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怎樣提高數(shù)學能力?不少同學都認為要多考、多練.的確,適量的考練是非常必要的,但僅僅靠題海戰(zhàn)是不可取的.這種模式只能讓我們變成解題“機器”,遇到常規(guī)熟題比較順手,遇到新題、活題則無計可施,能力并未真正提高.應該說,解題僅僅是復習、鞏固的開始,而不是復習的結束;功夫不僅要下在解題上,更要用在反思上.要通過反思,做一道題,會一類題,理解一系列知識,掌握一兩個規(guī)律,達到提高復習效率和解題質量的目的.本文就筆者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研究和反思做一總結,談談我的方法.
一、對審題過程的反思
解數(shù)學題時,多半同學不能保證一次性到位.究其原因,在很多情況下是審題不準,概念不清,忽視條件,考慮不周或計算出錯,屬于低級錯誤.因此,解題后加強對題目審讀過程的反思,弄清題目的背景和實際情境,挖掘隱含的信息,可以少走彎路,找出解題的突破口.
反思?看清題目的本質就可以發(fā)現(xiàn)解題的規(guī)律.我們是不是可以再進一步思考:把教材例題中的常數(shù)12改成1時,動點的軌跡怎樣?把定點O(0,0)改成定直線x=a,動點的軌跡又怎樣?這是不是又回到了圓錐曲線的第二定義?如果把條件“在平面內”去掉,又會得到什么結果?
高考命題的基本原則是“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說白了就是要“用學過的知識與方法,解決沒有見過的題目”.高考遇到陳題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我們平時注意反思,注意積累,就一定能以不變應萬變,讓題目不僅成為知識的載體,更成為能力的生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