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琦人
學校: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高級中學
諸葛孔明曾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痹诋斀襁@一追名逐利、浮華喧囂的世界,唯有心境安寧,淡然面對生活,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淡然是一種淡泊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蘇東坡的淡然?!叭松且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這是張愛玲的淡然。人生如夢,淡然處世,快樂自在心中。
淡然是一種不與世同流合污的清高。東晉時期的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jīng)典,本想建功立業(yè)。可真正做官之后,從祭酒、僚佐,到參軍、縣令,再到最后的一介布衣,歸隱田園。他看不慣的就是仕途險惡、政治黑暗。他決定堅守節(jié)操,毅然辭官隱居。陶淵明以一種“安貧樂道”的信念和淡然的生活態(tài)度支撐自己。“人淡如菊”,在平平淡淡中度過一生,這大概便是陶淵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了吧。潔身自好、淡然處世,自能領略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趣。
淡然是一種笑看紅塵的豁達。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謹,35歲便被貶至貴州龍場—一個尚未開化的地方;北宋文學巨匠蘇軾由于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此后更是流落至儋州、惠州,一生漂泊不定。然而兩人都沒有因仕途上的挫折而失去生活的信心。他們樂觀而豁達地面對著人生風雨,他們并不在乎這些,他們在乎的是天下百姓能否獲得安定生活。這亦是一種淡然?!捌粕劫\易,破心中賊難”。只有淡然地面對人生,才能破除心魔,收獲內(nèi)心的寧靜。
淡然并不是逃避現(xiàn)實,不思進取。淡然是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人生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當然也有成功和勝利。不論是失敗或成功,都要面對現(xiàn)實,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從而得到更大的突破,而不是失去勇氣或故步自封。淡然便是以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來面對生活,保持一顆淡然之心,生活便會更加精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v使“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也能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縱使“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也能賞“清夜無塵,月色如銀”;縱使是“傲煞人間萬戶侯”,也不敵“不識字煙波釣叟”。
淡然生活,淡然處世。相信在“閱盡千帆”之后,仍能收獲內(nèi)心的那一份自在。
點評:面對人生可以有許多態(tài)度,淡然也是其中一種。作者選取這個角度,引以典故和名言進行闡述,來解說淡然面對人生際遇的好處。任江湖路遠波濤詭譎,以淡然處之,心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