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艷
平果縣果化鎮(zhèn)中心小學 廣西百色 531400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我國的義務教育從小學開始就設置有語文學科,就是讓學生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語文、學習語文、感悟語文,讓學生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到我國祖國語言的魅力,進而學好語文。到了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的難度也升高了,內(nèi)容增加了很多,這對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是很有難度的,要想學生學好語文是不容易的,也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通過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有體會,要想達到理想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果,需要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每個老師都應該知道,要想學好某門學科,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對此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我認為首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當前還是有很多老師覺得自己是教學的主人,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讓學生完全聽從于自己,上課嚴肅沒有笑容,讓學生感覺緊張,我想反問一下,如果你是學生,這樣的老師你會喜歡嗎?特別是到了小學高年級時期,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喜好,認知能力與辨識能力都有所提升,學生就會喜歡哪位老師就會喜歡學那位老師教的科目,那么就容易學好這門科目。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這個老師,就不要說自主學習了[1],就是老師強迫他們學習他們可能也不會去學習。其次我覺得,在課堂中教師的語言評價對孩子的主動學習會有很大的影響。誰都愿意聽贊揚鼓勵的話,好的評價容易讓學生對所學科目產(chǎn)生興趣,如果老師總是批評學生,說一些讓學生喪失信心的話語,那么一定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失去了學習自主性。作為一位老師,我們一定要時刻鼓勵學生,并且不吝惜于自己的表揚和鼓勵,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讓他們對自主學習產(chǎn)生更進一步的興趣,從而主動去學習,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內(nèi)容非常豐富,它就像是一座資源豐富山,學生要想達到頂峰,必須腳踏實地,層層攀登。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幫助學生登上頂峰的最佳助力。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材所選擇的課文均是含金量較高的文章,不但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要求,還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反映了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另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內(nèi)容豐富多彩,文質兼美且形式多樣,綜合性的語文教學模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提升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在六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每一篇主體課文中都有一個內(nèi)容是“我的視角”,這部分占據(jù)的空間比較小,但是這部分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卻是很重要的。只有方寸之地,短短幾十個字,即會擴展學生的視野,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管是補寫、續(xù)寫還是擴寫,也不管是運用、提示還是延伸……因為這些簡短精悍的文字使學生覺得心境豁然開朗了,給固有的思維打開了一扇窗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強化自己的能力,使得學習效果不斷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怎樣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我認為,小組合作在學習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能夠集中大家的智慧,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是很重要的。例如我在六年級語文課堂中設計的“暢所欲言”這個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我都給學生留5-10分鐘的自由交流和討論的時間,針對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寫作風格、不同的修辭方法等等,鼓勵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長期堅持,使學生的探究能力不斷提升,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多質疑,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只有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在質疑的過程中,孩子們就能夠充分地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主動分析、探究,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不斷提升,由此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要想學好小學高年級語文對于學生而言是有難度的,因為小學生的認知度、理解力、探究能力等均不是很高,語文需要學生具有綜合能力才能學好,因此語文教學質量普遍不高。通過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識到,要想取得理想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老師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去學習,由此不斷提升教學質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