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媽媽
孩子一般在入園、升學、面試或參加興趣班的時候,每加入一個新集體,都需要進行幾分鐘的自我介紹。這種形式看起來十分簡單,實則是孩子在陌生環(huán)境社交的關(guān)鍵。因為第一印象往往會在人的記憶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自我介紹做得好的孩子,可能會很快在新集體中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反,自我介紹做得不好,孩子在集體中存在感較低,還可能成為他的心理陰影。
有的孩子性格偏內(nèi)向,不好意思在陌生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自我介紹不知道該說什么,站在臺上不知所措,容易感到不安;有的孩子雖性格開朗,但思維太活躍,自我介紹時沒辦法切中要點,天馬行空地說一通,這兩者都是不理想的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是個好事情,首先,它可以讓新集體中的人快速了解孩子,預(yù)先把自己的特點告訴別人,就不容易招致誤解。比如,孩子如果能在第一次自我介紹時說,自己對牛奶過敏,那么別的小朋友就不會覺得他嬌氣或者浪費。
第二,每次自我介紹都是孩子今后在大場面發(fā)言的彩排。演講或致辭的人往往會感到緊張,所以發(fā)言一般都會經(jīng)過彩排。在孩子的社交活動中,自我介紹就是類似的彩排。
其實,現(xiàn)在每一個在演講臺上慷慨激昂的人,都是從克服內(nèi)心的膽怯和自卑開始的。湖南衛(wèi)視的綜藝節(jié)目《少年說》,鼓勵孩子們上天臺對父母大聲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且不論每個孩子上天臺說的如何,只要是能走到大眾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就勇氣可嘉。這些勇氣,就是從每一次自我介紹的過程中一點點積累而來。
第三,自我介紹是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自我介紹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所以在這之前,孩子就要先自我審視,他的自我認知會更清晰。
成年人的自我介紹是有套路的,孩子的自我介紹也可以從中吸取經(jīng)驗。這里有一些實用的技巧分享:
第一步,幫孩子給自己貼上正面標簽?!拔蚁矚g或擅長什么?”“我現(xiàn)在正在努力做什么?”“我的優(yōu)點是什么?”孩子做自我介紹前,先試著讓他自己回答一下以上3個問題。年紀小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幫他們羅列一些特點,這對他們展示優(yōu)點、增加自信大有裨益。比如,認為自己笑起來很可愛的孩子,以后就會常常露出笑容;覺得自己運動能力很棒的孩子,課間運動就會比別人積極。這是孩子認識自己的開始,正是借助于這些正向標簽,慢慢會變成更好的自己。
如果孩子平時比較內(nèi)向,可以在家先用筆把自己的特點寫下來。每次各寫10條,然后大聲朗讀出來,并在讀完之后大聲說:“我喜歡自己!”這樣反復(fù)讓孩子進行練習,他的自信心就能一點點積累起來。
第二步,介紹完自己的名字后,加上自己的3個特點。自我介紹時,通常是以“我叫某某”開頭,有些孩子講完自己的名字后,就不知道該說什么了。這時便可以教孩子按照順序,將“我喜歡或擅長的事”+“我正在努力做的事”+“我的優(yōu)點”作為之后的內(nèi)容。如果可以的話,每一項再增加一兩句細節(jié),讓自我介紹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比如說,“我叫多多,我會彈鋼琴,現(xiàn)在每天都要練一個小時鋼琴,因為我很喜歡音樂……”越是細節(jié),越能吸引注意力,讓別人對你印象更深。
第三步,教孩子在說話的時候要抬頭挺胸,注意音量和語速。如果低著頭,把聲音悶在喉嚨里說話,大家聽不到聲音也看不到表情,這樣孩子不僅失去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而且日后很可能會成為大家記憶里的小透明。既然站到了臺上,就讓孩子身體正向大家,用讓最后一排的同學都能聽到的聲音,把所有的內(nèi)容慢且清楚地說出來,可以讓孩子模仿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的音量和語速,這些最好先在家對著鏡子練習。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孩子的自我介紹也是獨一無二的,成功與否,都是孩子社交路上的風景。與他人交流、讓他人了解自己是終身需要學習的課程,爸爸媽媽們,現(xiàn)在就帶孩子練習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