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蘭
沈陽中醫(yī)結石病醫(yī)院 (遼寧沈陽 110015)
慢性胃炎屬于胃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其發(fā)生與多種致病因素有關,患者常伴有惡心、反酸、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表現(xiàn),嚴重還可能出現(xiàn)胃出血、胃潰瘍,甚至發(fā)生癌前病變,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西醫(yī)治療慢性胃炎患者多以保護胃黏膜、抑酸、增強胃動力等為主,雖取得一定成效,但長期療效不佳,且不良反應較多。近年來,中醫(yī)藥在胃部疾病患者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且取得良好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討加減半夏瀉心湯對西藥治療慢性胃炎患者臨床效果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我院治療的慢性胃炎患者114例,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7例。
對照組男34例,女23例;年齡21~67歲,平均(43.84±5.69)歲;病程5個月至12年,平均(6.18±1.34)年。試驗組男32例,女25例;年齡22~65歲,平均(43.61±5.58)歲;病程6個月至11年,平均(5.89±1.2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納入標準:(1)符合《內科學》[2]《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3]中相關診斷標準;(2)中醫(yī)證候包括胃脘隱痛、食后悶脹、納呆少食、痞滿、乏力、腹瀉、四肢酸軟等,屬脾胃虛弱證;(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等功能不全患者;(2)合并胃黏膜惡性病變患者;(3)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對照組采用奧美拉唑(天津君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4020)進行治療,口服,20 mg/次,2次/d;鋁碳酸鎂(北京冠城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587),口服,0.5 g/次,兩餐間及睡前服用,共治療1個月。在此基礎上,試驗組加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藥方如下:黨參15 g,半夏10 g,黃芩10 g,炒枳實10 g,白芨10 g,甘草6 g,黃連3 g,干姜3 g,大棗6顆,反酸患者可添加烏賊骨15 g,肝郁患者可添加佛手15 g,胃脘刺痛患者可添加白芍20 g,大便干結患者可添加大黃6 g,乏力患者可添加人參6 g,以水煎服,取300 ml藥汁,分早晚各150 ml溫服,1劑/d,共治療1個月。
(1)中醫(yī)證候積分分別取胃脘疼痛、胃痞、噯氣3個證候,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分為0~3分,其中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癥狀,2分中度癥狀,3分為重度癥狀[4]。(2)不良反應包括口干、嘔吐、腹瀉、皮疹等。
參照中醫(yī)證候積分和胃鏡檢查結果評估患者臨床療效[4],胃鏡檢查利用美國GE公司提供的GE-100型電子胃鏡檢查儀進行。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至少70%,經胃鏡檢查顯示胃部已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至少45%,經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出血、糜爛等明顯改善;無效:上述均無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較試驗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治療后試驗組胃脘疼痛、胃痞及噯氣中醫(yī)證候積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例(%)]
慢性胃炎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主要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損傷、自身免疫機制等因素密切相關。慢性胃炎在中醫(yī)中屬“胃脘痛”“痞滿”等范疇,病位于心下胃脘處,病邪范胃、外邪入里、飲食不節(jié)、肝氣郁結、情志內傷、食滯中阻、痰濕阻滯、脾胃虛寒,進而引發(fā)疾病,其病機主要為氣滯血瘀、脾胃虛弱[5]。因此,治療應以行氣活血、健脾和胃為主。
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藥,可抑制胃酸及蛋白酶,且不良反應??;鋁碳酸鎂是目前較為新型的抗酸藥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保持pH為3~5,且作用迅速、持久,同時,其還可吸附和結合胃蛋白酶的活性,有效保護胃黏膜[6]。雖然奧美拉唑聯(lián)合鋁碳酸鎂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療中具有一定成效,但仍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胃脘疼痛、胃痞、噯氣及反酸中醫(yī)證候積分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加減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西藥可以提高西藥治療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半夏瀉心湯方中的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之效;半夏具有和胃止嘔之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之效;炒枳實具有破氣消積之效;白芨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甘草、黃連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干姜散寒消痞之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之效。諸藥合用,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
現(xiàn)代藥理研究指出,半夏瀉心湯可促進胃腸平滑肌細胞增殖,調節(jié)胃腸運動[7];半夏瀉心湯具有保護胃黏膜、調節(jié)胃腸運動、抗炎、調節(jié)免疫等作用,在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患者中均取得良好的成效[8]。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加減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西藥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療中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加減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可提升臨床效果,改善患者中醫(yī)證候,且具有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