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雄不僅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不竭源泉,還是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無論是在中國文學還是西方文學中都塑造出了各種各樣的英雄。作為一種語言藝術,文學通過形象化的表達方式使現實生活更加抽象化,讓人們的精神訴求能夠以一個新的面貌出現在讀者面前。對于具體的文學作品來說,作家們主要是憑借描寫客觀環(huán)境、敘事故事情節(jié)以及塑造人物形象來展現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本文對中西方英雄主義文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行闡述,分別分析了中國文學作品和西方文學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方式。
關鍵詞:文學作品 英雄形象 塑造方式 人物形象
對于英雄的審美本質就是由于人具有崇高的超越精神,但英雄并不是一種純粹的美,而是審美、政治、道德等各個方面的結合[1]。因此,“英雄”在中西文化中的概念都極其重要,中西文學中塑造的英雄形象也數不勝數。英雄所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值得人們積極學習。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時代,人們心中仍然難以磨滅英雄情結。但是,中西方對“英雄”的理解是有所差異的,所以中西文學中對英雄的描摹也各不相同。
一、中西方英雄主義文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在人類歷史中,英雄主義思想由來已久。第一,西方式英雄文化源自于詩史和古希臘神話中的半神,半神半人是西方文學中英雄所擁有的特征,而中國的英雄文化源自于東漢時期,相比于西方,中國的英雄文化更理性。第二,中國歷史文化中的英雄史觀是以維護國家政權為主,因而在英雄史觀方面西方與中國有著很大的差異,西方的英雄更加看重開創(chuàng)歷史和人格塑造層面。而兩者的相同之處就是,“英雄”是值得人們效仿和弘揚的榜樣。平庸的超越就是兩者塑造英雄形象的相同之處,這樣的超越通常具有對象性,并且也包含對自我進行超越。對英雄人物所經歷的磨難進行刻意的強調,對英雄的獨立性進行弘揚和體現。第三,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武俠小說的影響,應當是相貌英俊瀟灑、功夫了得,擁有浪漫的英雄主義色彩。而西方人心目中的英雄必須得到宗教的認可,所以西方的英雄具有非常濃厚的貴族和宗教氣息。例如圣女貞德就存在宗教成分,西方人想要確立一個英雄,這個英雄就必須受到貴族和宗教的影響。此外,西方的神話,也是在貴族和宗教的影響下出現的。
二、中國文學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方式
中國上古神話中數量最多的就是英雄神話,這類神話將本部落中做出重要貢獻或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的人物進一步夸大,塑造出具有超人能力的英雄形象,這些英雄形象大多具有純潔的品性、神圣的光環(huán)和高尚的道德,人類對這些英雄都是崇拜與敬仰的。
中國當代文學中“革命英雄”的英雄形象。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在身份背景、性格特點和斗爭經歷中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他們都具有堅強勇敢、忠于革命的英雄氣質與英雄行為。社會環(huán)境賦予了他們英雄的精神元素與無所畏懼的性格特征,由此構建起了全新的英雄形象。
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中,除了“革命英雄”,還有一批“創(chuàng)業(yè)英雄”,這些創(chuàng)業(yè)英雄不僅積極向上,還心系集體,他們有的是吃苦耐勞的農民,有的是農村新生活的積極實現者,有的是走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業(yè)者,這些人的身上體現了對社會事業(yè)的無限忠誠,也成為了許多人工作與生活的榜樣。
三、西方文學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方式
理想化的英雄形象。西方史詩開創(chuàng)了描寫古代英雄深層性格和表層性格的先河,西方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體現了人的自由意識與關懷意識,又體現了崇高的審美價值和人文價值,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2]。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形象具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理想化的英雄形象,與人類關系親近且保護著人類,能夠傳授人們技藝與道德,在災難中拯救人類。這主要由于當時生產力相對匱乏,人們對世界認識的程度有限,對自然災害和野獸具有強烈的危機感,因此人們希望能有一個英雄在人類需要的時候站出來保護和幫助人類。這些理想化英雄的興起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崇拜與畏懼。
體現個人意志的英雄形象。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大多都受道德觀念的束縛,更加注重自身觀點和自我情緒的表達,這些英雄形象既有對正義的追求,也具有許多小人物的負面?zhèn)€性特征,但同時他們能夠將正義作為實現自我的主要途徑。
價值觀變化下的英雄形象。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文學藝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西方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也隨著大眾審美的變化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娛樂至上的環(huán)境中,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也逐漸以娛樂為主,缺少了一定的嚴肅性,且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大多以反映西方普通民眾的生活為主,命運的變化和死亡的威脅不再是英雄的特質。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西方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以人物形象塑造為基本手段,通過對人物命運和人物性格的描寫,潛移默化的表達了作者的英雄情結與英雄理想。由于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發(fā)展水平、文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中西方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也不盡相同,但其中傳遞出來的正義與道德都是相似的,其所崇拜英雄都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與審美價值[3]。
參考文獻
[1] 徐大威.作為審美形態(tài)的英雄與崇高[J].貴州社會科學.2017(01).
[2] 徐其超.《格薩爾王傳》英雄形象性格的經典性——基于與《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的比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2).
[3] 潘天強.論現當代文學中英雄主義人物形象的塑造[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7(02).
作者簡介:李享,性別:女,民族:漢,出生年月: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