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日前,弟弟發(fā)來一張老照片,定睛細看,屈指一算,這張照片應該是在“文革”初期拍攝的,已經(jīng)有50年的歷史了。
當年我不滿17歲時就參加了工作,在國家某部級所屬的一機關食堂里上班。機關工作人員大多是經(jīng)歷過長征、抗日、解放戰(zhàn)爭的老干部。他們對我們這些年輕人都熱情地昵稱為小鬼。工作之余,常常和我們在一起打兵乓球、籃球,或郊游等,彼此相處得很融洽。1969年,機關在西北寧夏平羅縣開辦了“五七干校”。我們這些小青年也隨老干部們一起去了寧夏。這張照片就是去寧夏時,幾位小學同學為我送行,在北京車站廣場拍攝的。(后排右三為作者)
我們這些小青年到了寧夏,下地插秧、放羊趕車、鍘草喂馬等,什么活都干。初下水田插秧時,有些女同志,還特意穿著“解放牌”膠底鞋,生怕被地里什么東西扎著。我們幾個小伙兒倒是很皮實,光著腳就下到水田里了,不過確實硌腳。插秧時,在分清什么是稻秧,什么是稗子這個問題上,很讓人費了一番腦筋。稗子是草本植物,葉子很像稻秧,是稻田里的害草,必須要清除掉。農(nóng)活雖然比較辛苦,但大家都很樂觀。一天上午結束田間勞作,在回校部吃午飯路過水渠時,我們幾個小伙兒,一個個比著“扎猛子”往水渠里跳。之后,受到了領導同志的狠狠批評:“你們不要命了······”語氣雖然生硬,但確實對我們很負責任。我們摸摸各自的禿腦殼,低聲說,“下次再也不敢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有些后怕,也不試探水有多深,下面是否有淤泥、雜草、石頭等,就敢做跳水動作?萬一一個猛子扎下去,再也上不來了,單位又如何向家長交代啊?至于“禿腦殼”,是我們幾個小伙兒到了寧夏的當天,就相互剃光了頭發(fā),大有“扎根邊疆”的決心!
大約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我們這個機關就解散了,我們這些小青年全部分回了北京,被安置在地方各個工廠,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