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 陽 袁夢如(合肥學院旅游系)
能力導向是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指導思想,而各個模塊課程則是模塊化教學改革的落腳點。“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使一些模塊課程負責人開始嘗試雙語教學模式。然而,雙語教學的理論源自國外,如不結合國情,不考慮學科和課程特點進行設計,是難以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產生正面效應的。因此,關于模塊化雙語教學模式設計的理論思路和具體設計內容的相關研究便具有十分重要和積極的意義。該以何種教學理念為指導、應用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設計模塊化雙語教學模式,從而幫助有效地組織雙語教學課堂,均是亟需探究的問題。
國內學者將雙語教學模式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教材和講授語言使用為基礎,分為半外型、混合型、全外型[1];另一類是基于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分為沉浸式、過渡式、維持式[2]。分類均圍繞著年級、語言和教學內容三個要素展開。然而,僅依賴以上三要素是難以適應國情、學校特色及學科特點的。因此,學者們又相繼提出:四要素論,加入教學手段[3];五要素論,強調教學目標[4]等。其共同點是都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以及考核方法作為主要的教學要素進行研究。這些理論為雙語教學模式內容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但教學模式的構建,還要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理念的指導下完成。
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將傳統(tǒng)的教學和學習流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進行了顛倒。倡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本質。這與模塊化教學改革提倡的“一切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高度一致。對于雙語課堂而言,這種教學結構的變革,可更有效地利用好課堂內的時間和資源,不再讓學科教師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英語教師應該做的事情上,而是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學科英語的任務(知識傳授的提前),在以教師為引導的課內完成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化的優(yōu)化),以達到專業(yè)知識掌握和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雙重效果。可見,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能為模塊化雙語教學模式的設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然而,近些年來對翻轉課堂盲目實踐和追捧所引發(fā)的問題,還需要引以為戒。
一是翻轉課堂不能等同于網絡課程。視頻錄制不是翻轉課堂的全部,最基本的要素還是“課堂”。二是翻轉課堂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有了教學視頻,許多“課堂”便成了學生匯報作業(yè)的場所,而教師的主要責任應是利用學習資料激發(fā)學生課前學習興趣,在課堂內則應靈活地組織各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三是翻轉課堂不能依賴某一種模式?!罢n前看視頻+課堂上完成作業(yè)”的固有模式不能適應所有年齡階段、學習階段,也并非所有學科、專業(yè)課程都適合翻轉課堂。
準確理解翻轉課堂本質,根據(jù)不同的影響因素,探索出適合學校定位、學科特點和學生訴求的翻轉課堂模式,才是對此教學理念的正確應用。因此,學者們開始嘗試對傳統(tǒng)翻轉課堂模式進行調整和創(chuàng)新。
一方面,根據(jù)學情。吳冬芹、任凱認為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是翻轉課堂實施的必要前提[5],提出了將微視頻嵌入課堂的“半翻轉”模式?!鞍搿笔菍で笠粋€教與學的平衡點,通過借鑒翻轉課堂理念,達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的目的。
另一方面,根據(jù)課程特點。陳慧認為較難的學習內容不適合翻轉給學生學習[6],提出了“基于平板終端的半翻轉課堂模式”:將錄制好的視頻(簡單的內容)和預習任務一起發(fā)給學生,而較難的內容仍采用教師主講的方式。
兩種“半翻轉”的形雖不同,但神卻相似。其核心理念都是強調不照搬翻轉課堂的固有模式;主要形式都是讓學生提前掌握部分學習內容,再由教師幫助進一步強化學習重要知識;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力。
“半翻轉”模式減少了學生課前過多的有些甚至是無法自己完成的學習負擔,并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內教學效率,這樣的教學理念恰恰能夠解決在雙語課堂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翻轉模式時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因此,設計雙語教學模式時,可根據(jù)課程特點和學情對課堂進行“半翻轉”設計。為確保“半翻轉”理念能夠幫助提高雙語課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效果,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應至少從三個因素考慮模塊課程是否適合采用“半翻轉”式雙語教學。一是模塊定位。以旅游管理專業(yè)模塊化教學體系為例,《旅游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專業(yè)必修模塊開設于大三下學期,在《旅游英語》等先修英語類模塊后,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雙語教學提供了必要保障。二是專業(yè)要求。旅游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需要既精通專業(yè),又熟練掌握外語的人才。研究表明,旅游管理專業(yè)在經管類專業(yè)中,對英文授課比例的要求相對最高[7]。三是教學內容。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原理起源于美國,雙語教學能讓學生接觸到知識的本源和更為貼近理論產生的背景,并能培養(yǎng)其對專業(yè)英語的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應充分分析學生是否具備了接受“半翻轉”式雙語教學的知識和能力。一是外語能力。教學模式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否則雙語教學只會讓受教育者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語言形式上,而無法應對學科的復雜性。二是知識儲備?!堵糜纹髽I(yè)戰(zhàn)略管理》的先修模塊還包括《經營管理基礎》等專業(yè)類模塊,為學生提供了經濟學、管理學相關的知識儲備,從而確保了相關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及實施的可能性。
教學模式的設計是全要素的設計,根據(jù)理論背景研究,“半翻轉”理念應至少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教學要素中。一是教學內容。合適的教材選用是雙語教學效果達成的重要前提之一,但如果僅借用全英文教材,可能存在不符合學情和本土化內容缺失等問題。根據(jù)“半翻轉”設計理念,建議采用自編講義的形式,理論部分可摘錄于英文原版教材,案例部分可采用全中文最新行業(yè)案例,教師不將英語資料完全交給學生學習,而是根據(jù)內容難易和學情,合理安排學生課內外的學習任務(英文核心概念+中文案例輔助)。二是教學過程。由于學情特點,傳統(tǒng)翻轉課堂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的方法并不適用于雙語教學,教師需要對部分較難的英語資料進行深入的講解和分析。根據(jù)“半翻轉”設計理念,建議將教學過程分為兩大階段:“教師主導”階段由教師主講,確保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和整個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適應雙語學習;“學生主講”階段,教師則升格為學習的設計、指導和幫助者。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把學習任務分配給各小組,由其在課內完成講解。因此,“半翻轉”提倡的是不將課堂內時間全部交給學生或教師,而是根據(jù)內容難易和學情,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內外的作用,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三是考核方法。當課堂交給學生時,如果每組的演講都完全由教師一人評價,翻轉課堂就會成為向教師一人講授的課堂,其他小組會因缺少參與感,使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枯燥。根據(jù)“半翻轉”設計理念,建議采用教師測評加學生互評的方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其也成為學習效果的評價者,并協(xié)力教師共同提高雙語教學課堂的質量。
綜上所述,模塊化雙語教學的“半翻轉”設計是一種動態(tài)的教學模式,主張不將學習資料完全交給學生,不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或教師,不將考核的相關決策完全交給教師,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從而確保模塊化雙語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