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睿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 210046
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語言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不斷產生的新詞和新流行語因其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被廣泛運用,不少研究者從不同視角對新詞匯的來源、構詞手段、構詞特點和規(guī)律等方面進行研究。新詞的語義建構過程是新詞語義組成成分語義、語境意義以及新生概念之間的相互整合過程。因此,本文基于認知主義語言學中的概念整合理論對2017年度新詞——“灰犀牛”進行探究,解析其新創(chuàng)意義的形成。
Fauconnier&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是對心理空間理論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該理論的研究重點轉向論述兩個心智空間中的信息如何互相映射并整合起來,以解釋新概念產生之根源,即“對兩個來自不同認知域的概念有選擇地提取其部分意義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復合概念結構”(張云秋、王馥芳,2003)。
概念整合理論的關鍵是概念整合網絡。典型的概念整合網絡包含四個心理空間,即兩個輸入空間,一個類屬空間和一個復合空間。概念整合的過程中,心理空間通過組合、完善、拓展三個途徑確保整合過程的順利進行。組合指輸入空間中的元素通過建立某種關系在融合空間中組合起來;完善步驟中,人們的背景知識被激活,從前一步驟組成的結構通過背景知識豐富,最后通過想象力將心理空間拓展。這三個步驟是人類在認知客觀世界的基礎上獲得新概念產品的連續(xù)過程(張瑋玲,2017)。
“灰犀?!边@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于2013年1月在達沃斯全球論壇上提出的。2017年7月,人民日報刊發(fā)《有效防范金融風險》一文,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增強憂患意識?!确馈昂谔禊Z”,也防“灰犀?!?,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這是人民日報首次提到“灰犀?!备拍?,此后,“灰犀?!币辉~頻繁見于報刊雜志和網絡,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的報道中。
例如:1.“灰犀?!安蝗莺鲆?,用預警機制化解股市風險(新京報,2019年2月21日)2.美國國債經濟突破22萬億美元,又一頭威脅世界經濟的“灰犀?!??(文匯報,2019年2月15日)
“灰犀牛”經常被當做金融術語使用,例1-2就主要指在金融市場內經常被提示卻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的大概率風險事件,例如股市風險、國債攀升以及整體金融市場的危機。
下面的例子:1.養(yǎng)老問題 緩緩奔來的“灰犀牛”。(金融界,2018年11月15日)2.倪鵬飛:房地產稅開征不應前怕狼后怕虎 若貽誤時機恐現(xiàn)樓市“灰犀?!保ㄈA夏時報,2018年8月21日)。
“灰犀?!币辉~也廣泛用于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借以指代那些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危機,比如例3-4中的養(yǎng)老問題、房地產稅等問題。從全球化視角來看,當前全球化、氣候變化、難民等全球性社會問題都正面臨巨大的“灰犀?!憋L險。
在米歇爾·渥克《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中,作者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在非洲大草原旅游的游客,因為想拍一張完美的犀牛照片而忽視了向導不要距離犀牛太近的警告,直到距離犀牛很近的時候游客才意識到危險,而當犀牛以幾倍于人類奔跑的速度向游客沖去,游客想逃脫卻發(fā)現(xiàn)可行的方法都已失去時機不再奏效。隨后在書中,作者用該詞來指代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事件。
“灰犀?!焙汀按蟾怕是矣绊懢薮蟮臐撛谖C事件”,兩者之間存在“厚積薄發(fā),前期不受重視,但爆發(fā)后后果嚴重”的共同特征,但它們并不完全相關,因為分屬于動物和事件兩個空間域,從早期理論運用上來看,似乎并不能將兩者進行整合。
而沈家煊在2006年提出的“糅合性整合”,就是將兩個相似但不相關的概念整合,糅合的基礎是相似性,由相似性將兩個不相關概念域中的相似性成員的性質整合在一起而產生新概念意義,這一整合具有隱喻結構。因此,“灰犀?!边@一動物空間域的屬性,激活我們對相似卻不相關的事件空間域成員“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事件”整合在一起產生新概念意義(邱艷萍,2014)。
輸入空間1中的灰犀牛,其特點是反應遲緩、看似不具備危險性、脾氣暴躁,而在輸入空間2中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事件,其特點是潛伏期長、易被忽視、破壞巨大。在認知推理過程中,這兩者的性質通過跨空間映射,將兩個輸入空間有選擇地一起投射到復合空間,形成了新創(chuàng)結構:灰犀牛是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事件。在此基礎上,認知模式將兩者的意義進行組合,并借助有關灰犀牛的背景知識的完善,通過聯(lián)想賦義進行拓展,得出“灰犀?!币辉~的隱喻意義。
作為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詞匯的創(chuàng)造尤為迅速。通過概念整合理論的分析,既可以解釋新詞的意義建構,也可以探索新詞表層含義背后所隱藏的人類深層思維認知,為詞匯意義和認知主義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