰出以色列人之一,以表彰其“在十六年不到的人生中取得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都無法取得的成就”。2019年6月,萊萬儂在馬德里的西班牙國家大禮堂受頒“杰出基金會青年才俊獎”,并受邀于今年晚些時候于西班牙國家大禮堂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萊萬儂的演奏方式超越許多40歲的鋼琴演奏家,這個孩子的深度是難以形容的,他歌唱的方式,他演奏的詩意,卓越非凡。
—指揮家丹尼爾·奧倫
約阿夫·萊萬儂的鋼琴演奏風格令人眼花繚亂:它充滿了罕見的靈敏度和嚴謹?shù)募记?,即使在最困難的段落,他也能讓每一個音符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對樂句、節(jié)奏、音樂形狀和強弱的感知,讓他從近來諸多所謂“鋼琴新秀”和“媒體寵兒”中脫穎而出。他的風采可以與傳奇的阿圖爾·魯賓斯坦相提并論。作為圣卡羅歌劇院歷史上第一位年輕演奏家,年僅11歲的萊萬儂所做到的一切完全是奇跡。
—音樂評論家帕拉·德·西蒙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