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曼
(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 合肥 230000)
在當今信息時代中,新媒體短視頻飛速發(fā)展,并且迎合了時代和民眾的需求,因此,較電視民生新聞來說,其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和經濟效益,在當今市場中,更多的觀眾和資本都在逐漸向新媒體集中,從而給電視民生新聞造成了巨大沖擊,大幅度壓縮了電視民生新聞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诖?,電視民生新聞必須要充分了解新媒體短視頻,做到知己知彼,可以在新媒體中汲取知識和技術,從而可以在當今新媒體環(huán)境的互聯網競爭中得到良好發(fā)展。
在新生代媒體之中,短視頻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其要求較低,只要擁有移動終端,就可以進行短視頻傳播工作,同時,還可以將同一個短視頻在多個平臺進行播放和傳播,一般情況下,短視頻時間不會超過十分鐘,因此,得到了不同年齡階段民眾的喜愛。新媒體短視頻主要擁有如下特點:
第一,全民化。究其原因,主要因為新媒體短視頻,可以在多個不同的平臺進行播放,覆蓋和傳播面積都很大,再者,其內容新穎,從而得到民眾的喜愛。
第二,多元化。在我國新媒體短視頻市場中,近期較為火爆的如抖音等軟件,在其平臺之中,不僅有熱點、法律等內容,還包括公益、娛樂等多方面內容。
第三,隨著我國社會、科技、文化等飛速發(fā)展,社會經濟也不斷提升,從而促使我國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
第四,簡單的制作方式,低廉的制作成本。
第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且在其中可以包含很大的信息量。
第六,具有較強的互動和參與性。
新媒體短視頻在當今時代孕育而生,主要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基于大量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當今社會中,民眾無論是在心理方面,還是品位方面都有所提升,因此,人們對于新媒體短視頻的喜愛達到如此高度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在當今時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有效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因此,新聞短視頻是當今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和體現。在新媒體短視頻中,不僅需要利用較為高端的移動設備,同時還利用了多種先進科技,與當前快節(jié)奏的生活相呼應,并且其自身全民化、大數據化等諸多特點,以及其低成本高回報的優(yōu)勢,可以輕而易舉實現高經濟效益的目標,但我國傳統的民生新聞節(jié)目,不僅內容較為死板,同時其具有非常嚴謹的采編流程要求,在進行新聞制作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所制作的視頻在時間方面要十分精確,這與短視頻相比較完全沒有可比性,同時新聞內容單一且枯燥。
隨著新媒體在社會中的盛行,更多的民眾開始不再關注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節(jié)目,而是更加傾向于當今十分火熱的短視頻平臺,從而導致原本在傳媒領域龍頭地位的電視民生新聞節(jié)目,出現了很大程度的分流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電視民生新聞本身的原因,民生新聞不僅內容十分單一,并且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但是在新媒體短視頻之中,所有播放的內容都幾乎是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因此,在新媒體短視頻之中,人們關注和評論的熱點,一般也都是新聞事件居多,同時這也就說明,新聞不再是各地電視臺獨家的傳播內容。新媒體短視頻時代的到來,擺脫了傳統的新聞事件在實踐、渠道、報道者方面的限制,每個民眾個體不僅可以是新聞事件的報道者,同時也可以是新聞事件的參與者之一。另外,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會受到其傳播的機制、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很多民生新聞,都是報道的一天的內容,并且只可以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播放、傳播或者是重播,這種方式在速度、影響力方面與新媒體相比來說完全沒有優(yōu)勢。當前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飛快,更多的人沒有時間看電視,更不用說在固定的時間去看電視民生新聞,而如果是新媒體短視頻,其利用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可以在手機上完成新聞的閱覽,這也是導致新聞觀眾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新媒體短視頻在制作過程中非常方便,而且成本低、傳播速度快,這是傳統新聞媒體無法做到的優(yōu)勢,每個人都可以用手機記錄身邊的新聞,并隨時隨地發(fā)布,并滿足受眾碎片化視聽的要求。當今的智能手機的拍攝功能,幾乎接近專業(yè)攝錄設備,從而延伸出“拍客”的職業(yè),其是自由工作者,可以為多個媒體進行新聞線索和素材的交易,將自己拍到的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和素材賣給平臺。通過拍客一些資訊類短視頻平臺,就擁有了廣泛的新聞手機渠道,另外,在記錄短視頻過程中,沒有過高的設備要求,傳輸也十分簡單,如果是一些突發(fā)事件,專業(yè)記者不可能第一世家你到達現場,而拍客就可以立即用手機拍攝并發(fā)布,這也是削弱記者職能的主要原因。
過去公眾必須通過傳統媒體獲得新聞信息,但當今移動端網絡的發(fā)達,以微博等為代表的自媒體載體正在迅速發(fā)展,短視頻已經被絕大多數人認可。通過互聯網,不僅可以播放多元化的新聞內容,其傳播手段也呈現多元化發(fā)展,視頻傳輸的手段也呈現多樣化,從而就給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人們隨著時代發(fā)展對短視頻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很多資訊都是用短視頻的形式發(fā)布,從而人們逐漸對電視民生新聞喪失了興趣,也忘記了其傳播、宣傳的功能,從而在某種程度來說,新媒體短視頻取代了電視民生新聞的一部分功能。
傳統電視媒體并非完全沒有優(yōu)勢,電視媒體其具有更專業(yè)的人才和更高的公信力,并且代表官方話語權等優(yōu)勢,其手中心中有非常高的認可度,另外,我國的政治體制、傳播環(huán)境,電視媒體具有發(fā)布權、采訪權,這是自媒體所不能比擬的。我國民眾需要快且優(yōu)質的新聞內容,對于這方面來說,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傳統電視新聞如果要保證自己的競爭力,必須要做到,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有更深的深度和全面型,保證其真實性和權威性等,從而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另外,民生新聞在報道中,要提升其地域性,報道與民眾生活相關的內容,提升報道內容的親切感,引發(fā)手中共鳴,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同時要借助電視民生新聞品牌化優(yōu)勢,通過實事求是的調查,給民眾以真相,加強輿論引導。
電視民生新聞要學會揚長避短,資金與技術支持方面,電視民生新聞具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因此,要針對自身情況,打造專業(yè)的采編團隊,從而有效提升節(jié)目的構思、資源文字等方面的功能,另外,要保持專業(yè)電視人的新聞敏感度和資源整合能力等,這是短視頻無法比擬的,雖然新媒體流量多于電視民生新聞,但是傳統電視民生新聞可以借助于自己的專業(yè)采編團隊來提升節(jié)目的質量,在采編、策劃等方面加強,利用電視民生新聞的權威性、說服力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
新媒體獨有的特點,就是可以進行跨平臺傳播和節(jié)奏快、個性化生產等,多個平臺可以第一時間發(fā)布新聞事件,可以立即進行轉發(fā)和重播等。但海量的碎片信息最終導致信息泛濫,從而混亂了手中的關注焦點,由此可以看出,新媒體傳播僅僅停留于新聞表面,沒有相應的深度,很多受眾都只是看到了其表象,卻無法了解到真相。因此,雖然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方面的優(yōu)勢,但其真實度、可靠性等方面還明顯不足,因此,電視民生新聞應該深度挖掘有趣、明了的信息,穩(wěn)定自身形象,提升收視率。另外,要針對新聞事件的起因、過程、影響、結果進行深度挖掘,進而將民生新聞的劣勢轉變?yōu)閮?yōu)勢,追蹤真相,加強自身的感染力、吸引力。
新媒體短視頻的出現,導致電視民生新聞出現分流,部分功能被替代等情況,因此,電視民生新聞應該堅持自身特色,適應時代發(fā)展,朝著融媒體方向發(fā)展,深化新聞報道深度,打造優(yōu)秀團隊,加強輿論引導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