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雷鳴 設計:阿己
都說“風馬牛不相及”,但是看到這款由“白龍馬”轉世而來的“牛魔王”,你才會開悟,原來一切皆有可能!
大圣歸來?對于廣大JDM車迷來說,最翹首以盼的不是“大圣”,而是“牛魔王”,也就是豐田那款已闊別了17年的經(jīng)典跑車——Supra。在剛剛結束的北美車展上,這款傳奇跑車終于得以轉世重生,按說這應該是可喜可賀,然而有點遺憾,這一次它好像是投錯了胎。
不是開玩笑,全新一代Supra的確是一個雜交品種,它是由豐田和寶馬聯(lián)手開發(fā),并且和同平臺(CLAR)的寶馬Z4一起,都在汽車行業(yè)的“富士康”——麥格納位于奧地利的斯太爾工廠共線生產(chǎn)。當然,雙方合作的初衷,旨在取長補短并降低成本,探索一條適合于類似跑車這類小眾車型發(fā)展的商業(yè)模式,而之前的豐田86和斯巴魯BRZ已經(jīng)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車迷們并不拒絕轉基因,大家也很期待,這款跑車能夠融合寶馬的底盤調(diào)校和豐田的混動技術,那將是對情懷最好的致敬,但是現(xiàn)實卻讓人失望,豐田把Supra玩跑偏了!
沒有混動,這款車搭載的卻是寶馬那臺代號為B58的3.0T直六引擎。335馬力通過8速自動變速器施加于后驅動輪,推動1544kg的車體,4.1秒即可破百(實際是0-97km/h加速)。這成績當然不差,比起采用同款動力的全新寶馬Z4還快了一點點(大約0.4秒),但豐田自己的個性呢?起碼在性能上完全沒有得到體現(xiàn)。
最讓車迷接受不了的,進到Supra車內(nèi),居然還明顯可見寶馬留下的痕跡。比如那個電子選檔桿,一看就是寶馬要“把根留住”,梯形中控彩屏配上簡約的儀表臺,也是滿滿的寶馬科技和機械范兒。甚至摳掉方向盤中央的“牛頭標”,把它換成寶馬的,我認為也絲毫沒有違和感。好在,內(nèi)飾的整體質(zhì)感還是挺好的,“牛魔王”身上不乏“白龍馬”的細膩。
第一代Supra基于Celica車型而打造,外形與Celica相差無幾,只是動力更迅猛。它搭載豐田第一款量產(chǎn)的電噴引擎(2.6升直6、4ME),輸出為110馬力,采用前置后驅布局。后來,又加推了功率為112馬力的2.8升直6動力(5ME)及自動擋。
第二代Supra仍歸屬于Celica旗下,只不過Supra的標志更加明顯,改為時髦的跳燈,換上了新款的5M-GE引擎(145馬力)。后期日本本土的Supra搭載了更為強勁的6M-GE引擎,以及2.0升的1G-GTE渦輪增壓動力。
從這一代開始Supra真正脫離了Celica車系,開始自立門戶。7M-GE的3.0升直6引擎,馬力輸出達到200匹,之后的7M-GTE渦輪增壓引擎更是高達230匹。動力提升令這一代Supra一舉超越對手(Fairlady 300ZX、RX-7),成為當時日本跑車的標桿。
搭載一代名機2JZ-GTE(3.0升直6渦輪增壓),動力輸出達到280馬力(受限于當時日本汽車行業(yè)協(xié)定),經(jīng)改裝即可輕易地大幅提升引擎潛力,尤以凌厲的直線加速能力著稱。該車與GT-R、NSX、RX-7一起,并稱日本高性能跑車的四大天王。
外觀造型再不體現(xiàn)出豐田氣質(zhì)就說不過去了,全新Supra至少看上去還是魔性十足。FT-1的設計概念在這款車身上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現(xiàn),車頭尖突的“鼻錐”酷似方程式賽車,很有攻擊性,隱藏式A柱營造出車頂?shù)膽腋「校蠡《嚷∑鸬暮筝喒皠t向前侵入到前翼子板下沿,給這款后驅小跑車勾勒出相當夸張的“寬體”效果,繞到車尾一看,它的表情竟然和車頭一樣“猙獰”。
當然,17年前“牛魔王”的功力再厲害,也不會有現(xiàn)在這些高科技。比如像前后碰撞預警、緊急主動制動、全速自適應巡航這些主動安全技術,給這個魔王帶上了無形的韁繩,將它的魔力盡可能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nèi)。
只是,情懷已逝,這樣的一個“牛魔王”,還能獲得“鐵扇公主“的芳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