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 徐州財經(jīng)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語言是傳達思想的重要載體,只有在語言學視域下重視語境和語義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英語內(nèi)容。語境包含了很多內(nèi)容,如時間、對象、情景、空間等,根據(jù)不同人的職業(yè)、生活、個性等差異而產(chǎn)生著不同的變化。將語境融入到英語學習中,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英語,分析交流過程中的語境,幫助提升學習者自身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
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必然要通過詞匯開始,并通過各種語境的思維訓練,才能夠真正融入到該國家的文化中去。在生詞的學習中,除了要理解其固定意思之外,還應當要將詞匯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且其意思還可能會發(fā)生變化,因此,通過語境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單詞的意思,根據(jù)上下文來進行猜測性的理解。因此,語境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生詞,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英語與漢語一樣,是一門深奧的語言。雖然學習者能夠通過字典來掌握單詞的釋義,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理解誤區(qū)。比如:龍在我國象征著吉祥、風調(diào)雨順、民族和諧、民族強大,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龍則是魔鬼和撒旦的代表,是迷惑天下、邪惡、暴力的象征。再如,“a lucky dog”在西方文化中是表達“一個非常幸運的人”,而如果中國人對西方文化沒有一定的理解,那么就很容易認為是在貶低他,出現(xiàn)誤解。因此,語境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習者消除理解誤區(qū),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文化。
通常情況下,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會通過前后語境來對語言進行判斷和理解,而在不同的場合中,由于語境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相同詞匯的不同語境表達的意思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基于英語語言學角度,將語境融入到英語學習和翻譯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blue 不僅僅表示藍色,還表示不愉快的心情,當blue 與moon 組成“in a blue moon”的時候,表示極為罕見,“blue-eyed boy”則表示得意門生等等。由此可見,在英語交際過程中,如果沒有對語境及其背景進行深入了解,那么就很可能帶來誤解,導致無法有效理解句子的真正意思,甚至會產(chǎn)生交流誤解。
英語語言學是一門復雜的知識體系,其與漢語一樣,在表達的過程中有很多修辭手法,如果不能對這些修辭手法有準確的理解,就很可能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而導致交流障礙。如果是從事翻譯行業(yè)的人員,若是不能準確理解修辭所表達的真正意思,就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翻譯。在修辭方面,語境的融入主要是通過交流場景的主題、想要表達的含義、感情等呈現(xiàn)出來,使其更具感染力,讓修辭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從而提升語句表達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如:“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中,通過“Newton”來代替“scientist”,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進行表達?!癝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一句中,通過隱喻的方式來表達她是一個鐵石心腸的女人,冷酷無情。如果不了解修辭手法,就很容易翻譯成她是一個有石頭心的女人,出現(xiàn)誤解。
英語翻譯是社會發(fā)展中的信息傳遞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之間起到了良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由于英語的語境自身有著一定的文化特點,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語境有更多的了解,包括說話人所出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歷史背景、思想觀念等方面,從而理解其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樣才能夠準確地翻譯。比如:由于兩國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使得一些文學作品的名字非常難以翻譯,如果沒有較好的文化底蘊、沒有對語境進行了解,那么很容易翻譯成白話文。如:“Gone with the wind”、“The journey to west”,如果沒有對其文化背景和語境進行理解,那么很容易將其翻譯成“隨風而逝”、“去西方旅行”,而其真正的意思是兩部文學作品《飄》、《西游記》。由此可見,翻譯的準確性與語境有著直接的關系,需要相關人員及時做好語境、文化背景、語言知識方面的了解,以縮小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效提高翻譯的整體水平。
總之,在英語語言學視域下,在英語交際和翻譯工作中加強語境的融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幫助相關人員快速理解生詞,同時也能夠消除理解的誤區(qū),為良好的交際奠定基礎。因此,在交際的過程中,無論是在語義方面、詞義方面、修辭方面還是翻譯方面,都應當要從語境入手,更多地了解英語文化及說話人的語境,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所傳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