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衛(wèi)·福斯特·華萊士
真正的真理,在于一種自覺——意識到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必要的。
兩條小魚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條從對面游來的老魚,老魚向它們問好:“早啊,小伙子們。水里怎樣?”小魚繼續(xù)往前游了一會兒,其中一條終于忍不住了,它望著另一條,問道:“水是個什么玩意兒?”
這個故事要表達的觀點很簡單:最明顯、最普遍、最重要的關(guān)系,往往是最難發(fā)現(xiàn)、最少談?wù)摰?。當然,這句話說出來像陳詞濫調(diào),但事實是,在成年人日復(fù)一日的生活之中,即便是陳詞濫調(diào),也可能攸關(guān)生死。
實際上,即將畢業(yè)的各位完全不知曉“日復(fù)一日”的真實含義,而這恰恰是成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便包含了厭煩、倦怠、例行公事和微小的挫折。
舉個例子,假設(shè)今天是成年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一天,你早晨起來,去干那份充滿挑戰(zhàn)的白領(lǐng)工作,辛辛苦苦干了9到10個小時。末了,你累了,筋疲力盡,你只想回家吃頓好的。
突然,你想起家中沒有食物了——拜你那份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所賜,平時你根本無暇購物——所以下班之后,你只好開車去超市。
今天是本周的最后一個工作日,交通擁堵,耗時比平時要長很多。好不容易到了超市,你又遇上涌動的人潮,顯然,這是因為這個點也是其他上班族采購生活用品的時間。
你不得不在燈火通明的巨大超市中穿梭,在一條條擁擠的過道上尋找你想要的東西,然后推著那毫無意義的推車,穿過同樣推著小車、同樣疲倦匆忙的人群。
終于,你買好了所有的晚餐食材,可又迎來了一個問題——盡管現(xiàn)在是晚間購物高峰,超市里卻沒有足夠的結(jié)賬通道,人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真是既愚蠢又氣人,但你又不能把氣撒在收銀女士身上,她也因為工作而過度勞累。無論如何,你終會來到收銀臺前,等待結(jié)賬。
接著,你得把裝滿食物的不結(jié)實的煩人塑料袋放進購物車,而購物車的一只輪子發(fā)瘋了似的總是往左拐。你還得推著它穿過臟亂、擁擠、顛簸的停車場,再努力把這些袋子放進車子的后備箱,還要確保在回家的路上食物不會從袋子里掉出來,在后備箱里滾得到處都是。之后,你還得在道路上擠滿車輛的交通高峰時段緩慢地開車回家,諸如此類。
在座諸君可能有過此種經(jīng)歷,但這些還沒有成為各位實際生活的一部分,各位還沒有如此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然而,未來確將如此。
不過,這并不是重點。重點在于,遇上像這樣細微瑣碎、令人厭煩的無聊破事,正是你做出選擇的時機。
正是堵塞的交通、擁擠的過道和結(jié)賬時的長龍,讓我有時間去思考。如果我對如何思考和思考什么都無法做出明智的決定,那么每次采購時我都會生氣、難過、痛苦不堪,因為我的默認設(shè)置就是,凡此種種都是針對我,針對我的饑餓、疲憊和回家的欲望,并且,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恰好擋住了我的去路。
正是這樣自然而然、下意識的方式,讓我體驗到了成年生活中枯燥無趣、灰心喪氣、繁忙勞碌的那一部分。
但問題是,顯然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這類事情。
在擁擠的道路上,所有滯留的車輛都擋了我的去路。當然,有可能某些越野車里的人曾經(jīng)歷過可怕的車禍,現(xiàn)在仍懼怕開車這件事情,于是他們的治療師無一例外地讓他們買一輛又大又笨的越野車,好讓他們開車時安心。
又或者,我可以勉強自己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在超市收銀臺前排隊的每個人,或許都和我一樣無聊而沮喪,甚至有些人的處境比我更艱辛、更乏味、更痛苦。
大多數(shù)時候,如果你夠警醒,讓自己有所選擇,你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剛剛收銀臺前的一幕——一位濃妝艷抹的婦女沖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蛟S她平時并不這樣,或許她已三天三夜沒有合眼,守護著罹患骨癌而不久于人世的丈夫。
當然,此類事情的可能性不大,但也絕非毫無可能——這取決于你思考問題和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如果你自然而然地確定自己知道實際情況,以及什么人、什么事才是真正重要的——你想要按照自己的默認設(shè)置運轉(zhuǎn)——那么你就不會去考慮那些并非毫無意義的可能性。
但如果你真正學會了如何思考,那么你就會明白,你還有其他的選擇。
由此,你將會擁有一種能力,使剛剛那幕擁擠聒噪、耗時漫長、如同地獄般的購物情景變得既充滿意義,又神圣無比,滿載同情、愛以及萬事萬物深層的和諧,與點亮星星的神奇力量共同閃耀。
神秘的事物不見得就是真的,唯一絕對的真實是,你可以決定自己以何種視角去看待事物。我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教育的自由,以及學會如何更好地適應(yīng)的自由:你會有意識地決定什么有意義,什么沒有。由你來決定信仰什么……
和這種自由相對的,則是沒有自覺、默認設(shè)置、永無止境的激烈競爭,始終處于一種不斷擁有和失去的痛苦之中。
我知道,這些聽起來既不輕松有趣,也不鼓舞人心、激發(fā)斗志,不像一場畢業(yè)典禮演講該有的樣子。
但據(jù)我所知,剝除空洞堆砌的修辭之后,這就是真理。
真正的真理,關(guān)乎死亡之前的今生,關(guān)乎教育的真正價值,與成績無關(guān),與學位無關(guān),而在于一種自覺——意識到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必要的。這種自覺就隱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活之中,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
“這就是水。”
“這就是水?!?/p>
(有刪改)
編輯手記
這場演講被《時代周刊》認為是“對知識分子最后的演講”,并入選“美國十大畢業(yè)演講”。是什么讓這場演講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它的內(nèi)容和形式。正如華萊士所言,這場演講沒有空洞堆砌的修辭,沒有振奮人心的話語,也沒有輕松有趣的笑料,它的外殼就像它的內(nèi)里一樣,樸實又真切。它把生活的真相直觀地擺在我們面前,使得我們在一種真實可觸的情境中切身體會那種最明顯、最普遍、最重要而又最難發(fā)現(xiàn)的關(guān)系,并體悟到這場演講的內(nèi)核——思考的自由與意識的自覺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