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談判視角下的偵查訊問方法研究

        2019-03-15 09:06:04曹小麗魏炳煌
        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語言方法

        曹小麗,魏炳煌

        (西北政法大學 公安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南 鄭州 450008)

        偵查訊問與現(xiàn)場勘查、排查走訪被稱為傳統(tǒng)偵查措施的“三板斧”。 隨著社會運行模式、人際交往方式的變遷以及犯罪形態(tài)的變化,出現(xiàn)了技偵網偵監(jiān)控、數(shù)據(jù)分析、DNA 比對等現(xiàn)代偵查措施的“三板斧”。 但實踐證明,快速偵破案件、有效打擊犯罪必須多種偵查措施優(yōu)化組合使用。 在視頻偵查、大數(shù)據(jù)日益廣泛運用的背景下,也絕不能忽視傳統(tǒng)的偵查措施。 研究偵查訊問方法的目標是實現(xiàn)在有限偵查資源的前提下,在合法化的框架內提升審訊的效率。 提升審訊的效率實質就是要求提升審訊人員的審訊水平,要求審訊方法更為科學與優(yōu)化。

        偵查訊問方法被有的審訊實務界專家稱為“隱形知識”,認為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實際上是從一個側面表達出訊問方法種類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運用的靈活性和高度的實戰(zhàn)性。 由于每個案件的差異性、偵查取證情況的差異性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差異性,審訊方法的運用也必須是具有高度針對性的,根據(jù)個案情況及個體犯罪嫌疑人情況來運用,呈現(xiàn)出差異性和多樣性。 同時,審訊活動區(qū)別于其他偵查活動,是審訊主體與審訊對象之間的互動交鋒,也就是“活力”對抗,審訊情勢會隨時發(fā)生變化,訊問方法就必須隨機應變,絕不能一成不變。 當然,在認識這種差異性的同時, 我們也應看到事物還存在一定的共性,個案之間存在共性,個體犯罪嫌疑人之間也存在共性,因而訊問方法就具有運用的普適性。這種普適性是訊問方法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價值的一個重要前提。 基于共性的存在, 基于方法可以普遍適用,那么我們有必要探討和總結出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的運用可以降低審訊資源的損耗, 節(jié)省審訊資源,提升審訊效率。

        一、談判視角下研究偵查訊問方法的可行性

        以往對于偵查訊問方法研究的一個主要路徑是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心理障礙, 針對犯罪嫌疑人的抵觸、戒備、僥幸、畏罪、悲觀等心理,提出使用證據(jù)、情感感化、說服教育、利用矛盾等訊問方法。 本文的研究路徑是分析如何將談判活動中的某些有效方法運用到偵查訊問中。選取談判視角來研究偵查訊問方法,一方面,基于偵查訊問活動與談判活動存在行為方式和內在規(guī)律上的某些同一性。這種客觀存在的共性使得將談判中某些有效的方法借鑒到審訊活動中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 另一方面,我國法治發(fā)展及訴訟制度改革的背景與趨勢,使得完全依靠權力進行壓制的“糾問式”審訊方法越來越失去生存空間, 審訊活動更趨向于代表國家行使權力的審訊人員與犯罪嫌疑人之間的一種談判, 同時相關制度規(guī)則的明確也為審訊人員的談判提供了切實的“籌碼”。

        (一)偵查訊問行為自身具有與談判相似的特性

        分析偵查訊問與談判的相似性, 實際上也是從另一個角度闡明將談判中的某些重要原則與方法運用于偵查訊問的可行性。 因為兩者雖然具有諸多的不同點,但兩者的共同點是其方法可以借鑒的前提。

        偵查訊問與談判的相似性主要包括偵查訊問活動與談判活動都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互動, 偵查訊問活動與談判活動都以語言為媒介。

        偵查訊問, 是指刑事訴訟中的偵查人員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和其他有關情況,依照法律程序,以言詞方式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和詰問, 以獲取真實供述或者辯解的一種偵查活動。[1]從這個對偵查訊問的定義中, 我們可以直接獲取關于偵查訊問的以下信息:第一,偵查訊問作為一種法定偵查措施,必須嚴格依照法律程序,具有程序性;第二,偵查訊問人員用言詞方式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和詰問, 兩者直接面對面接觸,具有交際互動性。這種交際互動性也是偵查訊問區(qū)別于其他偵查措施的獨有特性。 在以往的研究中,對于偵查訊問的交際性特點,已有學者予以關注。 “訊問中,偵查人員和犯罪嫌疑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是一特殊類型。 可以說訊問中的偵訊雙方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關系。 ”[2]偵查訊問“是人與人之間解決矛盾對抗矛盾各種手段中最深層次的交鋒。 ”[3]

        人際交往溝通,表達思想的媒介有很多,可以用語言、審訊人員字、繪畫、音樂等等。 而談判與偵查訊問都是以語言作為最主要的媒介。談判與審訊中蘊含的智慧、 策略都主要需要借助語言來實現(xiàn)的。一位談判高手或一位審訊高手都必須是一位能嫻熟運用語言的高手,能夠運用語言準確傳遞想傳遞給對方的信息,能夠運用語言調動和影響對方的情緒和情感。

        (二)訴訟模式的深刻變革使偵查訊問更趨近于談判

        2014 年10 月23 日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以審判為中心是對傳統(tǒng)以偵查為中心的訴訟模式的深刻變革, 其強調法庭庭審作為整個刑事訴訟的中心。 法庭對證據(jù)的審查采信不再嚴重依賴偵查機關,控辯雙方的質證更為充分與激烈,不符合法律規(guī)范要求的證據(jù)被嚴格排除, 疑罪從無原則得到真實履行。 這種訴訟制度的改革形成一種結果對行為過程的引導, 也就是說當審判權真正獨立運行起來,當對證據(jù)的審查真正嚴格起來,當非法證據(jù)真的會在庭審中被排除時, 偵查人員必然會關注和重視取證行為的合法規(guī)范性, 及取證方法的科學性。從偵查訊問這項偵查措施來看,這種引導應該說是比較明顯的, 早前許多冤假錯案的糾正借助的是“亡者歸來”、“真兇落網”等偶然因素,雖然這些案件中往往伴隨著刑訊逼供等非法的訊問方法。 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排除非法方法獲取的口供, 疑罪從無的案例進入我們的視野。 這無疑堅定的向偵查人員傳遞了一個信號,刑訊逼供等非法訊問方法是一個“無效”的方法。以前刑訊逼供等非法訊問方法不合法但或許“有效”,但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模式下,這些訊問方法不僅不合法而且“無效”。既然此路不通(傳統(tǒng)的完全借助權力對訊問對象進行壓制的具有“糾問”特色的訊問方法雖然能夠獲取口供,但很容易侵犯訊問對象的合法權利,訊問容易滑向非法),審訊人員必然會再尋他路,現(xiàn)在實務中,越來越多的審訊人員在審訊策略上下功夫,憑借審訊智慧、策略、技巧來突破審訊對象, 而非簡單的依賴權力或對審訊對象的身體強制了。 這種主要借助智慧、策略、技巧的理性平和審訊方式使得審訊更趨近于一種特殊的談判了。

        《決定》同時首次明確提出“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2018 年10 月26 日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通過,刑訴法第15 條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人類有史以來, 刑事訴訟的歷史經歷了三種, 一是壓制型訴訟,二是產業(yè)革命后的權利型訴訟,三是近代出現(xiàn)的協(xié)商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程序進法典,標志著我國刑事訴訟類型的歷史性轉型, 即由權利型訴訟轉入協(xié)商型訴訟。這一轉型是由司法規(guī)律決定的,其科學性、正當性、合理性是歷史發(fā)展的應然性、必然性形成的。”[4]這種法治的發(fā)展及訴訟模式的變革,使得偵查訊問放棄從前的壓制型糾問方式, 轉為一種協(xié)商式的談判模式, 是順應了法治發(fā)展趨勢和司法規(guī)律的。

        二、談判方法對偵查訊問方法的啟示

        (一)關注人的因素,建立人際吸引與信任

        美國沃頓商學院談判課教授斯圖爾特·戴蒙德的研究表明,“在促使談判雙方達成協(xié)議的關鍵要素當中,專業(yè)知識所起的作用不足10%,人在其中的作用超過50%——雙方是否互有好感,是否互相信任,是否愿意傾聽彼此的要求。談判流程所起的作用大約為1/3。 ”[5]

        這項針對談判的研究結論對偵查訊問活動也具有重要的啟迪,即審訊中關注人的因素,建立信任對于審訊的順利開展也具有關鍵意義。 在審訊活動中偵訊雙方不同的法律地位以及不同的目標訴求極易導致緊張的氣氛和形成尖銳的矛盾, 但激烈的對抗是難以實現(xiàn)審訊目的的。 如何緩和氣氛,中和矛盾,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信任與敬畏,改變犯罪嫌疑人的抵觸與對立,對審訊的開展極為關鍵。

        2003 年發(fā)生的備受社會關注的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公安局緝毒大隊大隊長周鯤等人涉嫌販賣、運輸毒品案。 當時時年37 歲的周鯤被捕前系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公安局緝毒大隊大隊長。 他曾因工作成績突出,先后榮獲貴州省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國優(yōu)秀青年衛(wèi)士、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被捕后周鯤不吃不喝,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接連抽掉幾包煙。 對審訊抵觸情緒嚴重,經過一夜的突審,案情沒有實質上的進展。

        面對這樣一位對毒品犯罪的偵查與審訊有著豐富經驗的緝毒大隊長開展審訊,通常使用的審訊策略與方法很難對其發(fā)揮作用,同時,一般的偵查人員若在工作資歷與經驗上不能與其抗衡,就很難獲得其認同,反而引發(fā)周鯤的抵觸與對立,審訊無法推進。

        第二天, 專案組重新調整了審訊人員開展對周鯤的審訊。這次選擇的審訊人員是童光明,他有著與周鯤相近的職務和英雄稱號,連續(xù)四年獲得“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稱號的公安部二級英模。周鯤一見到童光明,他的眼神就變了,情緒變得不再那么抵觸。 見到童光明后周鯤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和我本都是英雄,可如今你抓住了我,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周對童認同,英雄身份激發(fā)了認同感;態(tài)度緩和,抵觸少了) 審訊人員的及時調整實際上就是先建立起審訊人員對訊問對象的人際吸引, 審訊對象對審訊人員的信任,這是“談判”能得以進行下去的一個重要前提。

        美國沃頓商學院談判課教授斯圖爾特·戴蒙德強調在談判中“用赤裸裸的權力去壓制對方,雙方的關系通常會終止。 ”[5]31“赤裸裸的權力通常比人們想象的更不堪一擊。 如果濫用權力, 權力就會離你而去。如果運用權力過于極端,你在別人眼里就會顯得不可理喻,你實現(xiàn)目標的能力也會因此減弱。如果有人企圖用權力打壓你,你會對此人深惡痛絕,你會想方設法在暗中報復他,努力改變權力的天平,讓它向自己傾斜。 ”[5]31這種對權力在談判中慎用的警示也應被審訊所重視,審訊活動作為一種國家司法活動,本質上就是偵查權的行使, 也是以國家權力作為后盾和保障的, 所以這里我們強調慎用權力并非否定權力。審訊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層次矛盾交鋒,所涉話題是犯罪與刑罰, 所涉利益于審訊人員而言是國家法律所要保護的社會關系與合法權益, 于審訊對象而言是其人身自由、名譽、財產權利乃至生命,所以我們也絕非否定審訊活動的對抗性, 追求審訊活動的和風細雨, 而是強調在審訊中不能因為是審訊活動是行使職權行為而一味依賴權力, 甚至濫用權力,一味用權力去壓制審訊對象,而忽視人際吸引與信任的作用,會導致審訊人員與審訊對象的對立,最終審訊效果難以保障。

        (二)重視語言的運用,精密組織語言

        1.語言的運用應首先關注對方,以及他們的情緒和感受

        美國沃頓商學院談判課教授斯圖爾特·戴蒙德提到談判的開場白“一切都好嗎? ”這樣一句話蘊含以下信息: 這是一個問句——提問時一種搜集信息的極佳方式;這個問題首先關注對方,以及他們的情緒和感受; 這個問題是隨意的閑聊——有助于為雙方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語言是思想意識的外化表現(xiàn)形式, 也是實現(xiàn)談判策略或審判策略的重要工具。 使用語言這項重要工具的能力與水平會直接影響談判策略與審訊策略的實現(xiàn)效果。

        還是以周鯤案件為例, 見到童光明后周鯤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和我本都是英雄, 可如今你抓住了我,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童光明第一時間的回應是:“你曾是了不起的緝毒英雄,是一個有追求的人,與別的毒犯有著本質區(qū)別, 你的表現(xiàn)就應該不同于一般的犯罪分子,你應該最清楚毒品的危害,應當積極配合我們,說出團伙的實情,盡量減小社會危害?!边@句話深深觸動了周鯤。

        周鯤雖然淪為販毒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但是他畢竟曾經是一名人民警察, 內心深處還是保有對是非的判斷、對正義與非正義的認知的,同時他曾經還是一名不懼威脅與犧牲的緝毒英雄, 內心是具有英雄情結的。 在訊問策略上可以以激發(fā)其正義觀念與英雄情懷來打開僵局。 但如何激發(fā)其正義觀念與英雄情懷,就需要靠非常具體的語言來實現(xiàn)了。

        “你曾是了不起的緝毒英雄”,從情入手,這句話直接有力度的傳遞出對周鯤的尊重, 而不是上來就談案情。 這也是談判中強調的重要原則——首先關注對方,以及他們的情緒和感受。

        “是一個有追求的人”,是在“你曾是了不起的緝毒英雄”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fā)、鞏固和強化周鯤內心的正面信念與英雄情懷。

        “與別的毒犯有著本質區(qū)別,你的表現(xiàn)就應該不同于一般的犯罪份子”,與上面“是一個有追求的人”銜接的自然和流暢,非常自然的過渡到案件的層面,不會讓犯罪嫌疑人產生排斥和抵觸。

        “你應該最清楚毒品的危害, 應當積極配合我們,說出團伙的實情,盡量減小社會危害。”這句是講明道理和提出要求, 這種說理和提要求是在前面三句鋪墊和層層遞進的基礎上進行的?!澳銘撟钋宄薄氨M量減小社會危害” 的表述同時傳遞出對周鯤能力的認同,保持了對其英雄情懷激發(fā)的連續(xù)性。如果將童警官的這段話調整一下表述的次序,“你應該最清楚毒品的危害,應當積極配合我們,說出團伙的實情,盡量減小社會危害。你曾是了不起的緝毒英雄,是一個有追求的人,與別的毒犯有著本質區(qū)別,你的表現(xiàn)就應該不同于一般的犯罪份子?!边@段表述從思想內容要素上看,與原表述沒有區(qū)別,但是在激發(fā)情感上效果會遠遠沒有原表述好。因為,次序變化后, 在邏輯上這段話傳遞給犯罪嫌疑人的信息是你必須好好配合我們,為什么呢?因為你是曾是一個緝毒英雄。 猶如對一個孩子說,你這次考試應該考100分才行,因為你上次考了90 分。 這種方式是很難激發(fā)正面情緒與信念的。

        童光明警官的原表述可以說是言簡意賅、 深刻有力,有情有理,由情介入,層層遞進。這段開場白非常好的實現(xiàn)了訊問的策略,就是緩和抵觸與對立,激發(fā)其正面信念。 此后,談話進行了5 小時,周鯤開口交待了2002 年5 月以來,因為個人的人生觀發(fā)生轉變,他開始步入販毒禁地。半年時間內,他指使、參與販賣運輸毒品12 次(其中一次未遂),販賣運輸毒品共計9850 克。 周鯤表示愿意配合辦案人員,捉拿在逃的同伙蘇興昌等人,查清全部犯罪事實。

        這個案例非常清晰的表明了在審訊活動中使用語言水平對審訊活動非常關鍵,我們要關注語言的使用。 談判中的一個重要原則——關注對方,以及他們的情緒和感受,在我們審訊活動中也應借鑒和重視。

        2.語言的運用應不暴露訊問意圖,精密設計

        在審訊中準確把握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后,會制定相應的突破心理防線的策略, 而接下來為實現(xiàn)訊問策略, 就會使用語言, 這是最基本的工具和媒介。 策略猶如錦囊妙計,是高度概括和精煉的,而具體的語言運用是對策略的演繹。 這個演繹過程一定是需要精密和精妙的設計的,應該是充滿智慧的,而不是隨意草率為之的。語言可以簡潔但絕不能簡單。

        河北省國稅局原局長李真受賄、貪污案件中,李真在被羈押后,“就在將近108 天的時間里, 李真都不開口,他還在期望有一個網絡,期望著有些人能把他保出去。”[6]分析李真的拒供的心理,支持其頑抗的心理支點是寄希望于關系網中有人可以解救自己。偵查機關一方面是加緊外圍的取證, 讓其意識到靠山不可靠、靠山已到。 另一方面,李真到案后表面一直表現(xiàn)的坦蕩,但實際內心也非常焦慮惶恐,偵查人員了解到李真為人非常迷信。 于是有了以下這次審訊,這次審訊打破了李真100 多天的沉默,打開了審訊的突破口。

        偵查人員:李真,咱們兩個定個協(xié)議,今天誰也不談案子,只是隨便聊聊天。(聽到不談案子,李真強硬態(tài)度有所緩和。 )

        (辦案人員知道導李真很迷信,懂佛教,便跟他聊起了佛經。 )

        偵查人員:李真,佛教有句話:菩提即我,我即菩提,現(xiàn)在只有你自己能救你自己。

        李真:我現(xiàn)在被關到外省,沒有人來救我。

        偵查人員:李真,聽說你愛算命,那么我就給你測個字算算你的命運,你愿意聽嗎?

        李真:你說說看,你測個什么字,我聽聽。

        偵查人員: 就拿你剛才說的被關到外省的外字說起吧,把外字拆開,左邊是個夕陽的夕字,右邊是個前途未卜的卜字,外字下面加個口,就是咎由自取的咎字,如果外字上面加一橫杠,就是死路一條的死字, 你看看這個外省的外字對你前景的預料是不是很不妙?

        李真臉色頓時大變。[7]此次審訊的策略是先擊潰李真穩(wěn)定的心理防線,后進入案件內容的審訊。審訊人員要傳遞給李真這樣一個信息“如果拒不供述,只有死路一條”。 而這個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策略是如何實現(xiàn)的?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里偵查人員并非簡單的宣講政策, 或用簡單直白的語言告知李真如果拒不供述,前景不妙。 而是從李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由測字傳遞出拒不供述,前景不妙的信息。這里的語言運用一是很好的隱藏了審訊的真實意圖, 二是審訊人員語言中所要傳遞的信息是由審訊對象自己去捕捉和領會到的,審訊對象不會產生排斥與抵觸,由此信息能夠傳遞到位。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段語言的運用,“李真, 你如果繼續(xù)冥頑不靈,你的前途很危險;李真,你今天的處境是你咎由自??;李真,你如果繼續(xù)頑抗,只有死路一條?!边@段語言與前面的測字語言所表達的內在意思要素是一樣的,但語言表達形式不一樣,而不同的語言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李真前面108 天的不開口與測字審訊中的開口就是對不同審訊效果的最好注解。

        在審訊實踐活動中, 往往存在偵查人員能夠準確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 也知道應采取怎樣的應對策略,但是策略如何用語言去實現(xiàn)時,就存在一定的障礙和問題了。 例如語言的運用組織缺乏精密的設計,語言比較貧乏單一,語言過于簡單直白、暴露審訊意圖等等。 一名成熟的優(yōu)秀的審訊人員應該是一位善于洞悉審訊對象的心理的心理大師,同時也應該是一位善于運用語言的語言大師。 若一位偵查人員還未準確把握犯罪嫌疑人心理就貿然審訊,就猶如醫(yī)生還未找到病因就開藥,結果肯定難以做到對癥下藥。 而把握住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卻缺乏高水平、嫻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技巧,就猶如醫(yī)生找到病因,但受限于診療技術與水平,就會無法完成相應的治療或手術。在審訊活動中,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語言的運用,通過多種途徑,鍛煉和提升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注意節(jié)奏,不能隨意打斷連貫性

        在談判中,節(jié)奏當然包括談判進展速度,但是它還有更廣泛的涵義,比如談判意向、談判內容、談判主題等等的改變,這些都屬于控制談判節(jié)奏的范圍。

        相較于談判活動, 審訊中更應謹慎把握審訊節(jié)奏,不要隨意改變審訊的主題、內容、意向等。審訊活動中雙方的利益關注點是口供, 而口供對于審訊對象而言,直接關乎其人身自由、財產權利、名譽地位乃至生死,因而讓審訊對象開口供述是非常不易的,同時,即便審訊對象開口供述了,其心理也是經常發(fā)生變化,極不穩(wěn)定的。所以一旦犯罪嫌疑人開口供述時,審訊人員既不能急切,也不能放松,需要細心敏銳觀察審訊對象的供述狀態(tài),穩(wěn)定其供述心理,及時全面進行訊問,固定證據(jù)。

        以下以審訊人員對張某持槍搶劫殺人案件的審訊過程為例進行分析。

        1.審訊人員:沙坪壩友誼商店搶劫案是不是你干的?

        2.張:是我干的。

        3.審訊人員:還有誰?

        4.張:就是朝天門那案子,是不是?

        5.審訊人員:不是。 沙坪壩友誼商店搶劫案又同誰干的?

        6.張:是一個女的。

        7.審訊人員:是個女的,這個女的是誰?

        8.張:這個女的是......叫秦某某。

        9.審訊人員:秦某某,秦某某。

        10.張:是這個女的和我作的案。

        11.審訊人員:對,和你作的案,秦某某多大歲數(shù)?

        12.張:五十、五十多歲吧。

        13.審訊人員:對,五十多歲。 你現(xiàn)在需要喝水嗎?

        14.張:我想喝水。

        15.偵查人員:好給他一口水喝。

        (張喝了水后,對給水的特警說:給我把手松一點,好不好? 特警說:聽我們局長說。 )

        16.張:局長,能把我的手銬松一點嗎? 你問什么我講什么,沒有什么我不講的。

        17.審訊人員:好,適當?shù)慕o他松一點點吧。 那我先問,給你拿鑰匙。 你在重慶還有什么案件?

        (張第一次交鋒:雙方爭奪訊問主動權)

        18.審訊人員:已經告訴你了。 對,男子漢做事?,F(xiàn)在我已經告訴你,走到這一步,你的家人,你的女兒, 她全家還有若干人我都知道, ……你從現(xiàn)在開始,把你在重慶做的事一一講起。 如果你講假話,我給你說,是絕對不會對你客氣的,接著講。

        19.張:希望你不要用打來威脅我,你問我,我就會說。

        20.審訊人員:好的。

        21.張:這刑事審訊、心理審訊方面的策略,我都懂。

        22.審訊人員:你現(xiàn)在講。

        23.張:你捉了我,不用說要打我。

        24.審訊人員:不是要打你,不要打你。

        25.張:你這樣嚇我,太小看我了。

        26.審訊人員:不是要打你。

        27.張:是不是? 你要問我,我該講的我就講。

        28.審訊人員:好的。

        從1 到12,偵查人員問案子是誰干的? 同伙是誰? 同伙的具體信息? 我們可以看到,訊問進行到這里時,審訊對象對審訊人員的提問,都作出了直接的回答,一問一答都直接圍繞案件,審訊進展順暢。 而從14 到28,偏離了案件內容,變成了審訊對象提要求進行試探, 以及審訊人員與審訊對象爭奪訊問主導權的交鋒。 審訊對象開始提要求,一個是要喝水,一個是要求松手銬。 提要求反應審訊對象對環(huán)境適應后的一種試探的態(tài)度。 這時審訊人員為了控制節(jié)奏,震懾審訊對象,將審訊拉回正題,提出“如果你講假話,我給你說,是絕對不會對你客氣的,接著講。 ”但審訊對象對應提出“希望你不要用打來威脅我,你問我,我就會說。 ”……18 到28 是審訊人員與審訊對象之間的交鋒與爭奪訊問的主導權。 而整個審訊由順暢轉為相持的轉折點是第13 句, 審訊人員問,“你需要喝水嗎?”這個提問的在這個時間點的出現(xiàn),過于隨意。 “你需要喝水嗎”或“需要一根煙嗎”這樣的提問, 實際上是審訊人員對訊問對象的一種情感輸入,但是在審訊中情感輸入的時機非常重要,時機合適可以推進審訊的節(jié)奏, 時機不恰當就會打亂審訊的節(jié)奏。 在上述案例中,審訊活動進行時間不久,審訊對象并不是非常疲勞, 此時并不需要借助“喝水”方式來進行適當休息,同時,審訊對象正比較配合的在進行供述,審訊氛圍平緩并非激烈對抗,此時也并不需要借助“喝水”方式來緩解審訊氛圍。 所以這句隨意的提問,它既未涉及案件的情節(jié)細節(jié),于案件的查明案件事實無益,又未實現(xiàn)某種訊問策略,例如改變訊問對象的拒供負面情緒, 反而打斷了整個審訊的節(jié)奏。

        三、結語

        以往對偵查訊問方法的研究視角比較多的集中在如何使用證據(jù)、說服教育、利用矛盾、情感感化等。而從人際互動性、語言為主要交流媒介等方面看,偵查訊問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特殊的談判。另一方面,隨著法治的日趨健全與完善, 例如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保障日益全面、訊問全程錄音錄像運用更普遍、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真實得以落實。 諸如刑訊逼供這樣粗暴簡單且違法的訊問方法越來越失去生存土壤。法治的發(fā)展趨勢必然更嚴格的要求偵查訊問符合法定程序、要求偵查訊問更文明、更具智慧與策略。 這種排除身體強制,而是充滿心戰(zhàn)智斗,以語言為媒介的審訊活動更具談判的特征。 故而我們有必要從談判中借鑒和吸取有價值的經驗和方法?!罢勁胁呗院图记刹⒎腔鸺茖W,沒有什么高深莫測之處,但是需要系統(tǒng)性地學習和不斷實踐, 否則你是看不到它們的。 ”[5]1偵查訊問亦如此。

        猜你喜歡
        語言方法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學習方法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賺錢方法
        我有我語言
        99热成人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 mm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 免费美女黄网站久久久| 精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婷婷| 水蜜桃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影片| 一级呦女专区毛片| 蜜桃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97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陈艳和黑人教练| 国产综合自拍| 日本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亚洲二区| 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视|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女女同性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成熟女1区|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小说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天天狠天| 卡一卡二卡三无人区| 精品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台湾自拍偷区亚洲综合| 精品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 国产品精品久久久久中文| 91九色播放在线观看|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红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