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雙
(國有北票市大青山林場,遼寧 北票 122100)
文冠果是我國特頭的珍稀油料植物,對寒冷、貧瘠、干旱等逆境表現出較強的抵抗能力,在荒山、沙地上均可生長,是防風固沙、荒山綠化的首選樹種,目前廣泛分布于我國北方地區(qū)[1]。近年來文冠果被國家林業(yè)局列為林業(yè)生物質能源樹種,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其開發(fā)利用價值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2-3]。目前我國北方地區(qū)有不少鹽堿地,造林的樹種需要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為了探究文冠果在鹽堿土壤中的生長情況,特開展了文冠果幼苗在鹽脅迫下生長情況的研究,以準確把握文冠果的種植區(qū)域,為鹽堿地的人工造林提供理論參考。
試驗安排在遼寧省建平縣白山林場,選擇生長1年的文冠果幼苗作為試驗材料。所需要的種子于2016年秋季采集,采集時選擇種皮光滑、大小一致、飽滿無病蟲害發(fā)生的種子。
試驗設 5個 NaCl濃度處理,即 0(CK)、0.1%、0.3%、0.6%、0.9%,均用蒸餾水配置。每個濃度處理安排25盆文冠果盆栽苗作為重復。分別按照試驗各處理設計的NaCl濃度對文冠果盆栽澆灌NaCl鹽水1500mL/株,每隔1周澆灌1次,對照處理澆灌同量的蒸餾水。各盆下方用托盤拖住,便于及時將滲出的鹽水倒回到盆中,以減少鹽濃度的變化對試驗結果的影響[4]。
采集回來的種子置于地下室內濕沙儲藏。2016年春季播種育苗,2017年6月選擇生長一年、長勢健壯一致(單株鮮重差異在60mg范圍內)、未發(fā)生病蟲害的幼苗移栽到塑料盆內(深40cm,上下口徑分別為40cm、25 cm),每盆栽植2株。盆栽土用腐殖土、草炭土、園土按照3:1:1的比例混合均勻配置而成,烘干至恒重后轉入塑料盆內,每噴裝土2.5kg。塑料盆內的水分采用稱重加水法控制在接近田間持水量的飽和狀態(tài)。試驗期間要結合天氣情況,降雨之前做好遮雨處理,避免降水對各處理鹽濃度的影響[3-5]。
連續(xù)噴鹽水5次保證各處理文冠果幼苗鹽脅迫處理 35d,分別在 0、7、14、21、28、35d 觀察各鹽脅迫處理下的形態(tài)變化。苗高、地徑等生長指標的測定分別在鹽脅迫之前、鹽脅迫35d進行,每個處理每次隨機取3株測量取平均值,得出鹽脅迫前后的生長量(生長量=鹽脅迫后的苗高或者地徑-鹽脅迫前的苗高或者地徑);生物量的測定在鹽脅迫35d后進行,每個處理隨機取3株文冠果幼苗,經過高溫殺青、烘干至恒重自然冷卻,分別稱量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干物質量,取平均值[5]。
長勢形態(tài)是植物最直觀的外部表現形式,植物在鹽脅迫等不利環(huán)境下,其外部的形態(tài)上會有一定程度的體現[6]。 經過對各鹽脅迫處理在 0、7、14、21、28、35d形態(tài)變化的觀察,結果表明,在不同濃度的鹽脅迫以及脅迫時間下,文冠果幼苗葉片表現出來的受害癥狀也有所不同,整體的變化趨勢是隨著鹽脅迫濃度的增加以及時間的延長,受害癥狀也逐漸加重。在鹽脅迫較短的時間內(前2周),各處理文冠果幼苗外部的形態(tài)沒有發(fā)生不良癥狀,生長良好;當鹽脅迫達到一定時間(3周以后),對照處理與0.1%濃度的鹽脅迫下未表現出明顯的受抑作用,0.3%的鹽脅迫下植株葉片整體并未明顯表現出抑制作用,只有少數葉片的邊緣位置有部分淺褐色斑點出現,0.6%、0.9%鹽脅迫下葉片表現出輕微的抑制作用,20%~30%的葉片產生褐色的斑點;鹽脅迫的時間繼續(xù)延長,當達到4周時,對照處理的葉片形態(tài)正常,0.1%濃度的鹽脅迫下文冠果有非常輕微的受害癥狀,0.3%、0.6%、0.9%鹽脅迫處理下文冠果的生長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抑制,整體來說低濃度下抑制作用輕微,有數量不等的褐色斑點出現,高濃度下1/2的文冠果葉片失綠,影響到植株的生長;鹽脅迫5周時,0.1%的低濃度下文冠果幼苗的生長抑制程度較低,0.6%濃度下部分文冠果幼苗的生長表現出明顯的抑制作用,0.9%濃度下幼苗的葉片大部分失綠發(fā)黃,生長幾乎停止。由此可以看出,鹽脅迫的濃度以及時間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冠果幼苗的生長,低濃度以及短時間的鹽脅迫下文冠果的生長未表現出明顯的抑制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及時間的延長,其生長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抑制作用,說明了文冠果可以耐受一定濃度的鹽脅迫。
對各處理在鹽脅迫處理前、鹽脅迫處理后35d的高、地徑進行測量后,計算得出各處理的苗高生長量、地徑生長量,鹽脅迫處理后35d測量生物量干重,結果見表1。根據表1可以看出,隨著鹽脅迫濃度的增加,文冠果幼苗的苗高生長量逐漸降低,在0.1%濃度下,文冠果受到的抑制作用不明顯,苗高生長量差異不顯著,0.3%、0.6%、0.9%的鹽脅迫下文冠果的苗高生長量明顯降低,與對照比較達到了顯著性差異,0.9%濃度下的苗高生長量比對照降低80.58%,地徑生長量隨著鹽脅迫濃度的增加逐漸降低,在0.1%濃度下與對照處理差異不顯著,0.3%濃度與對照相比即達到了顯著性水平,結合苗高生長量的變化特點可以看出文冠果的苗高、地徑的生長可受到鹽脅迫的抑制作用,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顯;生物量的變化趨勢與苗高、地徑變化一致,隨著鹽脅迫濃度的增加,文冠果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有所下降,說明鹽脅迫可以對文冠果的生物量生長產生抑制作用,在濃度較低時抑制作用不明顯,超過0.3%濃度時差異顯著,說明文冠果的生長可以耐受較低濃度的鹽脅迫。
表1 不同濃度的鹽脅迫處理下文冠果生長情況
在鹽脅迫處理下,植物葉片以及其他生長性狀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鹽害癥狀[7]。本研究中,隨著鹽脅迫濃度的增加以及時間的延長,文冠果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鹽害癥狀,剛開始表現出邊緣葉片枯黃、產生斑點等癥狀,在濃度0.9%、處理35d的情況下文冠果幼苗的葉片失綠,幾乎不再生長;在鹽脅迫下,文冠果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0.1%濃度下與對照處理差異不明顯,其他濃度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說明在較低的鹽脅迫濃度下,文冠果可以產生一定的抵抗機制,減少對其生長的影響。因此建議可在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鹽堿地上選擇文冠果作為人工造林的樹種。