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飛
蒼梧縣嶺腳鎮(zhèn)初級中學 廣西梧州 543100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尤其是初中班主任,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這一特殊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都會比較大,是學生性格塑造的一個關鍵時期。同時班主任工作的性質與一般的任課老師不同,班主任既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又是素質教育的踐行者;既是科學和文化知識的傳遞者,又擔任著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的重任。班主任工作管理在根本上來說就是塑造健全的學生人格和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學生的意識里教師的品行,尤其是班主任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重大的,班主任的世界觀、品行、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的學生。所以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直到現(xiàn)在還是有很多學者、專家都在強調言傳身教,身教勝于言傳,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本身應當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
當下的時代,單純靠著傳統(tǒng)“尊師重教”四個字來約束這些學生,讓他們乖乖聽話,認真學習已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果我們老師在面對學生時面無表情、講話冗長且空洞、處理問題古板守舊、上課照本宣科的話,怎么能吸引住這些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把注意力從各種新鮮刺激的外界事物中轉移回來。
作為班主任,要秉承這一顆寬容的心,在學生犯下錯誤之后引導他們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才是正途。更何況,有時候學生所做的事情并非是錯誤的,只是與正統(tǒng)不符,不符合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優(yōu)秀”的話,作為班主任老師,就更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來接納這種“特殊”。畢竟我們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健全、健康的人格,而不是教育千篇一律的人格和思想。只有我們能夠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學生,并引導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在錯誤中成長,那學生也不會對老師產生抵觸和距離感。
還需要班主任老師能夠與時俱進,跟上學生們的腳步,了解他們的思想和觀念,玩他們所玩、想他們所想,這樣跟學生之間的代溝就會縮小,距離就會拉近,同時可以站在一個更成熟和全面的角度上來看待他們的世界,引導他們。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作為班主任,要根據(jù)本班級學生的問題特點、日常行為及管理矛盾等等制定班級管理規(guī)定,要鼓勵學生成員積極參與到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中,要將班級規(guī)章制度公示于學生全體,讓學生全體之間討論修改以達成認同,進而加大執(zhí)行力度,明確告知學生有錯必罰、有過必究,讓學生在嚴格的班規(guī)下做到安分守己、嚴于律己。
班主任和幾十個班級學生朝夕相處,從心理上講,最喜歡行為規(guī)范良好、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但是一個班難免有一些行為欠佳的學生,即使品行優(yōu)秀的學生有時也難免犯錯誤。所以"批評"作為班主任管理的工具之一就會隨時用上。經過不斷的反思和探索,在班級日常管理中我盡量少用批評,多用表揚,在師生關系中盡量營造和諧的氣氛,尊重學生的個體人格,讓學生身上不好的一面,通過老師的外在幫助,內化為本身的需要。有時不得不使用批評,我也盡量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給學生指出缺點以個別交流的方式進行,盡量不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某一同學,維護每個同學的自尊心;第二,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先表揚,后批評;第三,盡量不使用讓犯錯誤的孩子在全班進行檢查的方式。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管理者,因而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加強班級凝聚力,從而營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構建班級文化就是很好的管理方法,以獨特的班級文化為紐帶加強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增大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增強集體榮譽感,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班集體的共同發(fā)展。
初中班主任應認識到班級管理工作并不是自己的個人事情,而是讓班內整體學生均參與管理,讓他們享受到民主權利,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主動“參政”、“議政”,協(xié)辦和籌劃各項日常事務。實施民主化班級管理模式,給予所有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平等機會,可讓他們親身感悟到班級管理的辛苦,管理能力得以增強。同時,初中班主任需采用委任、自薦、推舉、競選等多個方式,將有一定管理組織能力、愿意服務和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任命為班干部,通過加強建設班干部團隊讓他們進行自我管理。
總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較為艱巨的任務,在組織班級活動時會遇到很多問題,班主任要積極尋找解決措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