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霞
【摘要】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今后生活的需要,是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了自身的思維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了處理事情的方法,提高了自身的數(shù)學人文素質.在因式分解的教學中,教師要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讓學生“講”;讓學生“悟”;讓學生“用”
解題能力,說到底,就是學生的一種思維能力,能夠在面臨問題的時候,想到破解方法的一種能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首先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自己去合作、去討論、去領悟,讓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解決.
一、讓學生“講”
“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模式,能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大膽地去“講”,培養(yǎng)了學生“講”的能力.教學新知識時,讓學生先獨立的自主學習,所有的學習,歸根到底就是自學,自學就是學生自我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學講模式的教學,教師要把課堂上的時間盡可能多的留給學生.如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時間教師要給得充分些,對不敢講的學生,在同伴的鼓勵下,慢慢地就敢講了.時間長了這部分學生膽子就大了,“講”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學生之間交流的時間多些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只要適當?shù)刂v就行,如這些題目:(1)2x2+24x+72;(2)y2+2y+1;(3)8x2-8x+2;(4)-2ab-a2-b2.課堂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放手,把教學內容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就可以完成.總之,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不僅能提高了學生的數(shù)學素質,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而且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讓學生“悟”
格式塔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悟的過程,對公式法因式分解而言,尤其如此.公式法因式分解的關鍵,是學生要學會怎樣去判斷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特點、標準模式的書寫,要讓學生在看一看、做一做、寫一寫、說一說、議一議的過程中,慢慢爛熟于心、漸漸在腦中留有印象.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思維暴露的過程,只有抓住這一暴露的過程,才能幫助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學生提高解題的準確率.教學過程中,具體可以這樣操作,效果很好.教師在ppt上,展示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
接著教師讓學生自己去悟這些公式的特點,不要去忙著給學生總結.自己想出來的,學生用起來深刻.教師給出下面兩題:(1)4m2+6mn+9n;(2)m2+6mn+9n2.問學生是不是完全平方公式,能不能進行因式分解.學生思考著這樣的問題,上面完全平方公式中左邊的結構特點是什么,右邊的結構特征又是什么.他們在小組中討論著,總結著,思維的火花也碰撞著,解決數(shù)學的能力也跟進提升著.小組得出這樣的結論,形如a2+2ab+b2與a2-2ab+b2的式子稱為完全平方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作公式法.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自己思考的過程,而不是以前老是一味灌輸?shù)倪^程.
三、讓學生“用”
教師要把學生常見的因式分解錯誤做一個整理.學生在“講”和“悟”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如下錯誤,將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運算相混淆;忽略提公因式或公因式提取不徹底;公式應用不恰當;因式分解不徹底.在學生學會“用”之前,教師先要找出原因,然后才能有效地指導.通常的原因一般有,學生對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意義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對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關系模糊不清;對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不熟練;對每種因式分解的方法的特點的認識不深刻,急于做題,解題前沒有觀察與分析.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用”的過程中,設置如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判斷題.從左到右的變形屬于因式分解的是哪些.為什么.其他幾個屬于什么變形.為什么.如這兩題:(1)x2+y2=(x+y)2;(2)x2-y2=(x-y)2.意在幫助學生復習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意義及它與整式乘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設計觀察題,不讓學生不直接做題,先觀察題目本身特點,尋找相應的分解方法.意在培養(yǎng)學生在解題之前先進行觀察與思考的習慣.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編一些口訣,意在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判斷方法.如,因式分解看項數(shù),看完項數(shù)看因數(shù).首先提公因式法,提完繼續(xù)看項數(shù),二項式考慮平方差,三項式考慮完全平方(或十字相乘),四項、五項分組分解,因式分解需徹底.第三環(huán)節(jié)才讓學生進行解題,并通過實物投影儀呈現(xiàn)學生解題,讓學生再次體驗因式分解中自己最容易犯錯的幾個點,并能從思想上認識到遵循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及注意事項的重要性.教師通??梢栽O置這樣的題目,如(1)3ax2+6axy+3ay2;(2)-3x2+6xy-3y2.第四環(huán)節(jié)學生相互間出題目,并互相批改,交流因式分解心得.
結束語:在因式分解的教學過程中,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實質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運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實質是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逆向運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從而是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多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在今后的生活中,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時會變通.解題能力對學生來說,無論是將來的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馮麗娟.初中數(shù)學因式分解易錯題微探[J].基礎教育論壇,2018(1):53-56.
[2]裴詠詠.追尋完美,錘煉細節(jié)——關于《因式分解》的教學反思[J].亞太教育,2015(26):162.
[3]朱瑛.由因式分解的拆項添項法談起[J].中小學數(shù)學(初中版),2018(Z1):86-87.
[4]高曉兵.因式分解概念三問三答[J].中學生數(shù)學,2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