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琴
桂林市大河中心校 廣西桂林 541000
音樂欣賞教學,是整個音樂教學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欣賞可擴大學生音樂視野,積累音樂詞匯,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文化及世界音樂文化的情感。音樂欣賞涉及政治、歷史、地理、自然知識、風土人情等方面,既可提高審美能力,也可陶冶道德情操。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農村音樂教學中往往忽視了音樂欣賞教學,致使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普遍較低。為了進一步搞好農村小學的音樂欣賞教學,我從“聽”和“說”兩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意境是美學的核心范疇,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終極追求。在我們周圍,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鳥叫蟲鳴、水流草動、雨落風起,等等,這些都是音樂語言的重要來源。如《風雨雷電的故事》、《敲一敲》等表現(xiàn)的就是大自然的聲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從感悟自然聲音做起。農村學校周圍有著廣闊的活動環(huán)境,是一個天然的“聽覺訓練場”,具有城鎮(zhèn)學校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教學實踐中,我?guī)ьI學生走出校園,在田間聽各種鳥叫,聽風吹禾苗的聲音,聽各種農機具的聲音,聽各種勞動的聲音;布置一些課外作業(yè),如下雨時紅薯地和甘蔗地雨打葉子的聲音有什么不同?記憶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聲音等,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音樂,引導學生感受、討論,培養(yǎng)他們的聽覺技能和聽覺記憶。
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認為,音樂中的節(jié)奏是比旋律更為基本的元素。節(jié)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旋律則不可以沒有節(jié)奏,節(jié)奏是音樂的生命和動力。每個兒童對音樂的欣賞首先是從感知節(jié)拍開始的,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jié)奏。學生往往會混淆不同的節(jié)奏類型,如果死記硬背,會給學生帶來許多困難。教師可根據生活中不同聲音的特點,歸類比較,讓學生反復練唱,對比分析。如在學習×·×節(jié)奏和××·節(jié)奏時,我問學生:“汽車喇叭是怎么叫的?夏天知了是怎么叫的?”學生答:“笛笛,笛笛;知了,知了?!边@時我就給學生指出,前者就是××·節(jié)奏,后者就是×·×節(jié)奏。學生馬上就學會并記住了。這不但對視唱有所幫助,而且增加了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這種方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欣賞課。如我在教《春天》這首歌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景,除了用圖畫引導外,還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憶自己在春天看到的桃花、麥苗、天空的景象。我把這種方法叫做“過電影”。學生閉上眼睛后,頭腦里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睜開眼睛后,就會產生深刻的體驗,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音樂是一種神奇而美妙的藝術,帶給我們無限美好的聽覺享受。更為奇妙的是,這些音符的組合竟能時時撥動著人的心弦,或徐緩優(yōu)美,或激情神往,把你帶進崇高的美的境界。如在教音樂欣賞課《鈴兒響叮當》時,我出示雪景圖,雪橇,圣誕老人……在歡快的歌聲中把學生引入快樂的世界,讓學生細細體會作者歡快的心情,激起學生無限的遐想,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歌。學生通過反復的“聽”,培養(yǎng)了對音樂的感受力,提高了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使自己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新課標明確指出:“音樂欣賞教學應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p>
教師根據音樂內容及形式特點,簡短形象地介紹作品的內容及總的情緒特征,使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正確且全面的印象,并產生相關的聯(lián)想和想象。樂曲教學時,我按照樂曲的內涵及自己對曲子的理解,自編小故事讀給學生,借以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如在欣賞《什么動物出來玩》這一樂曲前,我就按自己的理解,讓學生分別模仿小鴨子的各種姿勢與動作,這對學生理解樂曲有極大的幫助。
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大致分為音樂審美直覺、音樂審美體驗和音樂審美升華三個階段。欣賞者必須通過親身聆聽音樂,直接接受音樂信息,獲得直觀審美感受。特別是在音樂審美體驗階段后,欣賞者處于一種主動的狀態(tài),是一種積極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想象、聯(lián)想和情感在欣賞審美體驗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欣賞者在審美直覺和審美體驗的基礎上,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實現(xiàn)了客體與主體的融合,與音樂作者發(fā)生了情感共鳴。這是更高層次的欣賞,是欣賞的深化。由于學生的水平有限,特別是農村小學生接觸面較窄,而且語言能力低,我對學生表達不做任何規(guī)定,可以不用專業(yè)術語,也不分對與錯,只讓學生談自己的真實認識與感受,重在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不論學生說得好不好,都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在欣賞后有各自的感受就夠了,集體的欣賞過程也只追求大致相近,教師決不生硬地將所有人的感受統(tǒng)一起來。
為了提高音樂欣賞的教學效果,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突出所欣賞音樂作品鮮明的基本形象,確定“聽”的內容;二要重視生動形象的歌詞,明快的節(jié)奏,符合樂曲主題的解說,并以此選擇不同的“聽”的方法;三要合理處理欣賞與學生活動之間的關系,側重積累聽覺記憶和欣賞經驗,積極進行教師演示“說”和學生表述“說”,引導學生將欣賞到的模糊的音樂感受“說”出來,深化欣賞,將欣賞“進行到底”。實踐表明,只要我們處理好這幾個方面,音樂欣賞教學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