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海強
急性肺栓塞(APE)是臨床常見急危重癥之一,病情發(fā)展迅速,且病死率較高[1]。APE是由內(nèi)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動脈主干所致的肺循環(huán)障礙,與血流淤滯、高凝狀態(tài)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損傷有關,常是手術、創(chuàng)傷、惡性腫瘤、長期臥床患者及妊娠、口服避孕藥物者的常見并發(fā)癥。目前,APE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其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變,典型胸痛、呼吸困難、咯血三聯(lián)征者所占比例不足30%[2],溶栓和抗凝是其主要治療措施[3]。利伐沙班屬于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具有強效抗凝作用[4-5]。丹紅注射液為復方中藥制劑,具有多組分、多靶點等作用特點,且不良反應少、耐藥性發(fā)生概率低[6-7]。目前,有關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治療APE的臨床療效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治療APE的臨床療效,并分析其對凝血功能、血管內(nèi)皮功能、炎性反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8年4月西安市長安醫(yī)院收治的APE患者80例,均符合《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指南》[8]中的APE診斷標準,并經(jīng)肺血管造影確診。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40~66歲,平均年齡(50.2±8.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38~64歲,平均年齡(48.5±7.6)歲。兩組患者性別(χ2=0.220)、年齡(t=0.96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西安市長安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2)伴有凝血功能異常及有活動性出血者;(3)妊娠期婦女。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抗感染、止痛、絕對臥床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利伐沙班(Bayer Pharma AG生產(chǎn),生產(chǎn)批號:16035706)治療,1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給予丹紅注射液(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生產(chǎn)批號:160703)聯(lián)合利伐沙班治療,丹紅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 ml靜脈滴注,1次/d,利伐沙班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6個月。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8]治愈:治療后患者血流動力學良好,栓塞征象緩解,呼吸困難、胸痛、低氧血癥及低碳酸血癥等基本消失;顯效:治療后患者血流動力學、栓塞征象改善,呼吸困難、胸痛、低氧血癥及低碳酸血癥等明顯好轉;有效:治療后患者血流動力學、栓塞征象輕微緩解,呼吸困難、胸痛、低氧血癥及低碳酸血癥等有所減輕;無效:治療后患者血流動力學持續(xù)惡化,栓塞征象無變化甚至出現(xiàn)加重,呼吸困難、胸痛、低氧血癥及低碳酸血癥等無明顯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
1.4.2 呼吸頻率、心率及動脈血氧分壓(PaO2) 采用德國德爾格Infinity Kappa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頻率、心率;采用動脈血氣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O2。
1.4.3 凝血功能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采用STA-R Evolution Experts series全自動血細胞凝集分析儀(法國Stago公司生產(chǎn))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及纖維蛋白原(FIB)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D-二聚體、蛋白C(PC)、蛋白S(PS)及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其中D-二聚體試劑盒購自上海科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PS試劑盒購自上海瓦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PA試劑盒購自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4 血管內(nèi)皮功能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管內(nèi)皮功能指標:采用ELISA檢測血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內(nèi)皮素 1(ET-1)、血栓素 B2(TXB2)、6-醛前列環(huán)素F1a(6-k-pGF1a)、一氧化氮(NO)水平,sICAM-1試劑盒購自上?;鈱崢I(yè)有限公司,ET-1試劑盒購自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XB2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lián)生物試劑科技有限公司,6-k-pGF1a試劑盒購自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O試劑盒購自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5 炎性因子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抽取患者肘靜脈血2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3.5 cm),留取血清并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待測,采用ELISA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10(IL-10)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4.6 不良反應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分析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u=1.321,P=0.093,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治療前兩組患者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呼吸頻率、心率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凝血功能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者PT、APTT及FIB、D-二聚體、PC、PS、t-P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T、APTT長于對照組,F(xiàn)IB水平高于對照組,D-二聚體、PC、PS及t-P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血管內(nèi)皮功能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sICAM-1、ET-1、TXB2、6-k-pGF1a、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ICAM-1、ET-1、TXB2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6-k-pGF1a、NO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炎性因子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比較(x±s)Table 2 Comparison of respiratory rate,heart rate and PaO2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x±s)Table 5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6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發(fā)生惡心6例、嘔吐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5%;觀察組患者發(fā)生惡心1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65,P=0.02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x±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clotting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管內(nèi)皮功能指標比較(x±s)Table 4 Comparis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PE是來自靜脈系統(tǒng)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導致的疾病,主要病理特征為肺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障礙[7,9-10]。抗凝是目前臨床治療APE的主要措施之一。利伐沙班屬于新型口服抗凝藥,目前作為歐美國家APE患者一線用藥已在臨床廣泛使用[9-10]。藥理學研究表明,利伐沙班主要通過直接拮抗游離和結合Ⅹa因子而發(fā)揮抗凝作用,且口服后可迅速吸收[11]。既往研究表明,利伐沙班與低分子肝素治療肺栓塞的臨床療效相似[12-13]。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利伐沙班治療肺栓塞的安全性較高[14],且可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15]。APE在中醫(yī)學理論中屬“瘀血證”范疇,主要病機為寒凝血脈、熱邪瘀滯、痰飲等導致血行不暢,血液瘀滯形成血栓阻滯經(jīng)脈[16]。丹紅注射液主要由紅花和丹參組成,二者均具有活血化瘀、通脈舒絡等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治療APE的臨床療效與單用利伐沙班相似,但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能減少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安全性較高。黃園等[17]研究表明,丹紅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呼吸頻率、心率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提示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能有效改善APE患者臨床癥狀,分析其原因可能與丹紅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有關[18-19]。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PT、APTT及FIB、D-二聚體、PC、PS、t-PA水平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T、APTT長于對照組,F(xiàn)IB水平高于對照組,D-二聚體、PC、PS及t-PA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能有效改善APE患者凝血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與丹紅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功能有關[20-21]。
sICAM-1在細胞遷移、炎性反應、免疫活性、細胞活化和免疫識別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導致血管壁損傷、激活血小板,增加血液黏稠度并誘導血栓形成;ET-1具有較強的縮血管作用;TXB2與6-k-pGF1a相互拮抗可維持血管收縮功能;t-PA是反映血管內(nèi)皮功能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NO由血管內(nèi)皮細胞合并和釋放,對保持血管穩(wěn)態(tài)具有關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sICAM-1、ET-1、TXB2、6-k-pGF1a、NO水平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ICAM-1、ET-1、TXB2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6-k-pGF1a、NO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能有效改善APE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能有效減輕APE患者炎性反應。
綜上所述,與單用利伐沙班相比,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利伐沙班并不能有效提高APE臨床療效,但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凝血功能及血管內(nèi)皮功能,減輕炎性反應,減少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