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天津港口醫(yī)院骨科 (天津 300456)
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屬于血管性疾病,是一種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常發(fā)生于長期臥床、骨折、創(chuàng)傷及各類手術后,若不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可能遺留血栓后綜合征,導致患者下肢功能喪失,嚴重者還可能引發(fā)肺栓塞,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DVT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物理預防、藥物預防及兩者聯(lián)合預防,但單純的藥物預防無法達到理想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討空氣波壓力治療儀結合護理干預預防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術后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男39例,女17例;年齡31~68歲,平均(49.26±5.87)歲;其中下肢大隱靜脈曲張11例,膝關節(jié)置換術9例,脛腓骨骨折10例,腰椎間盤突出7例,髖部骨折6例,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8例,胸椎骨折5例。觀察組男37例,女19例;年齡32~66歲,平均(48.89±5.64)歲;其中下肢大隱靜脈曲張12例,膝關節(jié)置換術8例,脛腓骨骨折11例,腰椎間盤突出9例,髖部骨折5例,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7例,胸椎骨折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對照組術后采取護理干預。(1)健康宣教:術后,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向其詳細講解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危險性及預防方法,提升其認知水平,增強其重視度,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充分配合;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深靜脈血栓形成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包括疼痛、腫脹、發(fā)涼等,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及時反映。(2)心理護理:術后應積極與患者溝通,給予安撫及鼓勵,減輕其心理負擔,提升其治療積極性。(3)飲食護理:術后應叮囑患者多飲水,改善血液黏稠狀態(tài),以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率,同時,還應叮囑患者進食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4)按摩及早期活動:術后應幫助患者抬高雙下肢,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按摩,15~20 min/次,1次/d;術后根據(jù)患者情況,可對下肢肌肉進行適當?shù)氖婵s活動,包括足背屈伸、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等運動,還可增加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的被動及主動屈伸,運動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運動強度,25~30 min/d,2次/d。(5)用藥指導。遵醫(yī)囑使用抗凝藥物,并叮囑患者嚴格遵照醫(yī)囑用藥,避免自行更改藥量、減少或增加用藥次數(shù),甚至停藥。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用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型號:Airpro_600)進行干預。幫助患者穿套筒、墊按摩墊,正確連接連接管及套筒,根據(jù)患者的體重設定治療壓力為50~200 mmHg(1 mmHg=0.133 kPa),通常選擇130 mmHg,壓力大小根據(jù)患肢舒適度進行調(diào)節(jié)。每個階段持續(xù)時間為3 s,20 min/次,2次/d,1個療程為7 d。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不斷巡視,詢問患者感受,根據(jù)患者情況適當調(diào)節(jié)壓力,并向患者講解相關注意事項,使其充分配合。
對比兩組D-二聚體濃度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1)D-二聚體濃度:分別于術前及術后1周利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CA-1500型血凝化儀器,并利用膠乳免疫比濁法進行測定。(2)并發(fā)癥包括肢體疼痛、肢體腫脹及深靜脈血栓形成,其中深靜脈血栓形成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
術后1周,兩組D-二聚體濃度均高于同組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周,觀察組D-二聚體濃度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D-二聚體濃度比較
觀察組肢體疼痛、肢體腫脹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率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骨科手術通常時間較長,導致患者血小板的黏聚能力提升,術中輸血還將改變患者的血液成分,術中激惹反應將增加血小板量,導致患者凝血時間縮短。此外,由于患者長時間禁食,失血量過多,若術后未及時補充水分將導致患者脫水,進而增加血液黏稠度及靜脈血栓形成風險[3]。
護理干預是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降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中兩組均采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按摩及早期活動。通過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及家屬明確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使其更加重視,并可積極、主動加入到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工作中;患者因自身疾病及術后需長期臥床的影響,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及時采取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負面心理,提升其治療依從性;術后飲食護理是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關鍵,應督促患者術后多飲水,改善其血液黏稠狀態(tài),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術后幫助患者按摩,早期進行活動,可進一步降低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風險[4]。D-二聚體是反映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的重要指標,其水平越高,則代表血栓形成風險越高[5]。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周,兩組D-二聚體濃度均較術前升高,但觀察組D-二聚體濃度較對照組低,觀察組肢體疼痛、肢體腫脹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率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空氣波壓力治療儀結合護理干預預防骨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顯著。分析其原因在于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屬于物理治療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無創(chuàng)、價格低、療效顯著、患者易于接受等優(yōu)勢,其可持續(xù)、循環(huán)地在患者肢體靜脈發(fā)揮作用,改善骨科術后患者的凝血狀態(tài),減輕患者術后肢體疼痛,緩解肢體腫脹,進而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6]。
綜上所述,空氣波壓力治療儀結合護理干預可預防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減少肢體疼痛、腫脹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