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早在3000多年以前,郵局的雛形就出現(xiàn)了。到公元前2世紀的羅馬帝國時期,這種郵局已遍布羅馬各地,它實際上是設(shè)在較大的居民點里的郵遞人員的休息處所,被人們稱之為“郵站”。羅馬郵遞是世界史上最早的郵政之一。它以偶然的信件傳遞發(fā)展到有嚴密組織、定期經(jīng)過固定地點的郵班。
16世紀~18世紀的西歐,由于牲口販子經(jīng)常往返于各居民點,信件便由他們傳遞。人們可從趕牲口的號角聲里得知郵遞員到來或離去的信息。久而久之,號角便成了郵遞的象征。到了17 世紀~18世紀,信件的傳遞又被地主載運糧食的馬車隊取代了。
在英國,劍橋和牛津大學之間的郵局已存在了幾個世紀。1656年英國國會決定,兩所高等學校間享有按古郵遞法傳送特別信件的權(quán)利。19世紀末,英國一些地區(qū)開始發(fā)行信封、郵票和明信片。當時的郵費相當昂貴,因而在歐洲曾出現(xiàn)過地下郵局。將不同內(nèi)容、不同收件人的信寫在一張紙上作為一封信發(fā)出,是商人和企業(yè)家通常所使用的方法。信封上注明的收件人在收到信件后,將其裁開再分送給其他收件人。從事這種非法郵遞工作的人為數(shù)甚多。據(jù)當時曼徹斯特市郵政局長估計,在曼徹斯特和利物浦之間,有一半的信件是通過這種非法手段傳遞的。
古時候,人們還使用駱駝、牛和驢等各種動物來傳遞信件。在北極,則利用狗和鹿來傳遞。在19世紀的俄羅斯,葉尼塞斯克海灣和圖魯漢斯克之間的信件,是用幾匹狗套在一起傳遞的,它們每天奔走75 千米~100 千米。在動物信差中,首屈一指的要數(shù)馬了。中國和伊朗早在公元前就開始用馬來傳遞信件了,在歐洲靠馬傳遞信件一直延續(xù)到19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東西海岸間唯一的通信聯(lián)系就是靠馬來完成的。這就是所謂的“馬上郵局”。郵遞員需騎10天馬,行程3000 千米,而且要風雨無阻,他們的信條是:艱險無阻,郵件必達。如果騎馬者中途不幸遇難,馬仍能將郵件送達下一個驛站。在俄羅斯,馬上郵局已存在了10個世紀,直到1824 年,仍有5 萬多匹馬在郵路上往來奔馳;最遠的傳遞距離是從彼得堡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全程為13868千米。1879年,在比利時還有人用馴養(yǎng)過的貓送信,把37只貓從列日分派到離城約30千米外的各個地點,到了目的地后給它們貼上回條放回,在一晝夜內(nèi),37只貓都返回了出發(fā)點。
據(jù)考古文獻記載,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就開始利用鴿子來傳遞信件了。拿破侖軍隊1815 年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被擊潰的消息,也是由倫敦一位機靈的投機商通過信鴿,在事后幾個小時最先獲悉的。他利用這個消息投機,發(fā)了一筆橫財,一夜之間成了巨富,這個商人就是羅申特。在1870 年~1871 年的普法戰(zhàn)爭中,信鴿往返于圖爾和被包圍的巴黎之間,共傳遞官方信件15 萬份,私人信件約100 萬份。1848年法國大革命中,比利時的許多雜志刊登的消息是由信鴿從巴黎帶來的,幾乎與巴黎出版的雜志一樣及時。即使今天最大的西方通訊社——路透社,在采用最現(xiàn)代化的通訊手段聯(lián)系的同時,仍在使用信鴿。一些日本記者如今也在使用這種聯(lián)系方法。
人們甚至有過利用蜜蜂傳遞信件的嘗試。1895年,法國一位名叫杰拉克的養(yǎng)蜂人將寫在薄綢上的信件附在蜜蜂背上進行傳遞,在蜂房的入口裝有取下這些信件的小鉛箱。但試驗沒有成功,因為蜜蜂只能在不超過方圓25 千米的范圍內(nèi)才能找到回家的道路。
用壓縮空氣的力量沿地下管道傳遞信件始于1892 年的紐約。在主要的郵政局和各交易所之間,有許多可容納600封信件的鋼制筒箱,在地下管道中來回傳輸信件。稍晚些時候,柏林也開始采用空氣壓縮郵遞來連接市內(nèi)各車站和郵政分局。維也納于1889 年建造了一條長10.5 千米的郵政“地下鐵道”,該線聯(lián)結(jié)6個郵局和2個火車站,每星期運送25萬件郵袋。
最早利用氣球傳遞信件的國家是丹麥。由于當時正值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英國艦隊封鎖了大不列顛海域,同時切斷了菲英島和西蘭島之間的聯(lián)系,所以丹麥才被迫采用了這個方法。在巴黎和梅茨被葡萄牙軍隊包圍時,氣球傳遞信件進一步得到廣泛應(yīng)用。飛往巴黎的55 個氣球運載郵件達2500 件,重量為11561 千克,其中一個氣球還飛到了遠在1460千米外的挪威。
1911 年2 月,法國著名飛行員彼庫在印度阿拉哈巴德舉行的藝術(shù)和手工業(yè)品展覽會上,駕機按指定路線將郵件從展覽會址送到鄰近的一個郵局,從而開創(chuàng)了航空郵遞的先例。1912 年德國開辟了第一條航空郵線。1928年,一艘名為“法蘭西”號的輪船在離海岸480千米處彈射了一架水上飛機。飛機用一晝夜時間,將郵件送達輪船將要停泊的港口。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和美國為了將其駐防在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士兵的信件送回家鄉(xiāng),采用了空中圖片郵寄方法:將寫在一種特殊紙上的信翻拍在顯微膠片上,復印后裝入信封,送到郵局去發(fā)送。這種膠片信每3萬件僅重1 千克,而同樣數(shù)量的普通信件則重達360千克。
宇宙郵遞始于1969 年1 月16日。這一天,兩名蘇聯(lián)宇航員將報紙和信件送到了“聯(lián)盟4號”宇宙飛船上。1978年3月,在空間軌道上的“禮炮6號”飛船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宇宙軌道通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