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兒時學書的場景,總覺得是“無心插柳”的巧合。
記得那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的短期書法興趣小組。課程結束后,老師對我母親說:“這孩子模仿能力不錯,建議你們到少年宮去找一位專業(yè)的書法老師教教?!?/p>
于是,母親帶著我到少年宮咨詢??傻搅四莾翰诺弥?,新學期課程的報名工作已經(jīng)結束,我心里“咯噔”一下:真不走運!垂頭喪氣的我在少年宮里閑逛著,看到那一間間寬敞明亮的書畫教室,真羨慕,要是我能在這里上課該多好啊!要知道,那時我們學校的條件可簡陋(lòu)啦,課桌面都是坑坑洼洼的,更別想有專用的書畫教室了!
正當我依依不舍地準備離開少年宮時,看到一對母女正在報名處和工作人員談論著什么,走近得知,小女孩在少年宮報的書法興趣班和其他課程的時間沖突了,想取消報名。也許這就是天意!母親趕緊上前和那位家長及工作人員協(xié)商,終于,小女孩的名額轉(zhuǎn)給了我,我搭上了報名的“末班車”!
從那以后,我便和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轉(zhuǎn)眼間我學習書法近三十年了。
曾經(jīng)有許多人問過我:“學習書法有沒有捷徑?”“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練就一手漂亮的字?”“練一學期,我的書法能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每每聽到這類問題,我都笑笑反問道:“從古至今,真正的書法家哪一位是‘速成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書法亦是如此。
我自小學書始于興趣,往后貴在堅持??!
幾十年堅持下來,現(xiàn)如今已成習慣了。
天朗氣清之時,沏(qī)上一杯花茶,拂去現(xiàn)代都市的喧囂(xuān xiāo)繁雜,醉心于黑與白的世界,一筆一畫之間,我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靜逸(yì)和淡然。
美酒是釀出來的,鋼鐵是煉出來的,書法是寫出來的!只有耐得住寂寞,不忘初心,積淀(diàn)修養(yǎng),才能成就書法。
楊銘妍,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教師,榮獲“江蘇省書法寫字教學優(yōu)秀教師”等稱號,曾獲“《七彩語文》杯”江蘇省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正書書法比賽全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