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虎昇威
封面上,一只小羊站在云朵之上,滿是心事地俯瞰著大地,越升越高;封底是羊媽媽牽著小羊漫步的背影圖。為什么小羊哈利會在云端?他要去干什么?
這是一個關(guān)于小羊“離去”的故事,不同于以往死亡主題繪本中長輩的死亡,這個故事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探討了父母面對孩子離去之后如何活下去的深刻命題。讀著日本作家城井文的這個故事,我很自然地聯(lián)想起之前的江歌案,江歌媽媽的情況一如羊媽媽,相信善良懂事的江歌,會和小羊哈利一樣,給媽媽傳遞愛與能量,讓媽媽好好活下去。
死亡是每個生物包括人在內(nèi),都無法避免的生命歷程。但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大人還是孩子,如何面對和正視生命這一課,還有可待提升的空間?!对贫说墓方o讀者提供的便是一種“療愈”方案。羊媽媽面對小羊的離世,萎靡不振、茶飯不思、大門不出的狀態(tài),是很多人的常態(tài),有一些人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失去”的陰影,在悲傷中耗盡自己的生命。故事沒有把重點放在小羊因何早早逝去上,而是選擇了“離去”過程中,小羊如何想辦法來到羊媽媽身邊,喚起往日美好的回憶,讓媽媽正視“失去”。
當(dāng)小羊用剪下的羊毛搓成繩子再次來到媽媽身邊,緊緊擁抱她,喚醒媽媽和他之間的“溫暖回憶”:冬天里一起讀讀星星的故事書;春天里動手做生日王冠;夏天里剪了羊毛在媽媽懷抱里取暖;秋天里用羊毛搓成毛線織毛衣……媽媽也終于從悲傷中走出來,把沒有織完的毛衣織完。故事的結(jié)尾讓人動容,小羊哈利在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河邊,穿上了媽媽親手織完的溫暖毛衣,勇敢地過了河。媽媽也在“人間”看見了羊毛繩子化成繁星點點。
羊媽媽在小羊的幫助下完成了“療愈”,這是一段艱難的歷程,在這段歷程中,我們看到了小羊哈利的不舍與努力,看到了羊媽媽的沮喪與振作,更看到了他們之間的“愛”的記憶與延展。我們現(xiàn)實社會中有些父母,當(dāng)子女在某方面出現(xiàn)問題或者痛失子女之后,擦干眼淚,傾其所有,全身心投入到拯救更多的“羔羊”中去,相比于在悲痛中耗盡生命,這種父母對子女深深的愛所激發(fā)的“療愈”內(nèi)心傷痛的方式,支撐著他們笑著活下去,并滋生出巨大的能量。我們不可避免親人的離去,但卻可以選擇懷念的方式,“那些愛過的日子,將變成記憶,永遠溫暖著你”。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去阻止不愿見到的事情發(fā)生,而是要透過這件事件,引導(dǎo)人們感悟人生、走向正確的道路、找到生命的核心價值。”《云端的哈利》和經(jīng)典的《愛心樹》《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繪本一樣,讓身為父母的讀者,在和孩子共讀的過程中,得到“療愈”和成長,幫助孩子和我們自己渡過難關(guān),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