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嘯天 王旭
【摘要】 目的 探究對慢性鼻竇炎患者應用補肺益脾通竅湯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9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抗生素治療,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肺益脾通竅湯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的77.7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2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鼻竇炎患者應用補肺益脾通竅湯和抗生素聯(lián)合進行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 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且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可以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慢性鼻竇炎;補肺益脾通竅湯;抗生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80
鼻竇黏膜出現(xiàn)的慢性炎癥即被稱為慢性鼻竇炎, 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嗅覺功能減弱、頭暈頭痛、流粘性或膿性鼻涕等, 是臨床耳鼻喉科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病癥[1]。該病具有發(fā)生率高、病程時間長以及病情易反復等特點,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均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2]。為探究對慢性鼻竇炎患者應用補肺益脾通竅湯和抗生素聯(lián)合治療對患者臨床療效產生的影響, 本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鼻竇炎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 取得研究結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鼻竇炎患者90例。納入標準[3]:經診斷, 均確診為慢性鼻竇炎;具有明顯的慢性鼻竇炎臨床癥狀表現(xiàn);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4]:基本生活能力欠缺, 不能配合本研究;心、肝、腎以及造血系統(tǒng)等存在程度較重的疾病或功能障礙;同時伴有變應性鼻炎、鼻息肉、哮喘等相關疾病;出現(xiàn)精神異常的情況或存在精神病既往史;患者臨床資料不完善, 不能對其病情進行整體把握。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5例。研究組中, 男25例, 女20例;年齡20~60歲, 平均年齡(39.71±6.77)歲;病程1.5~10.6年, 平均病程(4.77±1.95)年。對照組中, 男26例, 女19例;年齡19~59歲, 平均年齡(38.84±6.73)歲;病程1.3~10.4年, 平均病程(4.69±1.9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同時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抗生素治療, 給予阿奇霉素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60167)0.5 g/次, 1次/d, 連續(xù)服用5 d后間隔2 d再繼續(xù)服用, 持續(xù)治療3周。
1. 2. 2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肺益脾通竅湯進行治療, 補肺益脾通竅湯組方:黃芪、牛膝、赤芍各15 g, 茯苓、白芷、蒼耳子、桃仁、白術、黃芩及辛夷花各10 g, 白茅根及冬瓜子各30 g, 魚腥草及敗醬草各20 g, 炙甘草6 g;按照患者實際情況加用天花粉、蔓荊子、雞內金等;煎服, 1劑/d, 分早晚2次服用, 1個療程為1周, 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臨床癥狀評分 比較兩組患者頭痛、鼻塞、嗅覺功能減弱、流粘性或膿性鼻涕等臨床癥狀評分, 癥狀分為無癥狀、輕度、中度、重度4個水平, 對應分值分別為0、1、2、3分。
1. 3. 2 臨床治療效果 以臨床癥狀消失, 影像學檢查恢復正常為顯效;以臨床癥狀改善, 但影像學檢查尚未恢復正常為有效;以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均未出現(xiàn)明顯改善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3. 3 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痛、皮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鼻竇炎在中醫(yī)上屬于腦漏、鼻淵一類, 在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癥[5]。慢性鼻竇炎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臟腑郁熱的表現(xiàn), 也有可能出現(xiàn)臟腑虛弱的表現(xiàn), 寒熱、虛實并存的情況較為多見[6]。該病癥是因為肺、脾出現(xiàn)異常而導致的, 肺與鼻相生相通, 肺氣虛則會導致鼻功能的異常情況, 脾氣虛則會導致運化的異常, 由此使得體內濁陰、濕濁無法化解, 最終在體內積聚, 引起鼻竇炎的出現(xiàn)[7]。本研究所用補肺益脾通竅湯處方中, 白芷、黃芪、辛夷花等均能夠起到通竅的作用;冬瓜子、白茅根可以排膿祛濕;牛膝、桃仁有化瘀活血的功效;敗醬草、黃芩等則能夠瀉火、清熱, 對慢性鼻竇炎患者的治療有良好成效。另外, 慢性鼻竇炎在西醫(yī)的角度來看一般都是由細菌感染導致炎性反應所引起的, 因此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具有明顯效果[8-11]。
綜上所述, 慢性鼻竇炎患者應用補肺益脾通竅湯和抗生素聯(lián)合進行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 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且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可以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岳, 唐年亞. 補肺益脾通竅湯對慢性鼻竇炎家兔模型NF-κBp65的影響. 中醫(yī)研究, 2016, 29(1):65-67.
[2] 張岳. 補肺益脾通竅湯對慢性鼻竇炎家兔模型IL-6、IL-8的影響.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5, 7(5):4-5.
[3] 黃延昌. 補肺益脾通竅湯治療慢性鼻竇炎39例療效觀察.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6, 23(2):183.
[4] Gordon DL, Radtke CL.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in a horse with systemic and intra-sinus antimicrobials.Canadian Veterinary Journal La Revue Veterinaire Canadienne, 2017, 58(3):289-292.
[5] 趙愛霞, 羅新南. 疏風通竅湯聯(lián)合鼻內鏡手術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觀察.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22):4402-4403.
[6] 張秀強, 沈志森. 疏風通竅湯聯(lián)合鼻內鏡手術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療效觀察. 新中醫(yī), 2015, 47(6):191-192.
[7] 丁元吉, 王紅, 劉孝英. 鼻內鏡手術配合中藥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療效觀察. 四川中醫(yī), 2013, 31(4):86-88.
[8] Jenks M, Willits I, Turner EE, et al. The XprESS Multi-Sinus Dilation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A NICE Medical Technology Guidance. Appl Health Econ Health Policy, 2017, 15(5):1-16.
[9] 梅運偉. 補肺健脾益腎湯加減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4例. 中醫(yī)研究, 2016, 29(3):32-34.
[10] 陳志勇. 補肺益腎祛痰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 中醫(yī)研究, 2013, 26(6):29-31.
[11] 龔昌銀. 補肺健脾益腎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COPD穩(wěn)定期肺脾氣虛證45例. 中醫(yī)研究, 2017, 30(6):42-44.
[收稿日期: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