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電影《流浪地球》作為“國產(chǎn)硬核科幻電影”在賀歲檔中脫穎而出。我懷著好奇走進影院,目睹了一場拯救地球、拯救人類、拯救文明的生死之戰(zhàn)。影片展示了中國人在災難面前舍身忘死,對地球家園的深沉情感,輸出了中國人獨有的價值觀,帶給我強烈的震憾和民族自豪感。
電影開篇,地球正經(jīng)歷極寒,地表溫度低至-80℃,人類居住在地下深達500米的地下城,一萬多臺行星發(fā)動機全功率開動,帶著地球進入“流浪時代”。十七年后,地球離木星距離太近,即將超越洛希極限,末日來臨。此刻,空間站人工智能莫斯開啟“火種計劃”,準備拋棄地球,載著人類的基因、文明和科學去找尋新的家園。這時,電影的男主角劉培強,一個中國人,一個父親,一個兒子,在面臨家園毀滅的災難時,選擇了地球,選擇了家人,選擇了守護,以犧牲生命為代價,駕駛載著30噸燃料的空間艙,引爆木星。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他心系天下蒼生,舍小家、為大家,小愛構筑大愛的胸襟,彰顯了對家園的忠誠,更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北京第三區(qū)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边@句臺詞是整部電影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因為它能引起中國人的共鳴——平凡生活中,平安最珍貴。唯有一家人平平安安,互相牽掛,才是家。中國父母樸素的觀念里,都期盼子女平平安安,為國家建設出力,共筑祖國繁榮昌盛。中國人將自己的家庭命運同國家整體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國家、社會、家庭是不可分割,這種強烈的家國歸屬感支撐著中國人民的內(nèi)心世界。
影片的最后,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不同種族和不同語言的人們,在一名中國初中生的號召下,選擇了相信希望,通力合作,加入到“點燃木星”的行動里來。這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精神,是“愚公移山”的奮斗精神,“后羿射日”的拼搏精神。影片深入挖掘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這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即使“流浪”也要背著家走,飽含著中華兒女對家的眷念,對土地的熱忱,對未來的向往,彰顯了中華民族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祝愿我親愛的祖國生日快樂,我們更要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輝煌中國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