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麗江,靜靜立于玉龍雪山腳下,是獨特而溫暖,慵懶而愜意的一座城。時光靜靜流淌在麗江古城里,賦予人與物以淡然的氣質(zhì)。古舊如初的月光、靜謐而立的古橋、緩緩逝去的流水……無一不顯露著這座城的恬靜淡然。古城青石板上,納西族女子身著“七星披肩,邁著輕盈的步予走過。低頭回首間,身上的雪花銀叮當(dāng)作響,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古城靜默不語,納西風(fēng)情婉約淡然,一如潔白如雪的麗江雪花銀,清冷中透著樸素淡然的美。
雪花銀出產(chǎn)自麗江,純度極高的時候呈現(xiàn)晶瑩如雪的色澤。在納西人的語言中,玉龍雪山被稱為“銀石”,納西人認(rèn)為雪花銀如同玉龍雪山一樣是上天的饋贈,蘊含著玉龍雪山的靈氣,所以取名為“雪花銀”。
如同玉龍雪山一樣,銀器是納西人精神和信仰的寄托之物,有著特殊的意義。對于納西族而言,銀器的意義超乎財富價值。銀器不僅是納西人祛病消災(zāi)、辟邪祈福的護(hù)身符,也是蘊含美好寓意的寄托物。從出生到離世,納西人的一生都與銀器緊密相連。雪花銀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一代又一代的納西人又將這種饋贈相贈親友,傳遞著祝福與期許。
漫漫人生是一條長河,在諸多日子中,人們賦予特別的日子以特殊的意義,這便是節(jié)日的由來。種類繁多的節(jié)日里有著不同儀式,唯一相同的就是對于過往的紀(jì)念、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借著節(jié)日的由頭,人們互道祝福,互送禮物,道不盡的話語索性寄情于物。于
千錘百煉,為愛祝福是,寓意豐富的麗江雪花銀成為納西人節(jié)日饋贈的首選之物,成為旅人臨走之際不忘帶走的—份禮物。
春節(jié)將至,親朋好友從四面八方返鄉(xiāng),在這特殊的日子里相聚一堂。晶瑩如雪、蘊含靈氣的雪花銀銀器,不失為一件心意滿滿的饋贈之禮。一雙寓意豐富的銀筷子贈家中老人,祝愿其健康長壽,福壽無疆。一把精巧銀壺贈給嗜茶卻不善言談的父親,愿他平安喜樂、諸事順心。一只精致的銀手鐲贈給默默付出的母親,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康無憂。逢新近喬遷的親友,也可贈銀筷子表示“快快發(fā)家,喬遷快樂”,贈新婚之人,則寓意“成雙成對,早生貴子”。若有新生兒降臨,一把“長命鎖”相贈,愿其一生平安、長命富貴。相逢多年不見的老友,贈一把“六方壺”,寓意“六六大順”,愿其生活工作都能順心順意。中國人的情感內(nèi)斂含蓄,節(jié)日里無言相贈的一件件銀器飽含深意,即是萬語千言。
此起彼伏的小錘聲從百歲坊的手工作坊傳出來,銀匠們屏氣凝神,沉浸在制作銀器的一方小世界。他們沉默不語,千錘百打間的小錘聲即是他們與外界交流的語言。斷斷續(xù)續(xù)的言語訴說著納西人手工制銀的百年傳統(tǒng)和匠心傳承,承載著對銀器持有者的真摯祝福,更在不經(jīng)意間傳達(dá)出百歲坊“千錘百煉,為愛祝?!钡钠髽I(yè)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