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 曄
根據烏干達國家規(guī)劃局2013年4月頒布的《2040年愿景發(fā)展戰(zhàn)略》(Vision 2040,以下簡稱“愿景2040”),2040年烏干達GDP總量將達到5 805億美元,在6 130萬人口基礎上,實現人均國民收入9 500美元,成為中等收入國家。要實現這個目標,烏干達必須保持GDP年均增長8.2%以上的水平。
為此,烏干達政府擬重點對涉及石油、能源、運輸及ICT產業(yè)的基礎設施做好前期投資建設,推動實現產業(yè)最大化;加速工業(yè)化進程,通過產業(yè)升級和多樣化實現對本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工業(yè)發(fā)展也成為了烏干達社會和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即“愿景2040”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這一規(guī)劃,烏政府期望其工業(yè)領域能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到31%的比重,而目前其占比僅有7%,遠遠低于東非共同體平均10%的比例。
與“愿景2040”框架一致,烏干達國家發(fā)展計劃(NDP)制定了本國的中期發(fā)展方向、發(fā)展重點及實施策略,此外,談及了烏干達目前的發(fā)展現狀、機遇與挑戰(zhàn)[1]。烏干達政府計劃實施6個五年NDPs,目前已經實施了2個。第一個NDP (NDPI)的實施周期是從2010—2011財政年度至2014—2015財政年度,第二個NDP(NDPII)的實施周期是從2015—2016財政年度至2019—2020財政年度。在NDPI階段烏干達將著力構建具有“經濟生命線”的工業(yè)體系,鋼鐵工業(yè)也位列其中。為了實現“愿景2040”的目標,烏干達鋼鐵工業(yè)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NDPI開始實施之時,烏干達就率先啟動了穆庫(Muko)—卡巴雷(Kabale)鐵礦項目,該項目使用鐵礦石生產鋼錠,并供給軋鋼廠,不過該項目目標并未在NDPI階段實現。在NDPII階段該項目將繼續(xù)對6個鐵礦床進行開采。
2015年,烏干達的鋼鐵消費總量為60萬噸,東非共同體(EAC)地區(qū)的鋼鐵消費總量為320萬噸,如圖1所示。2005—2015年, EAC地區(qū)的鋼鐵消費和進口呈現同步增長的趨勢,預計年均增長率維持在9.0%,預計在2020年之前年消費總量將達到493.4萬噸,約合4.934萬億美元。同期EAC地區(qū)的鋼鐵產品進口總量約合1.316萬億美元,70%~80%的進口鋼鐵產品作為軋鋼的原材料。
圖1 2005—2020年EAC地區(qū)鋼鐵產品消費量
烏干達國家規(guī)劃局(National Planning Authority)的統計數據顯示,烏干達的鋼鐵產品年均進口總量44萬噸,進口總額2.8億美元,出口總量20萬噸,出口總額0.86億美元,貿易逆差1.94億美元;而人均鋼材表觀消費量僅為15kg,相當于肯尼亞的1/3[2]??梢?,建立綜合鋼鐵廠,打造穩(wěn)健的鋼鐵工業(yè),不僅有助于經濟發(fā)展,更能夠節(jié)省外匯支出,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為上下游相關行業(yè)提供支持,更能在EAC區(qū)域市場爭得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自從中國與烏干達的關系上升到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高度以來,中國已成為烏干達最重要的發(fā)展合作伙伴。根據烏干達投資局統計數據,2017—2018財年,來自中國的投資額占烏干達所有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40%,目前是烏干達第一投資來源國,烏干達國內幾乎所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都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資金支持,這些項目需要投入的資金超過了25億美元。
坎帕拉( Kampala)—恩德培(Entebbe)機場高速公路、金賈-尼羅河(Jinja Nile)大橋,以及卡魯瑪(Karuma)、伊辛巴(Isimba)、布加嘎里(Bujagali)水電站等一系列在建項目已經相繼展開,這些項目需要大量進口鋼材,總價值約合1.35億美元。另一方面,恩德培機場擴建、卡巴雷機場、卡魯瑪大橋、蒙巴薩—內羅畢標準軌鐵路(Mombasa-Nairobi Standard Gauge Railway,蒙內鐵路,延伸至烏干達)等籌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在未來也將耗費相當數量的鋼材,這些項目概況如表1所示。這些項目大部分由銀行貸款資助,而且需要大量進口鋼材,因而烏干達的支出總額預計達1.35億美元。
表1 烏干達國內部分基建項目
烏干達西南部地區(qū)擁有大量未開采的鐵礦床,部分礦區(qū)的鐵品位甚至超過了90%,平均鐵品位約為68%,見表2。2011年的礦物資源可持續(xù)管理項目(SMMRP)曾經發(fā)現過2.5億噸的高品位鐵礦石。
表2 烏干達鐵礦資源概況
烏干達的鐵礦石資源主要分為赤鐵礦和磁鐵礦。赤鐵礦大致分布于西南地區(qū),其中卡巴雷地區(qū)的布達里(Butare)和基索羅(Kisoro)地區(qū)的卡申伊(Kashenyi)、坎亞穆金達(Kvanyamuzinda) 、卡梅那(Kamena)的總儲量超過5 000萬噸,三氧化二鐵含量為90%~98%,硅、磷和鈦等雜質含量少。姆巴拉拉(Mbarara)地區(qū)的穆加布奇(Mugabuzi)、霍伊馬(Hoima)地區(qū)的恩亞突馬(Nyaituma)礦床、馬尤蓋(Mayuge)地區(qū)的那木貢果(Namugongo)半島的赤鐵礦儲量均為200萬噸。磁鐵礦集中分布于東南地區(qū),包括:納庫帕(Nakhupa)的布庫蘇(Bukusu),馬納富阿(Manafwa)區(qū)的納加維(Nagalwe)、納庫帕(Nakhupa)和蘇倫布薩(Surumbusa),托羅山(Tororo hill)的蘇庫盧(Sukulu)、納帕克(Napak)區(qū),等等。蘇庫盧的磁鐵礦儲量約為4 500萬噸,平均鐵品位62%,五氧化二磷含量2.6%,二氧化鈦含量0.9%。布庫蘇、納加維、納庫帕和蘇倫布薩的總儲量約4 100萬噸。據烏干達地質調查與礦山部2014年的勘探結果顯示,烏干達的赤鐵礦探明儲量超過了20億噸,磁鐵礦的探明儲量約6億噸。目前,鐵礦石在烏干達僅限于于金賈地區(qū)的廢鋼熔煉,以及喜馬水泥(Hima Cement)公司的原料[3]。
該國的鐵礦石儲量達50億噸,而每年的利用量僅為1.65萬噸,這是由于鐵礦石中的雜質需要大量的煤炭或天然氣還原后去除。烏干達國內并無冶金煤資源,因此,烏干達曾試圖從南非進口冶金煤,但成本高昂。盡管鄰國坦桑尼亞天然氣儲存量豐富,但需要建立完備的管線網絡用于輸送[4]。2017年起,烏干達國家規(guī)劃局計劃每年從坦桑尼亞進口至少32萬噸的冶金煤。
2004年以前,烏干達國內并沒有大規(guī)模的鐵礦開采活動,這是因為政府沒有頒發(fā)采礦許可證。2005—2011年鐵礦石的開采量從209 t猛增至2 134 t,主要向中國出口。不過,2012年8月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Yoweri Museveni)向能源和礦產開發(fā)部下達指令,出于保護本國鋼鐵工業(yè)的利益,要確保烏干達鐵礦石對本地鋼鐵企業(yè)的供應,以滿足其生產能力需求,禁止鐵礦石出口。作為欠發(fā)達國家,烏干達自身沒有能力進行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因此烏干達政府正大力支持并鼓勵國外投資者涉足礦床的勘探與開采。
烏干達鋼鐵工業(yè)相關從業(yè)人員約5 000人,月均用電量100 MW,總投入達10億美元。烏干達國內鋼鐵年產能總量為100萬噸,產能利用率為50.17%,即年產量約50.17萬噸,年產量的32.89%(16.5萬噸)采用本土廢鋼或鐵礦石生產,而其余的67.11%(48.52萬噸)采用進口原料[5]。進口原料主要包括熱軋板卷、鍍鋅板卷、鋼絲、方坯、鑄鐵、廢鋼等;進口來源國包括南非、日本、印度、中國、俄羅斯、德國、埃及、烏克蘭、肯尼亞、盧旺達、布隆迪、南蘇丹、坦桑尼亞等。
烏干達鋼鐵產品年均產量達16萬噸,主要包括:波紋鋼板、線材、鋼筋、螺釘、鋼鏈、刺鐵絲、鋼絲網、角鋼、空心型鋼和Z型鋼等,大部分在本國銷售,占比達70%,其余銷往肯尼亞、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剛果、南蘇丹等鄰國市場。
烏干達鋼鐵工業(yè)的主要問題是原料短缺,生產效率低下,產品質量不高。由于大量采用廉價的廢鋼原料,加之烏干達國內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化學成分不達標直接影響了產品的機械性能。
烏干達國內鋼鐵工業(yè)以短流程電爐鋼鐵企業(yè)為主,極少是長流程綜合鋼鐵企業(yè),共計32家。短流程鋼企采用板坯、方坯、鋼絲、帶鋼、型鋼等半成品鑄造軟鋼板、空心型鋼和線材;長流程鋼企采用廢鋼生產半成品,再將其作為短流程鋼企的原料[6]。Roofings集團、烏干達巴亞提有限公司(Uganda Baati Limited)、鋼管工業(yè)有限公司(Steel and Tube Industries Ltd)、軋鋼有限公司(Steel Rolling Mills Ltd)、坦博鋼鐵有限公司(Tembo Steel Ltd)等主要鋼鐵企業(yè)均采用半成品原料生產鋼鐵產品。
由于軋制設備老化、故障頻發(fā),導致產能利用率偏低,Steel Rolling Mills Ltd、Tembo Steel Ltd等大部分企業(yè)的產能利用率不足50%,還有BM鋼鐵公司等少數企業(yè)已經停產。電力負載波動或電力供應短缺造成停電頻發(fā),也對連鑄工藝產生了不良影響。此外,鋼鐵從業(yè)人員普遍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訓,業(yè)務能力長期得不到有效提升。
截至目前,盡管烏干達大部分本土鋼鐵企業(yè)可以基本滿足本國和地區(qū)需求,產品通過了烏干達國家標準局的認證,但為了參與中國項目,就必須滿足中方的規(guī)格要求。2017年,Roofings集團、軋鋼有限公司、馬德瓦尼鋼鐵公司3家烏干達本土企業(yè)有意向蒙內鐵路供應鋼材,并要求政府給予250億烏干達先令(約合720萬美元)的財政支持,用于提升產能、供應符合標準軌鐵路規(guī)格的產品[7]。與此同時,烏干達國家規(guī)劃局計劃在基杰奇(Kigezi)地區(qū)興建1家鋼鐵廠,以海綿鐵為主要原料,目前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
從鐵礦石原料到鋼鐵生產,再到產品銷售需要經過“勘探和開采—煉鐵—煉鋼連鑄—軋鋼—市場銷售”等一系列流程,每個階段代表了鋼鐵工業(yè)的價值鏈。為了發(fā)展冶煉業(yè)務,建立綜合鋼鐵廠,鋼鐵企業(yè)的擴產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官方支持。目前,至少有4家企業(yè)正在與烏干達國家規(guī)劃局進行積極的溝通與協商,計劃在2020年之前采用海綿鐵進行生產[8]。
烏干達國內鋼鐵市場年均規(guī)模約58.5萬噸,而Roofings集團市場占有率已超過30%。該公司在烏干達的投資總額已超過26 000萬美元,旗下有Roofings Limited、Roofings Rolling Mills 2家子公司。此外,在鄰國盧旺達的基加利新設分公司Roofings Manufacturing Limited。
Roofings Limited成立于1994年,由印度商人投資建立,位于盧博瓦(Lubowa)地區(qū),年產能17萬噸,主要生產彩鋼瓦產品,同時還生產PVC、HDPE和PPR等塑料管。Roofings Rolling Mills(RRM)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那曼維(Namanve)的坎帕拉工業(yè)園區(qū),下設鍍鋅鋼絲廠、熱軋鋼筋廠和冷軋鍍鋅廠。三期項目總投入達12 500萬美元,得到了世界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的共同資助, RRM公司92%的股權歸Roofings Limited公司所有,8%歸日本淀川鋼鐵公司和富士電國際公司所有[9][10]。自1995年起,淀川鋼鐵公司為Roofings集團供應鍍鋅板和彩涂板卷原料,產品遠銷EAC和東南非共同市場(COMESA)。
烏干達巴亞提有限公司(UBL)是Safal集團的子公司,而Safal集團是非洲地區(qū)最大的彩鋼瓦制造企業(yè),在非洲最早引進鍍鋅鋁技術,在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和南非等國均設有子公司。UBL公司成立于1964年,是東非地區(qū)首個引進連續(xù)涂鍍產線的企業(yè),主打產品是彩鋼瓦,材質包括鍍鋅、鍍鋅鋁和彩涂板材,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屋頂方案。UBL將ZincAL涂鍍技術應用于彩鋼瓦,不僅延長了產品使用壽命,還提高了產品的耐用性,并采用“Optima Plus”雙涂層工藝,確保產品外觀光艷持久。目前,該公司已經自創(chuàng)了 Lifestile、Romantile、Versatile、Covermax、Maxcover、Classicor、Tekdek、Newlok、Saflok700和DumuZas等一系列彩鋼瓦品牌[11]。
坦博鋼鐵有限公司是烏干達國內最大的納稅企業(yè),也是五大用電大戶之一,2016—2017財年的營業(yè)收入為2 500億烏干達先令(約合27萬美元)。下設2家工廠,其盧加濟(Lugazi)棒線材廠設計年產能10萬噸,年產量4萬噸;伊甘加(Iganga)板材廠設計年產能6萬噸,年產量3.6萬噸。兩廠全部采用海綿鐵煉鋼,主要產品包括鋼筋、角鋼、槽鋼、熱軋板卷、空心型鋼、線材、鋼絲網等。為了在伊甘加興建海綿鐵工廠,坦博鋼鐵有限公司已經購置了相關設備。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東非地區(qū)具有諸多領先優(yōu)勢:可以生產直徑5.0mm的線材、板厚0.8mm的熱軋板卷,通過直接軋制生產型鋼產品,不銹鋼產品牌號齊全,采用鑄鐵生產軟鋼和低碳鋼,等等[12]。
普拉姆克鋼鐵有限公司(Pramukh Steel Ltd)成立于2007年,其恩杰魯(Njeru)廠臨近Kayuga公路,采用廢鋼生產熱機械處理帶肋鋼筋、光圓鋼筋、冷扭鋼筋等[13],設計年產能4萬噸,年產量1.35萬噸。2016—2017財年的營業(yè)收入為520億烏干達先令(約合5.6萬美元)。
馬德瓦尼鋼鐵公司(Madhvani Steel Ltd)主管印度馬德瓦尼集團的鋼鐵業(yè)務,進口方坯生產鋼筋,設計年產能4萬噸,年產量1.5萬噸。該公司擁有馬納富阿地區(qū)礦山開采許可證,并計劃增設生鐵加工廠,總投入預計達8億美元。
天唐鋼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第一家進軍烏干達鋼鐵行業(yè)的華人企業(yè),徹底打破了該國鋼鐵產業(yè)被印度企業(yè)壟斷的局面。該公司位于穆克諾(Mukono)地區(qū)的天唐工業(yè)園區(qū),2010年底,擴大了廠區(qū)面積和生產能力,年產量10萬噸,主要生產鋼筋、麻花鋼、角鋼、方鋼、鋼管、彩鋼瓦、門窗異型材等產品,產品被廣泛用于建筑領域、機械制造領域、工程應用領域等。
軋鋼有限公司(SRM) 位于金賈,隸屬于Alam集團,成立于1987年,主要生產熱軋鋼筋、空心型鋼和角鋼等產品。鋼筋產品符合英國標準BS4449 460-500和ISO 9001-2008。SRM在肯尼亞蒙巴薩也設有分公司KUSCO(肯尼亞聯合鋼鐵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鋼筋和線材產品。
鋼管工業(yè)有限公司(STIL)組建于2003年,位于坎帕拉,主要生產鋼管和板材產品。Sembule鋼鐵有限公司分為線材分部、軋鋼分部和屋面分部,主要生產刺鐵絲、鏈環(huán)柵欄、屋頂板、金屬板網、焊接絲網、空心型鋼、軟鋼板等[14],為客戶提供屋面、墻面和柵欄的解決方案。
為實現“愿景2040”的目標,烏干達已將工業(yè)化確定為實現獨立、互相依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的一條重要途徑,唯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就業(yè)和帶動增長,而完善并發(fā)展鋼鐵工業(yè)也是當務之急[15]。完善的鋼鐵工業(yè)體系是工業(yè)化的支柱。烏干達坐擁高品位鐵礦資源,在加工方面需要一定投入,而烏干達政府也嘗試通過一系列激勵措施,鼓勵私人投資方參與綜合鋼鐵廠建設,并對企業(yè)擴產計劃實施必要的援助。“一帶一路”倡議為中資企業(yè)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新機遇,在烏干達國內公共資金短缺、私人投資不足的現狀下,中資企業(yè)助力烏干達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向烏干達輸出鋼鐵產能,不僅推動了烏干達社會向工業(yè)化轉型,也為未來進一步開展與烏干達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烏干達鋼鐵工業(yè)的優(yōu)勢(S)是豐富的高品位鐵礦資源、輻射周邊各國的戰(zhàn)略地理位置;機會(O)是快速的城鎮(zhèn)化發(fā)展和基建項目帶動了鋼材需求;劣勢(W)是缺乏冶金煤資源,電力和能源成本高,過度依賴進口原料及生產設備技術,礦產開發(fā)進展緩慢,缺乏技能嫻熟的人力資源,產品品質不高;面對的主要威脅(T)是基建項目進展緩慢、低價進口半成品沖擊及缺乏財政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