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伯瑜
今天,已經(jīng)是春天的尾巴了,老爸說這時節(jié)叫暮春季節(jié)。在我們江南,到處生機勃勃,墻邊那棵大榕樹的樹冠,多像外公在南麂島捕魚時,撒到大海里的那張漁網(wǎng)。陽光亮亮地照在葉子上,好像漁網(wǎng)拉上來時活蹦亂跳的小魚……
上課了,嬌嬌老師教我們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鳥,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痹娭杏悬S鸝鳴唱,白鷺高飛,山頂白雪未化,客船停滿江岸,也許還有“酒旗風(fēng)”吧——多么美好的初春季節(jié),那詩人一定很開心吧,叫“悠閑自在”!
可是,晚上回到家,爸爸告訴我,杜甫其實是一個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他生活的那個唐朝,正好遇上了“安史之亂”,他和老百姓都吃了很多的苦,在逃難乞討途中,發(fā)現(xiàn)處處悲慘景象,悲痛地寫下了一首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易,惆悵難再述?!彪m然后來終于平息了,但杜甫覺得自己老了,不能為國分憂,更加難過。
所以說,這時的杜甫,不是表面上看似悠閑開心,其實內(nèi)心憂國憂民??!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