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燕波
新疆巴州石油一中 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兼德育處干事多年。在德育處這些年接觸到不少學生,凡到德育處來的學生要不是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要不就行為習慣不好、厭學、調(diào)皮,愛破壞公物、在嚴重一點的就是打群架、離家出走等等的學生。他們讓班主任不放心,讓學校不放心,也讓家長也不放心。每天我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當“警察”,調(diào)查對打架、逃課、破壞公物等違紀的學生,然后進行批評教育。下面我個人談談對三個方面的感悟。
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充分遵循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對照標準在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家庭教育重在習慣的養(yǎng)成,結合日常生活,給孩子以教育和引導立規(guī)矩,甚至可以撰寫可操作性的步驟,給孩子做好示范性教學。好孩子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旅程,在兒童內(nèi)心播下好孩子的種子,明確好孩子的標準,將會在教育中少走彎路,享受快樂。幾年來通過接觸這些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共性的問題,第一父母離異,家里沒人管,到初中的時候想管又管不住。第二家人太過于溺愛孩子,孩子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時候學生犯比較嚴重一點錯誤會請家長來校了解情況,或是告知家長孩子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況。個別家長會說孩子在家里或是以前都是好好的,現(xiàn)在到學校來就變成這樣了,反而還在質(zhì)問老師是怎么教育的。這樣的誤解作為教師的我們又能說什么。現(xiàn)在大家常調(diào)侃說的5加2等于零,上學5天所學感所感,在家兩天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孩子在家中學到的東西往往比學校中的多,家長是學生的最好榜樣,所以家庭教育在學生教育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學校教育:人民教師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為首任。我相信不管是多大或是多小的學校都是想把學生教好,所有老師不光是教授學生書本上的東西,還會教學生善待別人,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F(xiàn)在部分家長對學校教育也存在很多的誤解,家長總是希望把學生送到學校來以后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學校就應該把它培養(yǎng)成一個天才,每個學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都是好的,只是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我國學校也在改革中教育有存在不足之處,當然好的占到了絕大多數(shù)。一方面讓學生接受到了思想的教化,懂得了做人的基本原則和因該的處事法則。還讓學生很早就沐浴在知識的海洋里,使他們的價值觀能過早的建立。普遍的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和文化水品。這是學校教育對學生積極的影響。不足的是過于的理性,太看重答案本身的分量,那樣過早的就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的立體化?,F(xiàn)在中國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變,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更完美的學校教育體制會讓我們的學生受益匪淺?,F(xiàn)在不是也興起了一波教育的改革風。我們需要走的路還比較遙遠。
社會教育:現(xiàn)如今用80后一代人的說法就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F(xiàn)在信息很發(fā)達學生了解到的信息也比較復雜,對學生沒有起到一個教育作用,反而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與追隨,再加上青春期性格上的“任我行”。部分學生和一些社會閑雜人員混在一起,不知不覺受到這些人的影響,在將這些問題帶入校園影響周圍的同學,個人成績迅速下降,還經(jīng)常受批評。加之家里監(jiān)管較少,學校批評教育也不起用,到此時什么也就都沒辦法挽回。記得去年九年級有一個班的三個學生,集體曠課不上學,也不回家在外面呆了兩三天才回家。后來經(jīng)學校德育處了解,這三個學生因為學習上“欠賬”太多到九年級復習的時候課堂上聽不懂,在學校覺得也沒有意思,所以商量不上課出去玩,晚上在一些所謂朋友那過夜。家長也四處找了,也報警了,等身無分文的時候又回家了。由于平時家長工作比較忙,總是加班沒空管孩子,任其在家玩耍,有時候說是在同學家玩,就不回家了。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先列,所以導致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現(xiàn)在出問題了,想管卻又管不住,管嚴了孩子動不動就不回家,或是離家出走。在外面就和社會上的閑雜人等呆一起。這也就是無法挽回的結果了。
綜述以上三點,家庭、學校、社會他們?nèi)咧g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家庭不僅是學生物質(zhì)上的保證,還應關注孩子心理想法,很多時候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家庭與孩子感情交流不夠,不能幫助和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是采用罵就是一頓暴打的方式進行教育,以這樣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最終必將出問題。在學校里學校承擔了學生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做人的教育。但這些都只是給學生進行說教,還需要在家里加以鞏固,提高,最終落實到行動上。這就需要家庭和學校多加溝通,特別是家長和班主任的溝通。平時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去向,對孩子的事要做事了如指掌,但是又不過于干預太多。掌握好這個度。至于社會教育那就更需要父母在孩紙面前傳遞正能量,也希望社會上的每一個個體多傳遞正能量,給我們的后輩做好榜樣,教育無處不在,教育孩子不能只靠學校,要靠整個社會中的你我他。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