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和
永興縣便江鎮(zhèn)碧塘中心學校 湖南郴州 423300
小學語文閱讀教育是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一種教育,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是現(xiàn)階段下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種基礎能力,能使學生們受益終身。由于小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而對于一些語文的基本形式認識也不足,所以這就體現(xiàn)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了。這就要求小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制定一些教學策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在我國,小學教育大多是以填鴨式教育為主,在進行教學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積極性不高,課堂學習氛圍低下,部分同學產(chǎn)生厭學情緒,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有一些老師只是機械式教學,完全沒有照顧到一些學生的上課情緒,再加之學生在上課時由于學習情緒不高容易走神,容易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樣就會錯過老師所講的重點知識內容,容易導致學生成績差。此外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差,老師只是一方面單純的講課,并沒有及時對學生針對性的提問,這就導致學生容易跟不上老師的教育思路,自然就容易導致學習成績差。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是指小學語文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閱讀教材的特色,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結合教學內容制定科學且具有特色的教學計劃,以促進小學生上課積極性的提高,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閱讀能力。
小學生的字、詞、句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要提高學生看文識字的能力和對句子、段落的理解能力。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激勵的方式鼓勵大家積極識字、積極理解和交流。
興趣是第一老師,學生唯有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夠大量地進行閱讀和精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首要任務,便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大量閱讀練習可以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抓關鍵詞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寫作文一直被大部分學生認為是“老大難”,一提起寫作文學生就直搖頭。學生閱讀量的提高以及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在寫作文時幫助學生尋找思路,不斷提高學生寫作文的能力,提升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等。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時,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直觀性特點,讓課堂學習過程變得新穎而具有表現(xiàn)力與親和力,從而形成對學生大腦思維的沖擊與強化。
語言文字作為自然事物和現(xiàn)實生活的抽象符號,其代表意義并非都顯而易見。特別對那些形容詞來說,需要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環(huán)境或意境中,變客觀為直觀,化抽象為形象,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文字的含義,從而牢記那些詞語。例如《桂林山水》一課中,雖然“波瀾壯闊”與“水平如鏡”同時出現(xiàn),可讓學生對比理解“波瀾壯闊”一詞,但身為四年級的平原孩子,沒見過大海,無法想象大海的強壯與遼闊,僅靠教師的解說無疑是紙上談兵。這時,如果教師播放一段錢塘江潮的小視頻,洶涌的波濤立即給孩子不同的震撼——哇!這就是“波瀾壯闊”呀!短短的十幾秒鐘,卻能在孩子心中留存幾十年。
小學生對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較為強烈,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并進行正確引導,讓其將好奇心的注意力轉移到閱讀學習中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將對小學語文閱讀指導帶來更好的效果。
學生性格各有不同,有的外向,在課堂中比較活躍,也有的靦腆,不善于在人前表現(xiàn)自己。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能會疏忽相對內向的學生,提問發(fā)言多由大膽外向的孩子包攬。為彌補這一課堂弊端,嚴格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原則,教師可運用小組合作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自由結成小組,閱讀之后先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看法。自由結組讓內向的學生有選擇自己好朋友的可能性,在發(fā)表觀點時就不會太拘束。另外,小組內充分的閱讀交流也可讓學生集眾之所長,從而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對更加深刻地閱讀理解有所裨益。
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已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學生閱讀指導再不能局限于課內與課本。學校要充分開放圖書館閱覽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教師要經(jīng)常地適時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并重視引導學生由被動閱讀向主動閱讀發(fā)展轉變。
要改進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薄弱現(xiàn)象,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小學語文閱讀老師在教育方法上進行改變,從而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促進小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增加知識的儲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