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二月中旬的柏林,氣溫剛剛好,輕風吹在臉上已經(jīng)有了春天的味道。柏林不是自帶浪漫氣質(zhì)的城市,這次卻從內(nèi)而外散發(fā)著讓人歡喜的光芒。我在一個傍晚抵達這座藝術之都,開啟了一趟奇妙的旅程。
這是我第一次帶著作品來到國際電影節(jié),心情雀躍激動之余,也感到肩上的責任更加沉重。在看到成片之前,我一直隱隱擔心自己的表演會給影片拖后腿。然而重逢的喜悅還是瞬間沖淡了擔憂,導演和劇組老師們對我關切有加,不斷鼓勵。在他們眼中,我仍然是那個海邊小鎮(zhèn)少年星星。
《地久天長》終于首映了。3個小時的電影,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黃岐半島,腥咸的海水味道仿佛還在鼻腔,我邁一邁步子便能從這艘船跳到另一艘船,舷窗外的天空湛藍純粹,陽光熾熱閃耀。這段屬于少年劉星的記憶,被不斷變幻的影像慢慢喚醒。
對我而言,劉星這個角色很特別,我一直覺得他根植在我的身體里,帶著我完成了一趟心靈旅程。那天我坐在黑暗寬闊的影院,和觀眾一起第一次從旁觀者的角度打量他。電影里的星星比我稍大幾歲,我們是自我意識很強的一代人。當我們沉浸在自己設定的理想人生中時,很少將目光投向我們的父母。父母一直操心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家庭,我們卻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他們的生活,也不明白他們是怎樣在時代洪流中奔波和改變的。
我少年離家,已經(jīng)習慣了遠行,與爸爸媽媽相聚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F(xiàn)在他們更多是從電視機和手機視頻影像里見到我,就連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也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只為及時看到我的消息和作品。在拍攝《地久天長》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小時候爸爸媽媽周六日牽著我外出游玩,爺爺耐心地教我念詩寫字,奶奶總是一臉慈愛地望著我,在學校里發(fā)生的所有事情我都會嘰嘰喳喳一股腦說給他們聽……這些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地久天長,人間美妙。電影放映結束,身邊傳來了斷斷續(xù)續(xù)的抽泣聲。望著銀幕上滾動的字幕,我慢慢意識到,也許父母的一生,都在和孩子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